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教育·教研19/2016
37
基于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论述
李丽娟
(宁都县长胜中心小学江西宁都 342800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四则运算知识板块的教学重点是梳
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正确率与速度,增强学生数学的整体成绩,研究小学数学四则混合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在明确学生根本问题的基础上展开。
一、小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板块作业中呈现出的问题(一)格式问题
许多小学生经常将等号与题目对齐,更有极少数小学生还在横式之后添加得数。
这种格式性错误,在小学生作业本中呈现得比较频繁。
因此,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格式问题要多加提醒与强调。
(二)运算顺序中存在的惯性问题
实际上,大部分小学生已经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论知识记住了。
只是由于在这之前长期解题过程中养成的习惯,还是会将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未算的写在后面。
这样一来也就使得运算失误。
抑或是部分小学生按照习惯还是
从左往右进行计算。
比如这道题“23-90÷10
”,若是按照小学生长期养成的习惯从左往右计算,结果也就会不准确。
这些问题都充分显示出部分小学生仅仅只是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记在心里,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却严重缺乏运用能力,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
(三)解题态度问题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总是拥有极强的好奇心,并且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也较短。
在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
比如说抄错题目数字,或是减法忘记错位,等等。
(四)括号问题
部分小学生在计算类似这种“{3×[(39-3
)÷9+3]}-3×(17-5)
”括号比较多的四则混合运算类型的数学题时,在合并算式的过程中比较迷糊,列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之类的时候总会不小心忘记。
二、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策略(一)引导小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步骤
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小学生在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解题思路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解题步骤,以此提升小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速度与准确率。
主要要引导小学生掌握观察、分析、确定、计算、检查五个解题步骤。
第一步要让学生观察题目中存在的数字以及存在的几种运算符号与括号位置。
第二步就是分析,引导小学生分析题中各个数字的特征以及这些数字间存在的运算关系。
找出里面先运算的部分与可以同步运算的部分。
第三步,经过观察与分析之后,让学生进一步确定先算的部分与后算的部分。
第四步就是正式计算,通过前面三个步骤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与之对应的计算法则与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计算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计算数字与符号的准确性,并且遇到可以简算的尽量简算。
第五步,一定要提醒学生对自己计算的各个步骤及时进行检查并验算。
检查先是看计算数字与符号是否正确,其次看计算步骤是否合理,最后也就是检查结果运算的准确性。
(二)明确运算顺序
小学数学老师在小学生对连减、连加、加减混合、连乘、
乘除混合等题式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将同级运算扩展到不同级运算,以此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引导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仔细分析题目中存在的同级运算与不同及运算,明确运算顺序。
针对同级运算,就要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针对不同级运算,就要懂得先乘除,再加减。
比如说,在小学数学资料中这样类型的不同级运算题型“23
×3+50”“50+23×3”“23×3-50”“80-23×3”。
这几道算式中包含了乘法、减法、加法。
应先算其中的乘法部分,
然后在算加减法。
又比如“33÷3+20”“20+33÷3”“33÷3
-7”“90-33÷3
”。
在这几道题型中包含了除法、减法与加法。
根据与之对应的运算法则,应该先算“33÷3”的除法部
分,其次是加减法。
比如“7×(41-25)”“(85-10)÷25
”这两道算式中就包含了括号,因此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内容。
在同级运算中,如“57-33+20”“24÷8×3”这些算式,一
道算式里面只有加减法或者是乘除法,就依照从左向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三)运用数学术语读题意并口述运算顺序复习两步混合式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多加要求学生读题意,比如“15×3+12”被读作“15乘3的积再加上12,和是多少”。
“40÷8-3”被读着“40除以8的商再减去
三,差是多少”。
通过让小学生不断熟练运用数学术语读题意,有效促进小学生对“和、差、乘、除、商、积”等术语的深入理解与把握。
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小学生读题意的错误率,同时也为小学生接下来学习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打下基础。
比如说,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导班级学生根据运算顺序进行读题时,在计算过程中就让小学生口述运算顺序。
例如“16×2+3×4”,先算16乘2的部分,再算3乘4的部
分,最后再算32加上12的和。
(四)帮助学生分清运算顺序
运算的先后顺序是小学四则混合运算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运算的相关顺序。
可以采用具体的例题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在乘除混合式与加减混合式中灵活的应用。
在实际计算中,同级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向右,依次进行,而不同级的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1.不同级的运算:23×3+50、50+23×3、23×3-50、80-23×3在这样的算式中就要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减。
再如33÷3+55、28+33÷3、80-33÷3算式中有除法的也要先算除法。
2.含括号的运算:6×(31-15)、(95-20)÷25在这样的运算中,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中的式子,最后才进行括号外的运算。
3.同级运算:57-43+78、3660÷5×12在同级运算中,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这就只要按照从左向右依次计算的顺序即可。
以四则混合运算的难易度而言,对于中年级小学生,把握规律与运算顺序应该轻松些。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小学生解题效率较低,从而影响整体数学成绩。
因此,只有熟练掌握运算顺序,才能有效提升小学生在四则混合运算题式时的正确率与解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