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保育阶段饲养管理技术与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养殖科学 | livestock science
47
2020.21·0 引言
保育期阶段是仔猪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该阶段饲养管理工作的好坏,会对仔猪未来的生长及生产性能的发挥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断奶阶段的仔猪有其特殊性,饲养管理中需要关注的地方很多。

该阶段仔猪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但断奶后由于乳汁供给被切断,主要以采食饲料为主,再加上仔猪母源抗体也被切断,对外界病毒细菌的抵抗能力持续下降,如果没有做好妥善的饲养管理工作,将会造成各种疾病发生。

仔猪保育阶段各种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较高。

1 保育前准备工作
断奶仔猪在进入保育舍前,应从卫生消毒和温度、湿度控制2方面入手。

仔猪断奶进入保育舍,前30 d 对养殖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

当猪群进入猪舍之后,制定每周消毒2~3次的制度,做好建设粪便污染物的彻底清理,无害化处理工作,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保证温度适宜,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完善相关设施配置,对圈舍中的栏位、食槽、饮水槽、保温箱和电气设备进
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各个设施正常运行。

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前3 d ,提高圈舍的温度,控制好湿度。

通常圈舍温度控制为28~30 ℃,相对湿度控制为65%~75%,为断奶仔猪生长创造适宜的温度环境和湿度环境[1]。

2 饲养管理措施
2.1 坚持全进全出饲养模式
断奶仔猪向保育舍转移应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仔猪断奶后应在原有的建设中继续养殖一段时间,避免断奶和更换环境,对仔猪造成双重刺激。

断奶后应该将母猪转入到空怀阶段的猪舍中继续养殖仔猪,在原来的圈舍中继续养殖7~10 d ,然后按照强弱进行妥善的分群处理,尽量按照同窝同圈的原则分群,减少频繁转群,频繁混群造成的刺激,有效缓解应激反应,还可避免因个体差异太大出现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现象,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断奶仔猪转群主要在夜间进行,消除混群造成的仔猪紧张,避免应激产生。

对于群体中的病残弱猪,应单独隔离单独饲养,并向其提供优质的饲料,增加仔猪的体重,提升身体抵抗能力。

仔猪进入
作者简介:黄杰容(1975-),女,壮族,广西贵港人,大专,畜牧师,从事畜牧兽医、畜禽养殖技术及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工作。

仔猪保育阶段饲养管理技术与措施
黄杰容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港 537100)
摘要:仔猪保育阶段是仔猪从断奶到育成阶段,是仔猪适应新环境、转变饲料配方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仔猪还没有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由于饲养环境、饲料配方、母源抗体等诸多因素发生变化,易造成断奶仔猪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导致仔猪采食量下降,消化系统紊乱,生长发育迟缓,对仔猪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充分认识仔猪在保育阶段的生理特点,加强对仔猪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确保仔猪能顺利度过断奶阶段,适应新环境。

该文主要论述仔猪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

关键词: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21.021
Feeding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and Measures for Piglets in the Conservation Stage
Huang Jierong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Gangbei District ,Guigang City ,Guangxi ,Guigang 537100,China )Abstract :It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piglets to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and to change the feed formula .The piglets at this stage do not have good adaptability to the environment ,due to the changes in feeding environment ,feed formula ,maternal antibody and other factors ,weaning piglets are prone to serious stress reactions ,resulting in decreased feed intake ,digestive system disorder and growth retard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iglets in the period of conservation ,strengthen the feeding management of piglets in the period of conservation ,and ensure that piglets can pass through the period of weaning smoothly and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eeding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of piglets in the nursery stage .
Key words :pig breeding ,feeding management ,technical measures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livestock science | 畜禽养殖科学
48
·2020.21保育舍后,应进行调教训练,训练其养成采食、睡觉和排泄均在固定的位置进行的习惯,以保持猪栏干燥、清洁、猪体卫生。

有利于保证整个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更有利于粪污的集中处置,防范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

对于没有形成正确排便习惯的仔猪,在粪便清理中可保留适当的粪便,观察到仔猪想排便的时候将其驱赶到排便位置,2~3 d 即可形成正确的排便习惯[2]。

2.2 仔猪断奶后饲养管理
仔猪断奶后,由于乳汁供给被切断,将面临较大应激刺激。

在仔猪断奶后的一段时间内,应保持哺乳阶段的饲料配方,不能随意更换饲料、饲养环境和管理模式,确保仔猪适应断奶环境后,再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过渡到保育阶段的饲料配方。

在仔猪断奶7~10 d 内,继续投喂哺乳阶段的饲料,要以1周为过渡期,逐渐过渡到保育阶段的饲料。

每日饲喂次数和时间应保持与哺乳期相同,以后逐渐减少。

在实际喂养中,应对饲料的投喂量进行控制,结合仔猪对饲料的采食情况适当增加或者减少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次数,每次喂量不宜过多,以七八成饱为度,使仔猪保持旺盛的食欲,很好地缓解仔猪在断奶阶段的各种不适。

随着仔猪年龄的增大,应逐渐增加饲料的投喂量,在断奶10 d 后,逐渐转变到保育阶段的饲料。

保育猪饲养管理中应向其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如果饮用水供给不足,将会严重影响仔猪采食量,限制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3]。

2.3 加强饲养环境调控
在饲养管理中,应确定最佳的饲养密度,确保每头保育猪占圈舍面积为0.3~0.5 m 2,每圈饲养仔猪15~20头,最多不能超过25头,避免因为密度过大造成粪便堆积,空气质量下降,猪群之间相互打架斗殴引发疾病传播。

还应严格控制好圈舍的温度、湿度,舍内要安装温度和湿度计,随时了解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仔猪在进入保育舍初期圈舍温度控制为28~30 ℃,以后以每周为单位逐渐降低猪舍温度,每周降3~4 ℃,直至降到22~24 ℃。

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温度突变,在保育舍中应配置红外线保温设施,不能选择煤炭作为取暖设备,有效防范圈舍温度突然下降所引发的消化道疾病。

猪舍的相对湿度控制为65%~75%,避免因为湿度过大造成病原微生物繁殖,同时也能有效防范由于空气过于干燥引发上呼吸道疾病。

3 疫病防控
哺乳阶段的仔猪能从母乳中获得免疫球蛋白。

成功断奶后,由于乳汁供给途径被切断,母源抗体供给能力
不足,猪群的身体抵抗能力显著下降,肠道中的病原微生物得不到有效控制,一旦管理不当会引发细菌性消化不良。

目前在保育猪饲养中,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链球菌病、副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

在断奶仔猪进入保育阶段后,要做好药物保健和驱虫工作。

预防传染性疾病发生,可在饮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连续使用3 d ,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类药物防治细菌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每吨饲料可添加45%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可溶性粉,混合饮水,每吨水添加130 g ,连续使用3 d ,1次/d 。

另外,还应选择相应的驱虫药物做好驱虫工作,减少在保育阶段寄生虫对猪生长发育产生的不良影响,重点做好像疥螨、线虫等体表体内寄生虫的驱虫处理,一般在仔猪生长到35~40日龄进行首次驱虫处理。

体内寄生虫用伊维菌素拌料连喂7 d 。

体外寄生虫用12.5%的双甲脒乳剂兑水喷洒猪体。

注意驱虫后要将排出的粪便彻底清除并作妥当处理,防止粪便中的虫体或虫卵造成二次污染。

此外,在保育猪饲养管理过程中,还应规范免疫程序,在掌握养殖场疫病流行特点的基础上,为养殖场制定针对性的疫苗免疫程序,并指导养殖户严格执行。

疫苗免疫接种前,还应进行有效的抗体水平监测,掌握猪群的抗体消散情况,并对免疫方案做出动态化的调整,确保能营造完善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在疫苗免疫接种中,应指导养殖户科学选择疫苗,科学配置疫苗,并构建完善的饲养管理档案。

4 结束语
保育阶段的仔猪由于自身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远离母猪,乳汁供给被切断,加上机体各个脏器器官和消化功能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一旦饲养管理不当,将会引发严重的应激,威胁仔猪健康生长。

需要重点做好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工作,为保育猪营造健康舒适整洁的环境,确保保育猪能更好地适应断奶过渡阶段,快速进入生长发育阶段,降低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 宋亚林.对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的分析与思考[J].畜禽业,
2013(12):41-42.
[2] 王文亮,王献伟.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
文摘,2014(2):73.[3]
李嘉.浅析保育猪的管理[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4(2):202-20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