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考科学总复习系列七-2.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教与学专题突破
中考科学总复习系列
浙江版配套课件
第四十七讲
天气和气候
单元
考试内容 ▲1.天气与气候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考试 要求
a
▲2.人工降雨 天气和 列举人工降雨的主要方式 气候 ▲3.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 描述我国东部季风气候、西部干旱气候 的主要特点
a
a
单元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
5.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 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基本因素);②海陆分布(海陆的比 热差异);③地形。 (3)季风 ①主要成因:海洋和陆地的比热性质差异形成。 ②冬季风(西北风):寒冷干燥、降水少。 ③夏季风(东南风):温暖湿润、降水多。
4.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匀,使得纬度 位置成为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尤其是对温度的影响。 下列关于海洋表层平均温度按纬度分布的示意图中, 正确的是(横坐标表示纬度,纵坐标表示温度)( D )
空气质量等级 5.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包括 空气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API)
1.大气层 (1)大气层的重要性(与月球对照):保护作用(陨石、 温度)、传声、天气变化。
【例3】下列有关人类与气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是地球的统治者,无需顾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B、人类活动与气候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应利用自然规律, 使气候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人类应禁止砍伐树木,改良气候 D、人类应限制工业发展,禁用煤、石油为燃料,防止产 生温室效应
▲4.气象灾害
知道寒潮、台风和洪水等主要的气象灾害; 天气 列举主要气象灾害的防灾抗灾的措施 和 ▲5.空气质量报告 气候 查阅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
▲6.人类与气候
a
b
关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b
1.小科同学在校气象日活动中作了如下记录,其中 属于描述气候特征的是( B ) A.夏季我市普遍高温 B.昨天我市气压较高 C.今天我市多云转阴 D.明天我市可能有雨 2.下列属于降水的是( D ) A.雨 B.雪 C.冰雹 D.以上都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大气中含有水汽就一定会出现降水 B.利用卫星云图可了解云的大范围的变化和演变 C.霜对冬季植物有利,可补充水分 D.露一般在夏、冬两季无风夜晚出现
【例2】宁波地处东南沿海,夏季海陆风盛行,白天由于 陆地砂石________小,升温快,陆地表面空气密度小, 形成________(填“海风”或“陆风”)。阳春三月, 宁波已是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 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 【精析】本题考察的是沿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气候形 成的原因和南北方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海陆风气候 主要是由于海陆比热差异,南北方气候差异主要是由 于纬度位置差异。 【解答】比热 海风 纬度位置
【归纳整理】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风 向和降水)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天气的组成要素有气 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季温暖湿润等。
下列的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A ) A.小楼一夜听春雨 B. 秋高气爽,水碧林红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挑花始盛开 D. 四季无寒暑,一雨变成秋
【归纳整理】 季风主要成因:海洋和陆地的比热性质差异形成, 冬季风(西北风)寒冷干燥、降水少。夏季风(东 南风)温暖湿润、降水多。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 位置(基本因素),海陆分布(海陆的比热差异), 地形。
下列地区,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A) A. 赤道地区 B.青藏高原 C.亚洲北部 D.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3.天气预报 (1)云:晴(云量3/10以下)、少云、多云、阴 (云量在8/10以上)。 (2)降水:小雨、中雨、大雨; 小雪、中雪、大雪。 (3)风向,风级。 (4)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4.天气图 (1)天气图是表示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 (2)四个天气系统: ①高压:天气晴朗干燥; ②低压:阴雨天气; ③冷锋: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 ④暖锋:向冷空气一侧移动, 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 (3)用途:分析当日天气状况,分析未来天气变 化即天气预报。
(3)风形成原因: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的高低差异。 风的基本要素:风向和风速。
(4)湿度: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一般用 相对湿度表示(百分数)。 观测湿度用湿度计,常用的是干湿球湿度计,由 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组成。干湿差大,则相对 湿度小,气温高,空气所能容纳水汽多。
(5)降水 降水形成过程: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 →云滴增大→形成降水。 降水包括雨(最常见),雪,冰雹等。 降水量: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用毫米作 单位。
6.中国的气候 (1)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降水: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减少。
【例1】“今天夜里到明天,宁波全市范围内有中到 大雨”,“宁波四季分明,盛夏炎热,夏秋多台风”, 这两句话描述的分别是宁波 ( ) A.气候 天气 B.气候 气候 C.天气 气候 D.天气 天气 【精析】气候描述的是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而天 气则表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故第一句 话描述的是天气现象,第二句话描述的是气候。 【解答】C
⑶对流层 ①大气的底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 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②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 复杂多变,与人类的生活最为密切。
③规律:底部受热处气流上升,两侧温度低的气体 下沉。
2.天气和气温 (1)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 压(风向和降水)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天气的组成要 素: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2) 气温——空气的温度。测量工具:普通温度计和 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
(2)大气的分层: 主要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 将大气分层如下:
高度(千米) 对流层
平流层
温度分布特点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下冷上热,空气稳定
0~17
17~55
中间层
暖层
55~85
85~500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外层
500~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