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药物全解析,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1药物全解析,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15年8月20日,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卡特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近91岁高龄的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宣布自己确诊罹患晚期黑色素瘤,脑中的4个瘤块约2毫米大小。
同年12月6日,美国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卡特发表声明说,医生在给他做完最近一次脑部磁力共振扫瞄后,没有发现此前在他大脑中出现的黑色素瘤(melanoma)或新的癌细胞。
而他的治疗方案包括靶向放疗和免疫抗癌新药KEYTRUDA 。
Keytruda (pembrolizumab)由美国默沙东(Merck& Co)公司研制,是在美国第一个被批准的阻断被称为PD-1的细胞通路的药物。
在我国,单药疗法和组合疗法的临床试验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不少医院和机构PD-1临床试验都在招募志愿者,以彻底发掘该类神奇药物的最大临床潜力和价值,但PD-1抗体药目前在内陆还未获得上市。
而我国香港地区已经率先上市了该抗体药,不少患者选择去香港治疗肿瘤。
但是复杂的诊疗程序、陌生的地域环境、对疗效的不确定,加上多数患者体能不能足以支持他们长途跋涉,让很多人原本想要尝试PD-1免疫疗法的人望而却步。
有人认为PD-1抗体药究是肿瘤患者走投无路的无可奈何,也有人表示它是有药可医的最后希望。
很多病友都会询问关于PD-1的使用事宜。
笔者也和很多使用PD-1且取得良好效果的人做过深入交流,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家的疑惑,下面会列一列常见的问题,好让大家以最快的速度了解PD-1。
PD-1是什么,它的起效机制是怎样的?
答:PD-1是叫程序性死亡因子-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
PD1抑制剂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一种。
通过实现对免疫检查点的抑制,使得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够发现并攻击癌细胞,实现治疗癌症的目的。
PD-1目前有哪些药物?
答:目前主要有keytruda(简称K药)和opdivo(简称O药)两种药物。
由两家不同的制药公司生产,原理一样,效果差不多。
整体使用成本基本持平。
药物对转移,尤其是脑转移效果怎样?
答:不同癌种的脑转移的有效率是不同的,而且K药和O药的有效率也有区别。
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K药的脑转移有效率为12%,O药的脑转移有效率为7%。
群里有位病友有骨转,胸膜转,淋巴转,肾上腺转,脑转,而且骨转已经到胫骨,属于远端转移了,骨痛明显,不吃止痛药无法入睡。
即便打了骨转针也无济于事。
用了k药后,骨痛逐渐缓解,直至最后止痛药完全停了,症状缓解。
脑转慢慢也消失了,没有形成任何症状。
药物如何使用?
答:无论是k药还是o药,都是采用静脉注射也就是打点滴的方式使用。
药买回来后在医务所都能完成注射。
药物如何运送?
答:药物是水剂,需要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下运送。
购买药物后需要冷链运输。
另外,医生还会写一张医生证明,以备海关查验,也就是说,药物是可以合法通过海关的。
药物使用剂量如何计算?
答:目前K药统一剂量为200mg/次(小儿还是按照2mg/kg计算),O药除了霍奇金淋巴瘤和头颈癌按照3mg/kg计算外,也统一剂量为240mg/次。
以上述位病友使用的O药为例,标准剂量是每公斤体重3毫克。
他体重60千克,所以标准剂量就是180毫克。
但是因为每支药物的含量是100毫克,买两支就太多了,所以每次都是使用两支,也就是200毫克就可以了。
使用频率要求是每两周注射一次。
但他没有按照这个频率去打,他6针足足打了小半年。
事实证明,如
果病人对这个药是敏感的,降低剂量,拉长间隔都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病人对这药不敏感,天天打也不见得有效。
药物价钱多少?
答:O药的价钱。
现在每针是不到二万人民币,每针是100毫克。
所以总体上讲,药物在降价。
这个药很奇怪,在香港药房里价钱接近5万,但私家医生处反而便宜很多。
药物针对哪种癌症?有效率是多少?
答:目前被FDA批准的适应症有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整体有效率(不做筛查,盲试)约为20%。
但由于这个药的起效机制是激活免疫系统,所以理论上来说,它是目前唯一一种广谱抗癌药,所以现在很多胃癌,肝癌甚至血液癌的患者在试用。
接触过以为在香港医生那里治疗的晚期胃癌的病人,他表示效果很好,达到完全缓解的程度。
目前被FDA批准的适应症和有效率见下表:
有没有指标可以预判药物效果?
答:PDL1是否高表达是目前预判药物效果的唯一指标,有研究表明,PDL1高表达的患者中,药物起效率超过70%。
但是,也有研究表明,PDL1阴性患者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起效的。
所以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盲试。
除了PD-L1表达,K药还有dMMR /MSI-H,O药有TMB检测,
可以预判药物效果。
怎样才能用上这个药?
答:三个途径。
第一,自己去香港私家医生处购买。
只需要家属去就可以了,无需病人亲自去.医生也不会负责注射和治疗;第二,去海外医院治疗,对国内人来说其中最方便的当然是新加坡泰和国际医院了;第三,加入国内的临床实验组,免费得到药物。
药物有哪些副作用?该怎样去应对?
答:副作用主要是皮疹和疲劳(累死重感冒的感觉)。
最严重的副作用据说是间质性肺炎。
如果副作用太厉害,可以采用地塞米松缓解。
总得来说,副作用比靶向药轻,且病人体质越好,副作用就越小。
不良反应很多,详细见下表。
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3%,主要有间质性肺炎和免疫肝脏毒性.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是:1级不良反应可以不处理。
2级不良反应需要对症使用激素治疗,3/4 级或治疗后无改善的2 级不良反应需暂停用PD-1抑制剂,并予以加大剂量的激素治疗。
如果出现严重危害患者的不良反应,则永久停用PD-1抑制剂。
药物使用有什么禁忌症?
答:有器官移植经历的患者禁用。
但目前针对PDL1的药物马上就上市了,有器官移植经历的患者可以重点关注PDL1药物的上市进展。
器官移植患者,本身就有肺炎的患者,本身就有免疫高亢疾病(如痛风,红斑狼疮)的患者不能使用该药。
与靶向药的关系,是否可以与靶向药联用?
答:目前PD1是作为末线药物出现的,就是说化疗和靶向都失败了才使用PD1。
目前很多临床研究的方向是将PD1与某些靶向药联用,但这更多的是药厂在商业利益上的考虑,事实上,PD1的主要研发者陈列平教授是不支持这种联用的,甚至不支持在使用PD1时吃中药。
因为个别中药成分,如黄芪,会影响PD1起效。
目前PD1抑制剂已经是作为2线药物使用,而且都已经在做1线比对试验(K药直接比对传统化疗,O药化疗比对传统化疗)。
暂时没有足够的临床数据,支持PD1与靶向药联用。
盲试药物过程中,如何判断药物是否起效?
答:根据肿瘤标志物或者CT检查结果。
其中肿瘤标志物能很快看出药物是否有效。
上述病友ca199很敏感,这个打下去第三天,指标就从4800下降到4000,马上就判断药物有效了。
所以在开始盲试药物之前,最好先找到一个敏感的标志物,并测定用药前的数值。
是否有效,根据临床标准判断疾病是否进展。
如果疾病无进展(肿瘤缩小或维持现状),则判定有效。
药物起效后能停药吗?
答:上述病友已经停药三个月以上了,情况一直很稳定。
美国前总统卡特也是挺停了药,也没见有反复。
临床实验中这样的例子更是多不胜数。
甚至有个患者在使用了一次后就停药了,效果照样刚刚的。
究其原因,人的免疫系统是有记忆功能的,药物刺激起效之后,这个记忆功能还在,所以不需要持续用药。
PD1抑制剂平均起效时间为1.9个月(1.3个月到2.6个月),一般3个月后起效,也需要观察后续进展。
原则上,如果没有出现耐药或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是不支持停药的。
但使用多久后停药需要根据临床医生判断。
目前最短停药时间为用药半年后,最长用药时间不超过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