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星港学校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一电梯由地面开始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4t 时刻电梯上升到最高点
B .00t ~与004~6t t 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C .00t ~与004~6t t 时间内位移大小之比为2:3
D .00t ~与004~6t t 时间段内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2.如图所示,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3
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三个3
H 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 )
A .1<21t t <2
B .2<21
t t <3 C .3<21t t <4 D .4<21
t t <5 3.一辆汽车以20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 2。
从刹车开始计时,6秒内的位移x 的大小与第6秒末的速度v 的大小分别为( )
A .48m x =,4m/s v =
B .50m x =,0v =
C .48m x =,0v =
D .50m x =,4m/s v =
4.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 内的位移是18m ,则( )
A .物体在2s 末的速度是20m/s
B .物体在第5s 内的平均速度是20m/s
C .物体在5s 内的位移是50m
D .物体在第2s 内的位移是20m 5.如图所示,木块A 、B 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 的长度是3L ,B 的长度是L ,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1v 射入A ,以速度2v 以穿出B ,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变
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为()
A
.12
4
v v
-
B
.
22
12
4
v v
-
C.
22
12
3
2
v v
+
D.
22
12
3
2
v v
+
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着总长为L的斜面,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顶端O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的B点时速度大小为v,所用时间为t,若小物块到达斜面上某一点A时速度大小为
1
2
v,OA距离为L A,由O到A的时间t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 A=
2
L
B.L A=
4
L
C.
4
A
t
t=D.t A=
2
7.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6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刻的位置坐标为6m
B.初速度大小为5m/s
C.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D.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8.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常用“对称自由下落法”测重力加速度g的值。
如图,在某地将足够长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放置,自直管下端竖直上抛一小球,测得小球两次经过a点的时间间隔为a T,两次经过b点的时间间隔为b T,又测得a、b两点间距离为h,则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值为()
A.22
4
a b
h
T T
-
B.22
8
a b
h
T T
-
C.
8
a b
h
T T
-
D
.22
8b a h T T 9.如图所示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的情景,他设计并做了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
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实验结果表明,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 .若斜面倾角一定,铜球沿斜面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成正比
C .在倾角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测量时间更容易
D .伽利略用外推的方法得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加速运动
10.从某一高度相隔1s 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在空中任一时刻( )
A .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甲、乙两球距离也越来越大
B .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距离保持不变
C .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但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
D .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甲、乙两球距离也保持不变
11.如图所示是一火箭竖直上升的v -t 图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40s 末火箭达到上升的最大速度和高度
B .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km
C .在120s
时,火箭加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
D .在40s 时,火箭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12.小张和小王分别驾车沿平直公路同向行驶,在某段时间内两车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初始时,小张在小王前方x 0处,则( )
A .若x 0=l8m ,两车相遇0次
B .若x 0=36m ,两车相遇I 次
C .若x 0<18m ,两车相遇2次
D .若x 0=54m ,两车相遇1次
13.有一种“傻瓜”照相机,其光圈(进光孔径)随被摄物体的亮度自动调节,而快门(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估测某架“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
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
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5cm ,这架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大约是0.01s 。
估算石子位置A 距石子起落点的竖直距离约为( )
A .1m
B .2.5m
C .5m
D .10m
14.汽车以速度36km/h 在平直公路匀速行驶,因前方有障碍物,汽车以2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车(未碰撞障碍物).则开始减速6s 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 )
A .25m
B .24m
C .96m
D .60m
15.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7m L =,物体A 以A 4m/s v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B 在摩擦阻力作用下以初速度B 10m/s v =、加速度2/s 2m a =-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的时间为( )
A .7s
B .8s
C .9s
D .10s
二、填空题
16.一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为40m/s ,不计空气阻力(g 取210m/s ),则:物体下落过程所用的时间为______;物体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米;物体落地前最后2s 下落高度为______米。
17.物体以10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则物体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v =_____m/s ;上升时间与下落到抛出点的时间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______m 。
18.如图所示,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B 、C 、D 为其运动轨迹上
的四点,测得AB=2m,BC=3m。
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相等,则O与D之间的距离为______m。
19.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滑块和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将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倾斜滑板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滑块A的速率−时间(v−t)图像。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先给滑块A一个沿滑板B向上的初速度,得到的v−t图像如图2所示。
利用该图像可算出滑块A上滑时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m/s2;
(2)从图线可得滑块下滑的距离是____从0到1.5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0.有一根竖直悬挂起来的长为4.2m的细杆AB,在杆的正下方离B端0.8m的地方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环C,若让杆自由下落,AB杆通过圆环所用的时间为______s。
21.为了测定某辆车在平直路上起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___________m/s2,如图在中间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m/s.
22.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A以v=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B追上A前,两物体相距的最远距离是______m
23.一客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1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同时,在车尾的后面离车头
30m远的地方有一乘客以某一恒定速度正在追赶这辆客车,已知司机从车头反光镜内能看到离车头的最远距离为20m(即人离车头距离超过20m,司机不能从反光镜中看到该人),同时司机从反光镜中看到该人的像必须持续时间在4s内才能注意到该人,这样才能制动客车使车停下来。
若人的速度是3m/s,人车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m;该乘客要想乘坐上这辆客车,人追赶客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的最小值是________m/s
24.右图是用频闪周期为△t的相机拍摄的一张真空中羽毛与苹果自由下落的局部频闪照
片.
(1)在下落过程中的任意时刻,羽毛的运动状态与苹果_______________(选填 “是”或 “否”)相同.
(2)关于提供的信息及相关数据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一定满足关系x 1∶x 2∶x 3=1∶4∶9
B .一定满足关系x 1∶x 2∶x 3=1∶3∶5
C .苹果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312
2x x t -∆ D .羽毛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222x t ∆ 25.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 、B 、C 、D 、E 、F 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 ,则粗测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2.若纸带是由于小车做减速运动得到的,则纸带上最先打下的点应是 (填A 或F )
26.汽车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5m/s 2,那么开始刹车后3s 通过的位移为__________m, 刹车后6s 通过的位移为__________m .
三、解答题
27.如图所示,竖直悬挂一根长80cm 的直杆,在杆的正下方距杆下端20cm 外有一观察点A ,当杆自由下落时,求杆全部通过A 点所需的时间。
(g 取10m/s 2)
28.《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黄灯亮时车头已经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前行,车头未越过停车线的继续前行则视为闯黄灯,属于交通违法行为。
某城区路口的绿灯最后会持续闪烁3s ,之后黄灯闪烁3s 再转为红灯。
某小客车正以014m /s v =的速度匀速行驶,绿灯开始闪时车头距离停车线065m S =,求:
(1)若小客车制动距离加速22m /s a =,则小客车制动的距离;
t ,小(2)若驾驶员从眼睛看到绿灯闪到脚下采取动作到小客车开始加速经过的总时间0 1.0s
客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才能在黄灯亮起前正常通过路口。
29.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每隔 3s 从斜面上的O位置依次放上具有沿斜面向上的相同初速度v0的相同小球A、B、C。
如图所示,C小球刚放上斜面瞬间小球B、A间的距离为 6m,小球C、B间的距离为 42m,且小球之间还未发生碰撞。
已知小球在光滑斜面上向上运动与向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与方向均相同。
求:
(1)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2)小球C刚放上斜面瞬间,小球A、B、C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3)C小球放上斜面多久后小球B、A发生碰撞?若小球在斜面上碰撞前后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反向,碰撞时间极短,小球B、A碰撞多久后小球C、B碰撞。
30.在一次警车A追击劫匪车B时,两车同时由静止向同一方向加速行驶,经过30s追上。
两车各自的加速度为a A=15 m/s2,a B=10 m/s2,各车最高时速分别为v A=45 m/s,v B =40 m/s,问追上时两车各行驶多少路程?原来相距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