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途径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疗效。
方法50例乙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
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及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T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高于对照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恩替卡韦与血浆置换结合疗法可以有效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缩短疗程,改善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血浆置换;恩替卡韦;乙肝;重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很有可能转为更为恶化的阶段,即重型病毒性肝炎,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生活负担[1]。
在慢性乙型肝炎反复损害下,肝脏会向重型病毒性肝炎发展,继而出现并发症,如肝硬化[2]。
对于乙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要按照其发病机理对症下药,方能起到作用[3]。
现在临床上对于重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可选药物众多,何种方法最为安全依旧是临床工作者广为热议的话题。
本研究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50例乙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年龄21~60岁,其中男26例,女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
研究组平均年龄(21.36±11.01)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0.6±11.06)岁。
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措施,如肝细胞生长因子、服用保肝利尿药物、增强免疫力和补充维生素等。
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0.5 mg/d,1次/d,治疗6周。
研究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使用IQ血液净化仪和MicroPES膜型血浆分离器。
血浆的总置换量为2400~3000 ml/次。
恩替卡韦使用剂量与对照组相同。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BIL、ALB、ATL、PTA 及临床疗效。
显著进步:不良的临床症状消失,相关检查结果正常;进步:各项功能改善,不良的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患者各方面病症指标无改变,各项机能均未恢复。
总有效率=(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
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两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研究组TBIL、ALB、ATL、PTA 分别为(274.5±130.0)μmol/L、(30.1±18.2)g/L、
(261.8±89.6)U/L、(46.51±11.02)%,治疗后分别为(89.1±84.1)μmol/L、(33.2±16.0)g/L、(43.2±36.6)U/L、(68.36±10.91)%;对照组治疗前TBIL、ALB、ATL、PTA分别为(275.0±142.0)μmol/L、(30.3±18.6)g/L、(263.1±89.1)U/L、(45.53±11.01)%,治疗后分别为(85.2±85.3)μmol/L、(31.9±15.2)g/L、(46.2±32.1)U/L、(65.91±10.31)%。
治疗后研究组TBIL、ALB、ATL、PTA 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显著进步12例,进步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著进步8例,进步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服用核酸类药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复制,保持病情的长时间稳定,从而使肝炎不再发作。
医治肝病的常见药物有恩替卡韦,它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多聚酶具有抑制作用,在磷酸化作用下能产生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4]。
后者是一种竞争性抑制剂,可阻止HBV多聚酶和天然底物脱氧鸟苷三磷酸(dGTP)的结合,抑制病毒逆转录酶的活性。
相关文献显示使用恩替卡韦医治乙肝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一个月后患者的AST、TBIL、ATL、DBIL、PTA等指标均有所改善。
恩替卡韦具有持续出色的抗病毒能力,美国及欧洲肝病学会均将其视为肝病医疗的首选药物[5]。
当前,使用血浆置换治疗对于乙肝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研究被多次报道。
相关学者通过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血浆置换治疗的对比观察后发现,使用血浆置换联合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肝肾功能改善情况相对较好,确保了患者的安全[5]。
而本研究则是将血浆置换和恩替卡韦联合使用,在治疗中,既保证了有效清除大分子蛋白结合毒素,补充凝血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又将病毒彻底消灭,控制了病毒在肝脏中的繁殖,对于肝功能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研究中使用联合疗法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改善症状等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更为简便、安全、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并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卢婉玲,詹芸,陈月崧,等.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 当代医学,2013,19(9):1-3.
[2] 刘春华,王跃民.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肝脏,2011,16(2):172-173.
[3] 张振纲,田德英,严先英. 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臨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1):8-10.
[4] 蒋远明,唐坤伦,谢巍,等.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9,7(4):195-197.
[5] 张健,李冰,李梵,等. 阿德福韦酯及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研究. 医学研究杂志,2010,39(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