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级医院评审药品质量与安全门诊药房检查表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5、每天登记不合理用药大处方
2
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处方标准的处方颜色管理规定,处方保留年限符合要求
1、普通:1年
1
2、精二:2年
1
3、麻醉、精一:3年
1
4、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处方标准的处方颜色管理规定,急诊病人(12:00~14:30和17:30~8:00时间段病人)必须用淡黄色处方开具处方,电子处方由药房用淡黄色处方输出
2
9、对3个月内到期(近效期药品)掌握上报,按要求进行登记、警示、处理。过期、变质药品必须单独存放于不合格药品库房(专柜)。
2
10、用药咨询或药师提供的咨询满足患者需要,并有咨询工作记录
2
11、定期温、湿度登记和记录
2
将“药品管理质量”纳入三级监控及质量管理体系
1、一级监控及管理,科组长指派一人质控管理,每周负责随机抽查药品质量,每月底对科内所有的药品品种、有效期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登记在科组药品检查登记本上,对即将过期的药品进行文字注明。
2
4、贵重、特殊药品账、物、票、款相符
2
5、严禁公药私借,严禁私自调换药品
2
6、拆零药品保留原包装及标签,每次拆零药品必须有登记,复核人签字,临时拆零药品及时归位
2
7、对效期药品每月月底前进行全面、细致检查一次,填写效期药品登记记录归档。
2
8、调剂台、药橱无过期失效药品,合格药品区域内不得存放不合格药品
1
5、对于品名相似的药品:
(1)、如药效相同、品名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
1
(2)、如药效不同、品名相似的药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作为提醒。
1
6、对于包装相似药品:
(1)、如药效相同,包装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
1
(2)、如药效不同,包装相似的药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作为提醒。
1
3、无发药、审查核对签字
1
4、“麻醉、精一”药品处方合格率要达到100%
1
5、做到票、物、款、帐相符,帐物不符时并追究原因
3
6、开具“麻醉、精一”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有处方权限
1
7、“麻、精”药品登记实行批号管理,开具的药品可溯源到患者。
1
严格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1
5、儿科病人用淡绿色处方开具,电子处方由药房用淡绿色处方输出
1
6、使用特殊管理药品(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二类精神药品),用特殊管理药品处方单独开具,电子处方也必须单独开具,不能与其他药品混在一起,由药房用特殊管理药品处方输出并归档整理
1
麻、精药品
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实行“五专”管理
1
4、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证安全有效。
1
易混淆
药品
严格执行医院《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
1、根据剂型不同,注射剂、内服药及外用药品分区摆放、分柜陈列。
1
2、药名标签放置必须与陈列药品一一对应,字迹清晰。
1
3、原则上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避免同一排放置。
1
4、对于听似、看似、多规、多剂型的易混淆药品应放置不同的“警示标识”。
2
2、二级监控及管理,每月对药品进行质量监控管理一次,每次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至科组长,科组长需分析原因。
2
3、三级监控及管理,每季度质控1次,药械科质控员每月随机抽查药品管理质量,将检查结果汇总,评价及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负责追踪整改落实,以促进药品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
处方管理
1、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和复方甘草片必须严格凭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药房严禁无处方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一次开方不得超过2个最小包装)、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和复方甘草片。
2
2、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在各药房设置明显标识,专人管理、专册登记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销售记录台账,登记的内容包括:购买人(代办人)姓名和身份证件号码以及所售药品名称、规格、销售数量、生产企业、生产批号、销售日期、登记人姓名等,做到去向可查询。
处方调剂,严格执行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和四查十对制度
1、严格审方,准确划(核)价,精确配药,二人复核,实行双签名制,发出药品准确无误
2
2、调剂药品必须做到“四查十对”,细心缜密、符合操作规范
2
3、检查差错登记本,发生调剂差错是否登记,及时上报或采取补救措施
2
4、西药房成立处方评价小组,严格按照规范书写,姓名,性别,时间,科室,诊断要清晰,无漏项;每张处方不能多于5种药品(包括液体);处方上不能写商品名称、化学符号和代码。每月对上月处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登记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提出改进意见,对处方进行有效审查与核对或发现问题给予及时有效干预,形成分析报告。
2
药品质量与安全
药品分类定位储存和调配,药品标签清楚,储存适当,避热避光,有药品效期,淘汰、变质的管理程序,并能得到切实执行
1、药品存放合理,无过期、假、劣药、失效和变质药品。
2
2、药品摆放按用途、储存要求等做到药品与非药品、内用与外服、处方与非处方、易串味药品分开分类陈列
2
3、分类管理,药品按批号定点存放,发放使用药品时严格掌握先进先出及近效期先出原则。
1
高危药品管理
严格执行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1、药品储存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1
2、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处方,医生须加签字,否则可拒绝调配。
1
3、门诊药房药师核发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高危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药品质量与安全持续性改进(门诊药房管理部分)检查表
检查项目
考核标准和要求
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分值
扣分
得分
科组管理
药品质量和管理情况有分析
1、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科组有关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开展科室质量自查。
2
2、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达到持续性改进。
2
3、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联系,定期征求临床意见,改进服务
(1)、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1
(2)、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1
(3)、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1
5、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方制剂等药品
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复方甘草片临床使用管理
1、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开具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1
2、门(急)诊患者使用麻醉药品:
(1)、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
1
(2)、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1
(3)、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1
3、门(急)诊患者使用精神药品:
(1)、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
1、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院内使用。
2
2、严格执行“五专”要求:
①专人负责(是否有麻、精一药品调剂资格)
1
②查专柜加锁(双人双锁操作规范)
1
③查专用账册(帐、物相符)
1
④查专用处方完整、合格,双人审核
1
⑤查专册登记(出库单、逐日发放登记、空安瓿、废贴回收登记)完整、规范。
1
⑥过期失效麻醉、精神药品、回收空安瓿销毁情况记录。
1
合计
100
一、检查时间:
二、检查与小结(存在问题或不足):
三、整改措施:
四、检查人员签名:
2
3、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和复方甘草片在各药房设置明显标识,专人管理、专册登记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和复方甘草片销售记录台账,登记内容包括日期、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位、生产企业、生产批号、登记人。
2
4、销售记录台账专人每月进行分析汇总,发现超过正常医疗需求,大量、多次购买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和复方甘草片的,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汇报并同时报告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
(2)、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1
(3)、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1
(4)、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1
(5)、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1
4、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1
7、对于规格不同的相同药品,在其放置的地方留置醒目标志,并在标志上标明规格以便区分。
1
8、胰岛素类药品种类繁多,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胰岛素,要求把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在冰箱分区放置,分别贴上常规胰岛素、混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等标签。
1
9、易混淆药品要定期检查,易混淆药品应分类定位存放,不得凭感观印像随意摆放,避免混淆差错发生。
5、每天登记不合理用药大处方
2
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处方标准的处方颜色管理规定,处方保留年限符合要求
1、普通:1年
1
2、精二:2年
1
3、麻醉、精一:3年
1
4、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处方标准的处方颜色管理规定,急诊病人(12:00~14:30和17:30~8:00时间段病人)必须用淡黄色处方开具处方,电子处方由药房用淡黄色处方输出
2
9、对3个月内到期(近效期药品)掌握上报,按要求进行登记、警示、处理。过期、变质药品必须单独存放于不合格药品库房(专柜)。
2
10、用药咨询或药师提供的咨询满足患者需要,并有咨询工作记录
2
11、定期温、湿度登记和记录
2
将“药品管理质量”纳入三级监控及质量管理体系
1、一级监控及管理,科组长指派一人质控管理,每周负责随机抽查药品质量,每月底对科内所有的药品品种、有效期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登记在科组药品检查登记本上,对即将过期的药品进行文字注明。
2
4、贵重、特殊药品账、物、票、款相符
2
5、严禁公药私借,严禁私自调换药品
2
6、拆零药品保留原包装及标签,每次拆零药品必须有登记,复核人签字,临时拆零药品及时归位
2
7、对效期药品每月月底前进行全面、细致检查一次,填写效期药品登记记录归档。
2
8、调剂台、药橱无过期失效药品,合格药品区域内不得存放不合格药品
1
5、对于品名相似的药品:
(1)、如药效相同、品名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
1
(2)、如药效不同、品名相似的药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作为提醒。
1
6、对于包装相似药品:
(1)、如药效相同,包装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
1
(2)、如药效不同,包装相似的药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作为提醒。
1
3、无发药、审查核对签字
1
4、“麻醉、精一”药品处方合格率要达到100%
1
5、做到票、物、款、帐相符,帐物不符时并追究原因
3
6、开具“麻醉、精一”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有处方权限
1
7、“麻、精”药品登记实行批号管理,开具的药品可溯源到患者。
1
严格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1
5、儿科病人用淡绿色处方开具,电子处方由药房用淡绿色处方输出
1
6、使用特殊管理药品(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二类精神药品),用特殊管理药品处方单独开具,电子处方也必须单独开具,不能与其他药品混在一起,由药房用特殊管理药品处方输出并归档整理
1
麻、精药品
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实行“五专”管理
1
4、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证安全有效。
1
易混淆
药品
严格执行医院《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
1、根据剂型不同,注射剂、内服药及外用药品分区摆放、分柜陈列。
1
2、药名标签放置必须与陈列药品一一对应,字迹清晰。
1
3、原则上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避免同一排放置。
1
4、对于听似、看似、多规、多剂型的易混淆药品应放置不同的“警示标识”。
2
2、二级监控及管理,每月对药品进行质量监控管理一次,每次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至科组长,科组长需分析原因。
2
3、三级监控及管理,每季度质控1次,药械科质控员每月随机抽查药品管理质量,将检查结果汇总,评价及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负责追踪整改落实,以促进药品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
处方管理
1、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和复方甘草片必须严格凭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药房严禁无处方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一次开方不得超过2个最小包装)、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和复方甘草片。
2
2、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在各药房设置明显标识,专人管理、专册登记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销售记录台账,登记的内容包括:购买人(代办人)姓名和身份证件号码以及所售药品名称、规格、销售数量、生产企业、生产批号、销售日期、登记人姓名等,做到去向可查询。
处方调剂,严格执行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和四查十对制度
1、严格审方,准确划(核)价,精确配药,二人复核,实行双签名制,发出药品准确无误
2
2、调剂药品必须做到“四查十对”,细心缜密、符合操作规范
2
3、检查差错登记本,发生调剂差错是否登记,及时上报或采取补救措施
2
4、西药房成立处方评价小组,严格按照规范书写,姓名,性别,时间,科室,诊断要清晰,无漏项;每张处方不能多于5种药品(包括液体);处方上不能写商品名称、化学符号和代码。每月对上月处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登记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提出改进意见,对处方进行有效审查与核对或发现问题给予及时有效干预,形成分析报告。
2
药品质量与安全
药品分类定位储存和调配,药品标签清楚,储存适当,避热避光,有药品效期,淘汰、变质的管理程序,并能得到切实执行
1、药品存放合理,无过期、假、劣药、失效和变质药品。
2
2、药品摆放按用途、储存要求等做到药品与非药品、内用与外服、处方与非处方、易串味药品分开分类陈列
2
3、分类管理,药品按批号定点存放,发放使用药品时严格掌握先进先出及近效期先出原则。
1
高危药品管理
严格执行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1、药品储存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1
2、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处方,医生须加签字,否则可拒绝调配。
1
3、门诊药房药师核发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高危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药品质量与安全持续性改进(门诊药房管理部分)检查表
检查项目
考核标准和要求
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分值
扣分
得分
科组管理
药品质量和管理情况有分析
1、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科组有关药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开展科室质量自查。
2
2、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达到持续性改进。
2
3、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联系,定期征求临床意见,改进服务
(1)、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1
(2)、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1
(3)、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1
5、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方制剂等药品
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复方甘草片临床使用管理
1、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开具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1
2、门(急)诊患者使用麻醉药品:
(1)、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
1
(2)、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1
(3)、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1
3、门(急)诊患者使用精神药品:
(1)、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
1、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院内使用。
2
2、严格执行“五专”要求:
①专人负责(是否有麻、精一药品调剂资格)
1
②查专柜加锁(双人双锁操作规范)
1
③查专用账册(帐、物相符)
1
④查专用处方完整、合格,双人审核
1
⑤查专册登记(出库单、逐日发放登记、空安瓿、废贴回收登记)完整、规范。
1
⑥过期失效麻醉、精神药品、回收空安瓿销毁情况记录。
1
合计
100
一、检查时间:
二、检查与小结(存在问题或不足):
三、整改措施:
四、检查人员签名:
2
3、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和复方甘草片在各药房设置明显标识,专人管理、专册登记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和复方甘草片销售记录台账,登记内容包括日期、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位、生产企业、生产批号、登记人。
2
4、销售记录台账专人每月进行分析汇总,发现超过正常医疗需求,大量、多次购买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和复方甘草片的,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汇报并同时报告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
(2)、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1
(3)、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1
(4)、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1
(5)、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1
4、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1
7、对于规格不同的相同药品,在其放置的地方留置醒目标志,并在标志上标明规格以便区分。
1
8、胰岛素类药品种类繁多,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胰岛素,要求把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在冰箱分区放置,分别贴上常规胰岛素、混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等标签。
1
9、易混淆药品要定期检查,易混淆药品应分类定位存放,不得凭感观印像随意摆放,避免混淆差错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