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课件:4.6 神奇的眼睛课件(27共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要在屏幕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图像,应如何放置幻灯片?
将幻灯片倒放在离凸透镜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的地方
5.望远镜
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象物体被拉近了。
原理: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照相机的镜头 目镜把物镜成的实像,放大成虚像
小结 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 幻灯机和投影仪的
复习巩固
凸透镜成像规律
1.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 2.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 3.当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 4.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当u=f时,凸透镜不能成像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四章 多彩的光
4.照相机在拍摄建筑物时,要使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胶片的位置应在
凸透镜的 C( )
A、一倍焦距以内
B、焦点上
C、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D、两倍焦距以外
5.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 是近视眼。他们的三付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爷爷要看书,
小明应该拿图中的那(甲 ),妈妈戴的是(丙 ),爸爸要看书拿 (乙 )
2.照相机
A
F B’
B
F
A’
原 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2f
成倒立、缩小、实像。 思考:要使照相机底片的像变大或像变小,应如何移动照相机并调节镜头?
像变大:应使照相机靠近物体或并使镜头向前伸(即拉长暗箱)
像变小:照相机远离物体或并使镜头向后伸
辨析:人眼视物和照相机成像
人眼视物的过程
不同点:
照相机 镜头
2.小明用焦距为10 cm放大镜去观察麦穗,如图所示,这时放大镜
与麦穗间的距离应( B )
A.等于10 cm B.小于10 cm C.大于10 cm D.在10 cm与20 cm之间 3.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
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C )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看远处——晶状体薄,焦距大
看近处——晶状体厚,焦距小
人眼调节原理——改变晶状体的厚度(焦距)
练习
倒立
大于 凸
自主学习二
自学课本76--77页找出下列问题
二、视力的矫正 1.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只能看清 近处 的物体,而不能看清远处
的物体.它只能将近处的物体成像在 视网膜 上,而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
胶片
照相机成像的过程
成
像 原
眼睛: 晶状体
视网膜
理 相 照相机是通过改变_____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
同
物距和像距
眼睛是通过改变_______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 晶状体的焦距
3.投影仪与幻灯机
平面镜在这里作用改变光的传播路径,使投影 片的像出现在投影仪前方的屏幕上
原 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f<u<2f 成倒立、放大、实像。
视网膜
晶状体
1.晶状体相当于 凸透镜; 2.视网膜相当于 光屏 ; 3.物体经眼镜所成得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 。
知识链接:你能看出凸透镜的焦距与厚度有什么关系吗?
f f f
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
3、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思考:正常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物距u 放大镜 u<f 照相机 u>2f 投影仪 f<u<2f
像的性质 正立、放大、虚像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像距t;v<2f 物近像远大
v>2f
练习
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
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 B )
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练习
A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将近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 因此看不清近处物体。
利用凸透镜会聚特点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 视眼镜。(老花眼镜)
3.图中是人眼晶状体调节光路图,其中描述正常眼的成像情况的
是 _A_ _B_ , 描 述 近 视 眼 的 成 像 情 况 是 _D_ _ _ ; 描 述 远 视 眼 的 成 像 是 _C_ _ _ ; 描 述 矫 正 近 视 眼 的 方 法 的 是 _ _F_ ; 描 述 矫 正 远 视 眼 的 方 法 的是__E___。
网膜 前 .矫正方法:给近视眼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凹 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 情况.
透镜,改善物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太强, 焦距变小将远处物体成像于视 网膜前,因此看不清远处物体。
利用凹透镜对光发散特点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如何爱护眼睛
要 读写姿势 正确
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4.望远镜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像物体被“ 拉近 ”了.
四、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凸透镜)
A’
A
F B’ B
F
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f
思考: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⑴应把物体放在离放大镜多远的位置才合适呢? 应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 ⑵要想使物体看起来更大该怎么办? 物体在焦点以内,且靠近焦点处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知道照相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并知其成像的 特点和原理.
新知讲解 一、眼睛的构造及视物原理
1.人眼的构造
角膜 晶状体
瞳孔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2.人眼的视物原理
知识小结
自主学习 三
自学课本78--79页找出下列问题
三、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就是 凸 透镜,其原理是: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 一倍焦距以内 时,我们
就可以看到
正立、
放大的 虚 像.
2.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当物距满足 大于二倍焦距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
3.光学显微镜的物镜、目镜都是 凸 透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物体.
将幻灯片倒放在离凸透镜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的地方
5.望远镜
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象物体被拉近了。
原理: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照相机的镜头 目镜把物镜成的实像,放大成虚像
小结 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 幻灯机和投影仪的
复习巩固
凸透镜成像规律
1.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 2.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 3.当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 4.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当u=f时,凸透镜不能成像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四章 多彩的光
4.照相机在拍摄建筑物时,要使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胶片的位置应在
凸透镜的 C( )
A、一倍焦距以内
B、焦点上
C、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D、两倍焦距以外
5.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 是近视眼。他们的三付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爷爷要看书,
小明应该拿图中的那(甲 ),妈妈戴的是(丙 ),爸爸要看书拿 (乙 )
2.照相机
A
F B’
B
F
A’
原 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2f
成倒立、缩小、实像。 思考:要使照相机底片的像变大或像变小,应如何移动照相机并调节镜头?
像变大:应使照相机靠近物体或并使镜头向前伸(即拉长暗箱)
像变小:照相机远离物体或并使镜头向后伸
辨析:人眼视物和照相机成像
人眼视物的过程
不同点:
照相机 镜头
2.小明用焦距为10 cm放大镜去观察麦穗,如图所示,这时放大镜
与麦穗间的距离应( B )
A.等于10 cm B.小于10 cm C.大于10 cm D.在10 cm与20 cm之间 3.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
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C )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看远处——晶状体薄,焦距大
看近处——晶状体厚,焦距小
人眼调节原理——改变晶状体的厚度(焦距)
练习
倒立
大于 凸
自主学习二
自学课本76--77页找出下列问题
二、视力的矫正 1.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只能看清 近处 的物体,而不能看清远处
的物体.它只能将近处的物体成像在 视网膜 上,而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
胶片
照相机成像的过程
成
像 原
眼睛: 晶状体
视网膜
理 相 照相机是通过改变_____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
同
物距和像距
眼睛是通过改变________来得到清晰的像的 晶状体的焦距
3.投影仪与幻灯机
平面镜在这里作用改变光的传播路径,使投影 片的像出现在投影仪前方的屏幕上
原 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f<u<2f 成倒立、放大、实像。
视网膜
晶状体
1.晶状体相当于 凸透镜; 2.视网膜相当于 光屏 ; 3.物体经眼镜所成得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 。
知识链接:你能看出凸透镜的焦距与厚度有什么关系吗?
f f f
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
3、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思考:正常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物距u 放大镜 u<f 照相机 u>2f 投影仪 f<u<2f
像的性质 正立、放大、虚像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像距t;v<2f 物近像远大
v>2f
练习
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
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 B )
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练习
A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将近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 因此看不清近处物体。
利用凸透镜会聚特点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 视眼镜。(老花眼镜)
3.图中是人眼晶状体调节光路图,其中描述正常眼的成像情况的
是 _A_ _B_ , 描 述 近 视 眼 的 成 像 情 况 是 _D_ _ _ ; 描 述 远 视 眼 的 成 像 是 _C_ _ _ ; 描 述 矫 正 近 视 眼 的 方 法 的 是 _ _F_ ; 描 述 矫 正 远 视 眼 的 方 法 的是__E___。
网膜 前 .矫正方法:给近视眼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凹 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 情况.
透镜,改善物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太强, 焦距变小将远处物体成像于视 网膜前,因此看不清远处物体。
利用凹透镜对光发散特点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如何爱护眼睛
要 读写姿势 正确
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4.望远镜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像物体被“ 拉近 ”了.
四、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凸透镜)
A’
A
F B’ B
F
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f
思考: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⑴应把物体放在离放大镜多远的位置才合适呢? 应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 ⑵要想使物体看起来更大该怎么办? 物体在焦点以内,且靠近焦点处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知道照相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并知其成像的 特点和原理.
新知讲解 一、眼睛的构造及视物原理
1.人眼的构造
角膜 晶状体
瞳孔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2.人眼的视物原理
知识小结
自主学习 三
自学课本78--79页找出下列问题
三、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就是 凸 透镜,其原理是: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 一倍焦距以内 时,我们
就可以看到
正立、
放大的 虚 像.
2.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当物距满足 大于二倍焦距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
3.光学显微镜的物镜、目镜都是 凸 透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