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在改善患者术前恐惧和术中应激状态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医学研究》第16卷 第26期(总第394期)2018年9月 现代护理 Xiandaihuli
①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03 通信作者:蔡萍
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在改善患者术前恐惧和术中应激
状态中的应用
曾丽端① 蔡萍① 陈亚曼①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在改善患者术前恐惧和术中应激状态中的应用。

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入手术室后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10 min 后SBP、DBP、HR 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手术10 min 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10 min 后COR、NE、ACTH、DA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10 min 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正性暗示语言在改善患者术前恐惧和术中应激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 恐惧; 应激状态; 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8.26.05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6-0109-02
调查研究显示,外科手术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主要以语音发颤、心率加快为主要表现,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1]。

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语言干预,引导患者以平常心态面对手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保证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2]。

笔者所在医院在该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在临床上开展了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有效改善了患者术前恐惧和术中应激状态,现将其临床优势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

纳入标准:初次接受手术;手术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手术;手术预期持续时间一致;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

排除标准:听力下降者;理解能力障碍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28~61岁,平均(46.27±5.98)岁;对照组男35例,女27例,年龄29~61岁,平均(47.22±6.21)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构成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生常规术前访视。

手术前30 min,常规肌肉注射鲁米那钠0.1 g。

进入手术室5 min 后,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语言安抚。

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干预: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生术前访视时和麻醉前10 min 分别进行1次正性语言暗示。

暗示语言包括,巡回护士问:这例手术好做吗?预计需要多久?主刀医师答:患者诊断明确,疾病典型,这样的手术我们做的多了,
已经很熟练了,需要90 min 左右就可以了。

手术前30 min,常规肌肉注射鲁米那钠0.1 g。

进入手术室5 min 后,巡回护士对患者再次进行语言安抚和正性语言暗示。

暗示语言包括,巡回护士问:手术进展如何?还需要多久?患者状态如何?主刀医师答:手术进展顺利,患者状态良好,按照目前进展快要完成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恐惧程度及干预前和手术10 min 后心率(HR)、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多巴胺(DA)]变化情况。

术前恐惧程度评估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由患者在0~10分标尺上描点,0分为无恐惧,10分为极度恐惧、无法接受手术[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 18.0软件,计量资
料以(x -±s )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
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VAS 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在病房时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入手术室后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对比 [分,(x -±s )]
组别在病房时入手术室后观察组(n =62)7.59±1.048.01±1.25对照组(n =62)
7.52±1.088.85±1.33t 值0.375 3.742P 值
0.369
0.041
[10]余鹭英.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8):44-45.
[11]赵林蓉,何花,马红敏,等.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体
会[J].心理医生,2016,22(30):197.
[12]王杰平,李仲玲.细节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疗效影响效
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9):1258-1259.
(收稿日期:2018-04-20)
现代护理 Xiandaihuli 《中外医学研究》第16卷 第26期(总第394期)2018年9月
2.2 两组患者SBP、DBP、HR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SBP、DBP、H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10 min后SBP、DBP、HR水平分别为(120.11±8.67)mm Hg、(77.02±3.61)mm Hg、(79.25±7.64)次/min,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手术10 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清应激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COR、NE、ACTH、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10 min后COR、NE、ACTH、DA 水平显著高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10 min后COR、NE、ACTH、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10 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SBP、DBP、HR变化情况对比 (x-±s)
组别
SBP(mm Hg)DBP(mm Hg)HR(次/min)
干预前手术10 min后干预前手术10 min后干预前手术10 min后
观察组(n=62)131.48±7.69120.11±8.6783.11±3.5877.02±3.6190.24±7.3679.25±7.64
对照组(n=62)133.74±8.24127.24±7.6486.14±4.9884.25±4.9993.62±6.6485.68±6.99 t值 1.636 4.579 4.71211.151 2.557 4.686 P值0.6680.0470.5570.0310.1620.046
表3 两组患者COR、NE、ACTH、DA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x-±s)
组别
COR(ng/ml)NE(ng/ml)ACTH(pg/ml)DA(ng/L)
干预前手术10 min后干预前手术10 min后干预前手术10 min后干预前手术10 min后
观察组(n=62)141.58±9.14300.11±9.64187.22±12.58240.37±12.1422.09±5.2134.29±8.21152.28±8.64197.24±9.21
对照组(n=62)141.34±10.22436.18±9.24182.94±13.64298.22±13.1521.39±4.8865.18±8.94158.44±9.32270.17±10.05 t值0.14678.590 1.89426.5320.74820.949 3.97044.089 P值0.7680.0010.7640.0010.7670.0010.8610.001
3 讨论
手术室人文关怀的应用能够减少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得患者得到一定的尊重[4]。

患者在接受手术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通过手术室正性暗示性语言,可以改善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术中应激状态[5-6]。

正性暗示性语言要有针对性,而且要含蓄的将暗室目的告知患者,让患者觉得是积极的、向上的,心理方面得到安慰,也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实施[7-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入手术室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可见患者在手术前均有一定的恐惧心理,但观察组相对较好,恐惧程度较低。

医护人员通过互相之间的沟通,达到让患者听到的目的,有效的安抚了患者的情绪[9]。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10 min后SBP、DBP、HR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手术10 min后,表明通过正性暗示性语言的使用,让患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血压和心率,对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十分重要。

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等待手术这一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沟通,因此,医护人员要多和患者交流,减少患者的应激状态[10]。

传统的安抚性语言,难以被患者完全接受,患者依然存在高的术中应激反应[11]。

通过正性暗示性语言,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术前信息,对手术的顺利实施增加了信心,减少了应激反应的发生[12]。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10 min后COR、NE、ACTH、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10 min后,可见患者血清相关应激指标控制较好,均比对照组低,可见正性暗示性语言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总之,正性暗示语言在改善患者术前恐惧和术中应激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患者SBP、DBP、HR均低于手术前,术前恐惧程度评分较低,血清应激相关指标控制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梁改红.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对患者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3):218-219.
[2]陈亚芳,徐芳,邵爱娣,等.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对患者
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7,39(1):107-108.
[3] Nair A V,Shamsuddin K,John P S,et al.Correlation of visual analogue
scale foot and ankle (VAS-FA) to AOFAS score in malleolar fractures using Indian language questionnare[J].Foot Ankle Surg,2015,21(2):125-131.
[4]沙桂凤.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行正性暗示护理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
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3):145-146.
[5]刘海芳.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对患者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6,22(5):102-103.
[6]刘玲,张安美,李景红,等.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临床探索与实
践[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99-102.
[7]钱莉.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对患者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
杂志,2014,46(10): 1252-1254.
[8]张建.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对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
研究,2014,11(2):87-88.
[9]糜丽梅,吴姗,张毓洁,等.医护一体化正性暗示在手术室的应用效
果评价[J].华西医学,2014,29(1):106-109.
[10]许斌,侯琳,宋玲,等.手术室医护合作实施“正性暗示语言”对患
者术前恐惧及术中心率血压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3,20(8):5-8. [11]翁云平,杨少华,张瑜敏,等.正性暗示语言对手术患者的影响[J].
福建医药杂志,2012,34(6):148-149.
[12]韦雪腊,覃映兰.正性暗示性配合细节护理在减少患者术中应激反
应及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0):146-147.
(收稿日期:2018-04-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