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我国生态环境破坏已十分严重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我国生态环境破坏已十分严重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齐建国提出,我国生态环境污染已十分严重,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齐建国是在9日结束的“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暨2004年中国社会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国际研讨会”上说这番话的。

他认为,近20多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的高速增长,但是,由于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据有关研究机构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

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

当生态环境成本用尽以后,继续按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将会牺牲人类的健康,使经济增长与我们的生活目标相背离。

国内外的实践也已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

人类要继续发展,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

他介绍说,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以“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再生利用,其本质是对人类生产关系进行调整,追求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资源节约意识日益增强,循环经济必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齐建国认为,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目标,而是一个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目标。

十六大还提出,我们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事实上,循环经济正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高形式。

齐建国说,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的政策。

各级政府必须彻底转变GDP至上的倾向,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目标。

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研究制订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

要尽快进行循环经济立法,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针对有些地方政府忽视环境保护、甚至变相保护污染企业的行为,要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建立法律、行政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新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要探索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受到激励,有利可图;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的机制。

齐建国还认为,根据我国人口、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情,应该对全国经济发展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对各地区在全国发展过程中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并尽快进行国土综合整治开发规划。

鉴于未来20年是我国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时期,有必要建立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预警系统,并建立国家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发布制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完)
选自:新华网(2003.1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