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选择题
(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CFG桩亦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其中褥垫层是CFG桩复合地基的一个核心技术。
荷载通过褥垫层作用到桩间土上,桩、土共同承担荷载。
读图回答1~2题。
1.沪杭高铁全线多段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主要原因是()
A.尽量少占耕地B.防止冬季冻土膨胀
C.防止洪水冲坏路基D.防止软土地基沉降
2.沪杭高铁最快38分钟可到达杭州,其开通运营后,下列交通运输压力明显减轻的是()
A.长江水运B.航空运输
C.城际公路D.管道运输
解析:1.D 2.C第1题,CFG桩支撑作用强,可有效防止软土地基沉降;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存在冻土问题。
第2题,沪杭高铁以客运为主,其通车可明显减轻两个城市之间公路交通的运输压力。
沪杭高铁开通运营对长江水运、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影响不大。
(2019·河北百校联盟质检)下图示意某岛国城市、铁路与河流分布,该国中北部地区是其重要的甘蔗种植和蔗糖工业基地。
读图,完成3~5题。
3.该国铁路发展较晚,推测该国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状况B.河流状况
C.耕地资源D.城市分布
4.该国甲—乙—丙段铁路以货运为主,运输的货物主要是()
A.咖啡B.蔗糖
C.水稻D.香蕉
5.该国铁路未沿着海岸地带选线的主要原因是海岸带()
A.沼泽、湿地广布B.地质构造复杂
C.耕地面积较广D.高山、峡谷众多
解析:3.D 4.B 5.A第3题,读图可知,该国铁路连接主要城市,故影响铁路选线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
第4题,由材料可知,古巴中北部地区是古巴重要的甘蔗种植和蔗糖工业基地,因此甲—乙—丙段为蔗糖专用铁路。
第5题,该国沿海地带地势低平,沼泽、湿地广布、城市密度小,使其该国铁路未沿着海岸地带选线。
(2019·合肥模拟)安平桥是修建于南宋时期的跨海石桥,位于福建省安海镇和水头镇之间的淤泥质海湾上。
该桥桥墩采用“睡木沉基”的方法修建,即先由人工平整河床底部,然后将捆扎的条木沉入淤泥作为基底,基底之上再用花岗石垒筑成不同形状的桥墩。
水流急的航道采用单边或双边船形桥墩,水流缓的浅滩采用方形桥墩。
古代,安平桥不仅沟通了安海湾东西两岸的交通,桥面还被作为码头,促进了当地商贸的发展。
下图为南宋时期安平桥位置示意图及安平桥景观图。
据此完成6~8题。
6.安平桥采用“睡木沉基”方法修建桥墩的最适宜月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7.安平桥在水流急的航道处采用船形桥墩主要是为了()
A.减少桥底的泥沙淤积B.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
C.提高上游枯水期水位D.减少潮汐对河水的顶托
8.与在桥两端的海岸建设码头相比,南宋时期利用安平桥桥面作为码头的原因是() A.桥梁坚固,便于马车通行
B.海湾宽阔,便于躲避台风
C.桥面平整,利于货物堆放
D.桥下水深,利于船只停泊
解析:6.A7.B8.D第6题,“人工平整河床底部”,说明要在水位最低的时期施工。
1月份河流处于枯水期而来水最少;同时冬季盛行西北风,不利于海水倒灌入内。
故最适宜月份是1月。
第7题,图示船型桥墩,可减少桥墩与来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利于桥的安全。
桥底泥沙淤积与水流速度有关,桥墩形态对其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第8题,桥面穿过海湾中部,则要比海岸处水深;同时“淤泥质海湾”也说明海岸多泥沙淤积而水较浅,不利于船只通航停泊。
(2019·厦门一模)2014年,M公司开始发展生鲜电商业务。
消费者在网上下单,购买的生鲜由物流配送到家。
2016年,M公司开始拓展互联网和实体店相结合的业务,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陆续开设实体店。
每间实体店规模达4 000~100 000 m2,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承诺3 km内可免费配送,并提供生鲜加工、烹饪服务。
顾客既可网上下单,又可现场购买,还可在实体店内设置的特定区域就餐。
据此完成9~11题。
9.M公司开设生鲜实体店首选上海等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租金B.信息通达度
C.交通运输D.区域购买力
10.M公司在实体店设置特定区域供顾客就餐,主要是为了()
A.提高生鲜销量B.保证生鲜品质
C.减少配送成本D.优化空间配置
11.与规模相同的传统中低端生鲜超市相比,M公司的生鲜实体店()
A.服务等级较低B.服务范围较广
C.服务种类较少D.门店数量较多
解析:9.D10.A11.B第9题,实体店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则生鲜食品价位较高;“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共同点是经济发达而购买力强;故主要因素是区域购买力。
第10题,设置特定区域供顾客就餐,可以激起顾客好奇心、购买欲,还能解决顾客加工、烹饪困难等问题,从而提高生鲜销量。
第11题,该公司主营“中高端优质”,且“3 km 内可免费配送”、可“网上下单”;必然服务范围要较低端更广、等级更高,但门店数量要少;“免费配送”“加工、烹饪”等体现了服务种类多。
二、非选择题
12.(2019·惠州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新藏公路起于新疆叶城,止于西藏拉孜,1956年开始修建,路段多为简易砂砾公路,路窄,不少路段仅容单辆车通行,沿途村落稀少,行车充满艰险。
库地达坂是新藏公路的其中一段,坡长达27 km。
2012~2013年新藏公路再一次全面整建,现全段为双向二车道柏油路。
下图示意新藏公路局部地段线路与所经区域地形。
(1)分析叶城成为重要运输补给地的原因。
(2)说明乘车途经库地达坂易引起耳膜鼓胀甚至疼痛的原因。
(3)库地达坂至三十里营房路段易受损坏、中断,试说明理由。
(4)概述全面整修新藏公路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从叶城的行政地位(县城)、交通地位(枢纽)和经济地位(周边区域多荒漠,几乎无法进行物资补给)方面分析即可。
第(2)题,耳膜鼓胀与气压变化有关,海拔的急剧变化必然引起气压的大幅变化,耳膜承受的大气压力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导致耳膜鼓胀甚至疼痛。
第(3)题,主要从库地达坂至三十里营房路段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等方面分析。
第(4)题,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开发、物资流通方面;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员往来、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等方面。
答案:(1)为县城,物资丰富;位于公路交通枢纽,补给需求大;周边多沙漠区、无人区、高寒区等,车辆离开叶城后,难以补给。
(2)坡度大,高差大,气压差值大;乘车通过,短时高程变化大,耳膜不适应。
(3)此路段海拔高、地形复杂,易发生洪水、雪灾等气象灾害;多冻融、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损毁路基;公路养护难度大,修复不彻底。
(4)提高通行效率,加强物资流通、人员往来;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安全;利于新藏资源开发,经济发展。
13.(2019·湖北质检)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拉多加湖是欧洲最大的湖泊,湖面海拔4 m,平均深51 m,面积1.8万平方千米,岛屿
660座,湖岸曲折,湖水北深南浅,南岸低平且多沙嘴浅滩,湖面多大风。
拉多加运河位于拉多加湖南岸,由彼得大帝于18世纪修建,该运河曾是圣彼得堡重要水上运输航线,1940年后其航行价值逐渐降低。
图甲示意圣彼得堡地区略图,图乙示意圣彼得堡地区气候资料。
(1)自圣彼得堡建城以来,涅瓦河就是重要的水运通道,试说明该河利于通航的水文条件及成因。
(2)拉多加湖水深湖阔,还要环湖修建拉多加运河,试分析理由。
(3)说明1940年后拉多加运河航运价值逐渐降低的原因。
解析:第(1)题,由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年降水量在600 mm左右,且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同时湖泊位于河流源头,对河流径流量具有调节作用。
从位置上看,位于东欧平原,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高。
第(2)题,该地位于60°N,正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下而多暴风雨;“湖面多大风”“湖水北深南浅”“南岸低平且多沙嘴浅滩”,所以南部不利通航(注意运河沿湖南部修建)。
第(3)题,图中显示有与运河并行的铁路,则可能是铁路具有优势,使水运地位下降。
答案:(1)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
成因是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拉多加湖对河流水量调节作用明显。
流速缓。
成因是地处平原,落差小,水流速度缓慢。
含沙量小。
成因是流域内植被覆盖度高,上游湖泊阻滞大量泥沙。
(2)拉多加湖地处副极地低气压带(极锋)控制下,多暴风雨;水深湖阔,与湖岸热力差异明显,湖面风大浪高;南岸水浅,多沙嘴、浅滩和暗礁,通航条件差。
(3)公路和铁路的快速发展,水运的地位下降;运河结冰期长,铁路运输对严寒气候的适应性强;运河河道淤塞加重,通航能力下降。
(答出其中2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