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遗传类实验题判断方法归纳与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类实验题判断方法归纳与应用
例1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等位基因,假设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分析:假设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和a〕,且直毛为显性〔或非直毛为显性结果一样〕。
(1)假设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不管正交还是反交,结果是一样的,都表现出显性性状。
(2)假设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亲本的基因型有:
雌的有:X A X A和X a X a ,雄的有 X A Y 和X a Y。
那么正反交为:正交亲本 X A X A〔♀〕× X a Y〔♂〕
直〔或非直〕↓非直〔或直〕
子代 X A Y X A X a
直〔或非直〕
杂交后代不管雌雄都表现为直或都为非直。
反交亲本 X a X a 〔♀〕× X A Y〔♂〕
非直〔或直〕↓直〔或非直〕
子代 X A X a X a Y
直〔或非直〕非直〔或直〕
杂交后代雌雄个体表现型不一致,雌性个体全部表现父本的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出母本的隐性性状。
答案:取直毛雌雄果蝇与非直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直毛×♂非直毛,♀非直毛×♂直毛〕,假设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那么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不一致,那么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点拨:此类试题假设限制进行一代杂交实验,可考虑进行正交和反交。
例2 果蝇控制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你如何确定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对杂交得到的子代灰身长翅果蝇雌雄交配,假设后代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9:3:3:1,那么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例3 果蝇的性染色体X和Y有非同源区和同源区。
非同源区上的X和Y片段上无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同源区上的X和Y片段上有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不在非同源区,棒眼〔E〕对圆眼〔e〕为显性,现有足够的纯合雌、雄棒眼果蝇和纯合雌、雄圆眼果蝇个体,请用杂交实验的方法推断这对基因是位于X和Y的同源区,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写出你的实验方法、推断过程和相应遗传图解。
分析将纯合的圆眼雌蝇与纯合的棒眼雄蝇杂交,得到足够的F
1个体再选择F
1
中的
雄性棒眼个体与雌性棒眼个体相互交配得F
2。
假设F
2
表现型为雄性全为棒眼,雌性均有棒眼和圆眼,那么E、e位于X和Y的同源区。
其遗传图解如下:
P X e X e(圆眼) ×X E Y E〔棒眼〕F
1
X E X e(棒眼) ×X e Y E(棒眼)
↓
↓
F 1X E X e(棒眼) X e Y E〔棒眼〕F
2
X E X e (棒
眼) X e X e (圆眼)
X E Y E 〔棒眼〕 X e Y E〔棒眼〕
假设F
2
得表现型为雌雄性均有棒眼和圆眼,那么E、e位于常染色体上。
其遗传图解如下:
P ee〔圆眼〕× EE〔棒眼〕 F
1
Ee (棒眼) × Ee(棒眼)
↓
↓
F
1
Ee(棒
眼) F
2
EE(棒眼) Ee(棒眼) ee〔圆眼〕
例4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
假设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那么刚毛雄果蝇表示为X B Y B、
X B Y b 、X b Y B ,假设仅位于X 染色体上,那么只能表示为X B Y 。
现有各种纯种果蝇假设干,请利用杂交实验在一个世代内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 、Y 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 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分析:用多对纯种截刚毛雌果蝇与纯种刚毛雄果蝇杂交。
同时再用多对纯种刚毛雌果蝇与纯种截毛雄果蝇杂交。
根据后代表现型进行判断。
如刚毛基因(B)与截刚毛基因(b)位于同源区段上,那么: 正交 ♀X b X b ×♂X B Y B 反交 ♀X B X B ×♂X b Y b ↓ ↓
X B X b X b Y B X B X b X B Y b 刚毛 刚毛
如刚毛基因(B)与截刚毛基因(b)位于X 的非同源区段上,那么: 正交 ♀X b X b ×♂X B Y 反交 ♀X B X B ×♂X b Y ↓ ↓ X B X b X b Y X B X b X B Y 刚毛 截刚毛 刚毛
如果正反交结果是后代的雄性果蝇都是刚毛 ,那么说明位于同源区段上。
如果正反交结果是后代的雄性果蝇有刚毛和截刚毛之分 ,那么说明位于X 的非同源区段上。
答案:选择多对纯种截刚毛雌果蝇与纯种刚毛雄果蝇杂交。
同时选择多对纯种刚毛雌果蝇与纯种截毛雄果蝇杂交。
再根据后代表现型进行判断。
如果正反交结果是:后代的雄性果蝇都是刚毛 ,那么说明位于同源区段上。
如果正反交结果是:后代的雄性果蝇有刚毛和截刚毛之分 ,那么说明位于X 的非同源区段上。
例5 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
假设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 、Y 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那么刚毛雄果蝇表示为X B Y B 、X B Y b 、X b Y B ,假设仅位于X 染色体上,那么只能表示为X B Y 。
现有各种纯种果蝇假设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 、Y 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 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分析: 用纯种截刚毛雌果蝇与纯种刚毛雄果蝇杂交,假设子一代雄果蝇为刚毛,那么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 、Y 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假设子一代雄果蝇为截刚毛,那么这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 染色体上。
例 6 三支试管内分别装有红眼雄性和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红眼雌性果蝇,还有一支试管内装有白眼雄果蝇。
请利用实验室条件设计最正确方案,鉴别并写出上述三支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显性基因用B 表示)。
解析:纯合体与杂合体的鉴定的方法通常采用测交和自交。
一般来说动物采用测交,而植物采用自交。
采用测交法,如果后代中都是显性性状,那么被鉴定的
个体是纯合体;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那么被鉴定的个体是杂合体。
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伴X 遗传。
此题红眼雄性的基因型为X B Y ,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红眼雌性果蝇基因型为X B X B 、X B X b .雌雄果蝇可以通过观察个体的第二性征的差异来鉴定。
从题中可知红眼雌性果蝇有2种基因型需要鉴定。
采用测交法,可选择白眼雄性果蝇与红眼雌性果蝇直接交配,如果后代有白眼,说明该红眼雌性果蝇为杂合体,基因型为X B X b ;如果后代全为红眼果蝇,说明
P 截刚毛雌 刚毛雄 P 截刚毛雌 刚毛雄
X b X b × X B Y B X b X b × X B Y
配子 X b X B Y B 配子
X b X B Y
F 1 X B X b X b Y B F 1 X B X b X b Y 刚毛雌 刚毛雄 刚毛雌 截刚毛雄
该该红眼雌性果蝇为纯合体,基因型为X B X B。
答案:先根据第二性征的差异来鉴定4支试管的性别,假设某试管内有红眼
雄性果蝇,那么该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为X B Y;再用白色雄性果蝇分别与另外2只
试管内的红眼雌性果蝇交配。
假设后代出现性状别离,那么该试管中果蝇的基因
型为X B X b;假设后代不出现性状别离,那么该试管中果蝇的基因型为X B X B。
例 7 假设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位于X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但实验室只
有从自然界
...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
一只,你能否通过一次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用标准遗传
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和推导。
解析:此题的关键词是“一次杂交试验〞。
如果考虑采用直毛雌、雄果蝇或非
直毛雌、雄果蝇杂交的话,那么很难在一次杂交实验中判断出来。
具体的分析如
下:
X A X A×X A Y X a X a×X a Y X A X a×X A Y
↓↓↓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Y
〔图一〕〔图二〕〔图三〕
由于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性状相同的话,可以对应图一和图二,是
难以判断出谁是显性还是隐性。
所以该方案不适宜。
如果考虑采取两只不同性状
的雌雄果蝇杂交一次,根据后代的性状那么很容易作出判断。
答案:
能遗传图解如下:
图一图二图三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Y X A X a×X a Y
↓↓↓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Y ♀ X A X a X a X a
♂ X A Y X a Y 说明: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假设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那
么该杂交组合中雌果蝇的性状为显性〔图一〕;假设后代果蝇雌雄各为一种性状,
那么该杂交组合中雄果蝇的性状为显性〔图二〕;假设后代中雌雄果蝇均有两种不
同性状且各占1/2,那么该杂交组合中雌果蝇性状为显性〔图三〕。
点拨:此类试题假设限制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可考虑选择不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而不采用同一性状中个体杂交。
例8大局部普通果蝇身体呈褐色(YY),具有纯合隐性基因的个体呈黄色(yy)。
但
是,即使是纯合的YY品系,如果用含有银盐的食物饲养,长成的成体也为黄色,
这就称为“表型模拟〞,是由环境造成的类似于某种基因型所产生的表现型。
(1)从变异的类型分析这种“表型模拟〞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
(2)现有一只黄色果蝇,你如何判断它是属于纯合yy还是“表型模拟〞?
①方法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变异可分为不遗传变异和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而不遗传变异那么是环境引起的。
题中涉及的变异很容易判断为不遗传的变异。
而〔2〕要求通过实验判断它是属于纯合yy还是“表型模拟〞?总的思路是考虑后代的情况,如果是遗传物质引起的话,那么该性状能够遗传;否那么是不能够遗传的。
答案:(1)不可遗传变异仅仅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并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变化
(2)①方法步骤:
第一步:用该未知基因型黄色与正常黄色果蝇yy交配;
第二步:将孵化出的幼虫放在用不含银盐饲料饲养的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适宜;
第三步:观察幼虫长成的成虫体色
②结果预测:
如果后代出现了褐色果蝇,那么所检测果蝇为“表型模拟〞;
如果子代全为黄色,说明所测黄色果蝇的基因型是yy,不是“表型模拟〞。
例14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是显性。
现有甲、乙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全部为长翅,乙瓶中既有长翅还有残翅。
(1)假设用一组交配实验来鉴别甲、乙两瓶中果蝇的亲子代关系,应该随机选择甲或乙中假设干什么样的果蝇交配?
〔2〕怎样根据〔1〕中的交配结果,确定甲、乙两瓶中果蝇的亲子代关系?
解析:此题中有几个关键词:世代连续和亲子关系。
假设甲为亲代,乙就是子代,那么甲的基因型为Vv,乙为VV、V v和vv;如果乙为亲本甲为子代,那么乙为VV 和vv,甲的基因型为Vv。
可见,无论谁为亲本,甲的基因型都是Vv,而乙的基因型那么是变化的。
可以把该题的矛盾转化为:确定乙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VV还是Vv、VV。
如果乙的基因型为:VV,那么说明甲为子代;如果乙的基因型为:Vv、VV,那么说明甲为亲代。
如果随机选择乙的个体进行交配的话,后代出现残翅,那么乙的长翅基因型为Vv,乙是甲的子代;如果后代无残翅出现,说明乙中的长翅基因型为VV,乙是甲的亲代。
答案〔1〕随机选择乙瓶中长翅和残翅果蝇交配〔2〕如果后代出现残翅,那么乙中长翅果蝇为Vv,说明乙是甲的子代;如果后代无残翅出现,乙中长翅果蝇为VV,说明乙是甲的亲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