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小学教案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熟读《呆若木鸡》这篇寓言故事,体会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 理解并熟读《呆若木鸡》这篇寓言故事。
2. 体会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题目《呆若木鸡》,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它的出处是哪里?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个词语出自《庄子·达生》,比喻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二、新课学习
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呆若木鸡》这篇寓言故事,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2.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人物是谁?他们分别做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呆若木鸡,它因为害怕狐狸而变成了木头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勇敢,不能因为害怕而失去自我。
三、巩固练习
1.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呆若木鸡》这篇寓言故事。
2. 学生分组进行复述比赛,教师评选出最佳复述小组。
四、拓展延伸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勇敢面对困难?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困难,不能因为害怕而退缩。
五、课堂小结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呆若木鸡》这篇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2. 教师总结:通过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困难,关爱他人,做
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六、布置作业
1. 阅读课外寓言故事,积累语言表达能力。
2. 按照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作文。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习《呆若木鸡》这篇寓言故事,让学生了解了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