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作者:侯雪娟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23期
侯雪娟
(河南省沁阳市广播电视台 454550)
摘要:近年来,电视新闻报道呈现出娱乐化、故事化、人性化以及平民化的发展趋势,特
别是平民化的发展视角,是广大电视新闻媒体不断追求的一大境界。
深入到平民的生活当中,
获取新闻题材,并且将平民的生活真实的展现出来,这是电视新闻报道风格形式的一大基础。
当前,平民化报道最为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民生新闻。
文章将对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
视角进行分析,阐述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内涵及其特征,并说明怎样实现电视新闻报道的平
民化。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受众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8(b)-0184-01
作为新闻媒体的一种——电视,既是政府与党的喉舌,又是广大人民的耳目喉舌。
但是在
之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电视新闻报道偏重于一些典型形象的报道,例如领袖、先进人物等,
不够接地气儿,缺少平民化。
而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新闻报道方式,已经不能吸引
受众。
想提升自身的收视率,应该在新闻报道中加入平民色彩,从平民视角出发。
1 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1.1 平民化的内涵
在《现代汉语辞典》中,“平民”的意思就是指老百姓,而平民化视角指的就是普通老百
姓是新闻报道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在对新闻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其内容必须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对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1];在报道形式上采取平民化的方式,运用老百姓喜欢的、朴实的形式与语言进行信息的传递;在新闻取向上,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先,充分展
现老百姓的生活态度与生存方式,体现淳朴的人性美。
1.2 新闻报道平民化的特征
首先,新闻报道题材多样化。
针对平民化取向的电视新闻报道,其题材不单单只是平民生
活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只要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老百姓关心的内容,与老百姓
切身利益相关的,都能够进行报道。
新闻报道只要是心系老百姓,任何题材均能够吸引老百姓
的欢迎,在观看之后能够受益。
其次,平民化的报道方式。
之前报纸中所发布的有关国家方针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新闻报道,不受老百姓的欢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记者或者是编辑按照领导的标准来进行的,通常将新闻媒体作为会议的记录者。
对新闻报道方式进行改革,站在平民视角,这能够获
得老百姓的认可与接受。
最后,典型人物报道的平民化。
在对典型性人物进行新闻报道时,是否能够掌握好平民化
的语言,同样是新闻报道能否受老百姓欢迎的一大关键。
2 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具体对策
2.1 报道题材与百姓贴近
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应该擅长平视生活,换句话讲就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进行新闻报道。
具体来讲就是,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不管是何种类型的
报道,经济报道、时事政治报道亦或者是社会新闻报道,都应该从普通平民的视角出发,对报
道的主题与内容进行思考与选取。
例如在进行会议报道时,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思考老百姓
最为关心的是什么;一般情况下,从会议报道中,老百姓最希望从中了解到决策会对自身的生
活带来如何的改变。
因此,记者在对某一项措施与方针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应该摆脱原有的时
事政治报道的固定模式,从平民化的视角出发,运用具体的事实来告诉老百姓,最新颁布的方
针政策对自身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并且说明老百姓应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干些什么。
电视新闻报道过程中采取平民化的视角,这就需要记者站在贴近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在对
新闻题材的选取以及新闻价值的判定方面,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作为主要的标准[2]。
例如商品房的质量问题、假冒伪劣产品问题以及腐败问题等等,上述这些问题都是普通百姓所关心的问题。
2.2 报道内容贴近民生
对一则新闻报道的价值进行判定,主要是观察其对百姓的生活与生产所带来的作用。
在当
今社会中,“三贴近”原则已经成为新闻媒体的一大诉求,如何使电视新闻报道切切实实的服
务于老百姓,使观众真正得到新闻报道的价值,是当前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急需思考的一个问题。
社会、经济报道与普通老百姓之间关系同样极为密切,这就使得电视新闻报道的服务性与实用
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以“首都经济报道”为例,该栏目的新闻报道内容均和北京百姓的生活密
切相关,并且时刻服务于老百姓,真正做到了新闻报道内容为人们所利用;例如其在对液化气
换本情况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在节目中明确告知老百姓换证在什么时候,告知老百姓怎样换证
方便,同时还说明本年度北京电子购气票的使用情况,告知民众应该保存包旧证,最后告知咨
询电话,以便详细咨询具体情况。
2.3 新闻报道形式的平民化
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决定着报道的形式,但是相同的内容也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电视新闻的受众在关注电视报道时,期望新闻报道不论是在内容、形式,还是在播讲语言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平民化、大众化的趋势。
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员在形象上,必须与普通百
姓相贴近,以有效消除受众心中的距离感,使其产生一种亲切感。
比如《实话实说》,这是一
档十分著名的新闻谈话类的节目,其主持人崔永元的形象就趋于平民化,由于崔永元在主持节
目的过程中,不管是在主持心态、相貌,还是在谈话方式与行为方面,都表现出“平民化”,
进而获得了受众的普遍欢迎。
在对民生内容的新闻报道时,应该采用普通民众所喜欢的形式,
例如在语言方面,追求朴实亲切、通俗易懂,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电视新
闻讲述形式方面,能够采取故事性的讲述形式,这能够让老百姓更容易的接受;在编辑材料的
排列以及选取方面,同样能够展现“平民化”的色彩。
当前,许多民生类新闻节目都把话语权给一般的老百姓,这和社会人的言论自由不一样,
话语权并不是平等利益的享用,而是支配力量的一种,是利用新闻媒体所出现的代表个人或者
是群体的声音[3]。
如今,给予老百姓话语权,使得新闻不仅仅只是对普通百姓生活的讲述,同时也是普通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毫无疑问,这是新闻报道的一大进步。
3 结语
综上,电视新闻报道中“平民化”视角的追求,展现了新闻界切实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也给我国新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与活力。
大量贴近民生、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电视新闻栏目的出现,加强了对老百姓生活的关注力度,使广大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新闻从业人员对老百姓的关心与爱护,充分体现了新闻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也是使人们在平民化新闻中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淳朴与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 赵关青.论新闻报道的平民化[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10):131.
[2] 刘继红,李梓寒.新闻报道中如何体现“平民化”视角[J].理论观察,2011(5):32-33.
[3] 吉祥.对新闻报道大众化、平民化现象分析[J].才智,2011(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