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间中学201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间中学201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内容预览:
七间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八年级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语文,不仅可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习,面对这份
试题,你又获得一次学习语文的机会。

祝你成功!现在开始答题,注意看清楚题目的
要求!
2011年4月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30分)
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
B.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颔首
(hàn)
C.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摹画(mó)
D.滞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
(shù) 脊背(jǐ)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绯红油光可鉴宽恕翻来复去
B、幽默粗制烂造酒肆广袤无垠
C、朱儒诚皇诚恐愚钝黯然失色
D、器宇繁花似锦迁徙落英缤纷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4、下面语段的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4分)
近日,歌剧《红梅赞》在山城市民的期盼中公演。

①该剧是我市歌剧团历时两年精心营造的集中体现了地方特色
的作品,邀请了国内着名艺术家加盟制作,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将观众带入了“特殊年代”,让人荡气回肠,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②在演出以后,得到了市民、市领导③以及演员、业内人士的高度肯定。

据悉,④该剧将赴北京公演,在重庆连续演出20余场。

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前添加主语“”,
或将“”“”删去。

第③处语意重复,应删去“”,或删去“”。

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与“”对调。

5、在具体的语境中仿写两个句子(4分)
我心里总是充满着太多的喜欢。

我喜欢倾听春天的脚步,喜欢鲜嫩的花碧绿的草;我喜欢欣赏大地的容颜,喜欢高峻的山清浅的河
6、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意(3分)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

”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

”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7、综合性学习(10分)
今年5月8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54%66%91%
祝福同学生日的56%86%92%
差值2%20%1%
①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3分)
②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3分)
(2)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编辑成册,请你为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好听的名字。

(4分)
祝福母亲的话:
册子名称:(6个字以内)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8、默写填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⑵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
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
⑷《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刚果(布)布拉柴中学汉语班的学生时,在黑板上写下唐代诗人王勃的两句诗“”,并解释说:“中国与非洲虽然相隔遥远,但是我们就像邻居一样,
我们是知己,是朋友。

⑹今天,人们常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形容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完成9~14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
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本文节选自《______》,作者__________,明初文学家。

与_________、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本文题目中的“序”,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某书序言的“序”含义不同,这里的序指___________。

(2分)
10.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2分)
①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解释:__________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通()解释:__________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13.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2分)
4.读了本段文字,你觉得作者最终能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5-19题(20分)
父亲
①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

等到上了初中, 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

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③可是, 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

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能!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

”就为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

我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
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在心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儿。

A. 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这是卖的,有你吃的。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这不一样吃吗?”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一动就得花钱,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

星期天不要往回跑,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


B. 接着他自个笑了:“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

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

”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⑤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

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

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⑥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

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子。

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

中午,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

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

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

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

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⑦三年后,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高额学费了。

父亲说:“不要紧,先到处借借。

不就是四年吗?我用六年时间,六年不行十年,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

”我无言,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债,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⑧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霏霏。

火车上父亲递给我
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他过于奢侈。

C.“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

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⑨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

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

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

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突然,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我父亲为了省15 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

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

我扑过去,抱住他,哭着求他:“为了我,爸爸,请您爱惜自己。

”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⑩“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

“那又怕什么,他是父亲。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11)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

15.文章第①段作者就写“父亲不是特别地喜欢我”“不懂得什么叫爱”,这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4 分)
答:
16.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青筋凸起的双臂”,意在表现什么?(不超过12个字)(4分)
答:
17.同宿舍姐妹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明了什么?(2分)
答:
18.“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我”的两次感动。

请结合文意概括出让“我”感动的具体内容。

(4 分)
答: 第一次感动是:
第二次感动是:
19.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动进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请从文中画线的A、B、C 三处中任选两处,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或心理?(6分)
答:( ) 处
() 处
(二)阅读《高贵的施舍》,完成第20~24题。

(20分)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

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

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

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

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

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
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

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

”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

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

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①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

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②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

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20、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和文中的主要人物。

(4分)
地点:主要人物:
21、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原文)
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

(原文)(4分)
22、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4分)
23、文中画线句子②,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

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4分)
24、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4分)
四、写作尝试(55分)
2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60分)
(1)、题目:想起你时很温暖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④不少于600字。

(2)、作为一个初中的学生,你已经有了不少的生活经历。

这些经历启发着你思考过去,认识现在,唤起了你心中
许许多多善良而美好的愿望:你想让自己更成熟,你想让家庭更和睦,你想让人与人之间更真诚,你想让江河更洁净……
请你以“我想让更”为题,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并写出你的感悟。

要求:①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
②记叙要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简洁、得体;③议论、抒情要适当;④600字以上。

......
点击下载查看完整资料信息》》》七间中学201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
点击查看:
编辑推荐
小编寄语:欢迎来查字典语文网,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