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辐射在畜牧养殖上应用共58页文档
农业气象学第二章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农业气象学第二章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856d8fd5eefdc8d377ee322d.png)
二、植物的光学特性 1、单叶叶片对光的反射、透射和吸收 (1)基本概念 ● 反射:投射到叶面的太阳辐射被直接
反射到太空中去的部分称为外反射;进入叶片 内部不能被叶片吸收从投射一侧返回空气中的 部分称为内反射;外、内反射之和称为反射。
农业气象学第二章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农业气象学第二章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0.51
0.30
0.05
透射率 0.06
0.34
0.20
0.00
吸收率 0.85
0.15
0.50
0.95
农业气象学第二章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 植物种类 ● 叶龄、叶片的表面形态、颜色 ● 叶片的水分含量 ● 光的投射角度、天气状况 ● 季节、生育期 因此,叶片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透射率 和吸收率存在着日变化、季节变化,不是一个 定值,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如稻、麦作物,叶片向上斜立,其反射和 透射光几乎都比单叶少一半左右;一般在抽穗 开花期,群体的反射率约5~7%,透射率约4~ 7%,而群体的吸收率则高达85~90%。
农业气象学第二章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三、光在群体中的分布 1、光在群体中的分布规律 由于受作物品种、群体的几何结构以及密 度等因素影响,植被中光强的垂直变化十分复 杂,但其垂直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如油菜、小麦等(图2.1)。
农业气象学第二章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2 1919年,美国园艺学家加纳和阿拉德(Garner and Allard) 在观察到烟草的一个变种( maryland mammoth )在华盛顿地 区夏季生长时,株高达3~5m时仍不开花,但在冬季转入温室 栽培后,其株高不足1m就可开花。他们试验了温度、光质、 营养等各种条件,发现日照长度是影响烟草开花的关键因素。 在夏季用黑布遮盖,人为缩短日照长度,烟草就能开花;冬 季在温室内用人工光照延长日照长度,则烟草保持营养状态 而不开花。由此他们得出结论,短日照是这种烟草开花的关 键条件。
光照对畜牧生产的影响
![光照对畜牧生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db6f88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6.png)
综述与专论148·2024.30 引言自从生命起源,生物适应数10亿年非生物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各种变化,其中光照因其多样性而脱颖而出。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不仅可以作为能量的来源主导物理气候和日常季节性生理变化,而且可作为生物体的信息来源,使其产生刺激行为。
对光照的研究已经成为畜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光照时长、强度、波长等都对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利用光照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的方式已经普遍出现在现代畜牧的养殖过程中。
近年光照对动物生长发育的研究逐渐增多,多数被应用并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不同条件光照对畜牧生产过程中的影响以及部分光照作用机理。
1 不同光照条件的影响1.1 光照来源光照根据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人工光照和自然光照,人工光照可以分为白炽灯、荧光灯、LED 灯等,不同来收稿日期:2023-12-25基金项目:盐藻甘油脂代谢与甘油代谢的碳流导向研究(编号:纵20220257)作者简介:楚永帆(1999-),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基础兽医学。
楚永帆.光照对畜牧生产的影响[J].现代畜牧科技,2024,106(3):148-151. doi :10.19369/ki.2095-9737.2024.03.041. CHU Yongfan.The Effect of Light on Livestock Production[J].Modern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 Technology ,2024,106(3):148-151.光照对畜牧生产的影响楚永帆(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摘要:光照作为主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影响动物的方方面面,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关注的重点。
其中光照与动物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一方面可以影响畜禽的生长,如降低料重比,提高肉品质和多种畜禽水产的成活率等。
另一方面光照通过不同的光周期影响禽类产蛋率、哺乳动物发情等方面,提高畜禽繁殖性能。
热环境对猪养殖业的影响
![热环境对猪养殖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efefb7455270722182ef75a.png)
畜牧兽医XUMUSHOUYI热环境对猪养殖业的影响宋颖雪热环境是指直接与猪的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它包括空气温度、湿度,气流和太阳辐射。
随着猪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趋势,养殖环节中的外部环境因素显得日益重要,合适的空气温度、湿度、气流和太阳辐射能够促进猪只健康,扩大养殖效益。
1 空气温度对猪的影响初生仔猪由于体热调节机能发育不全,体内贮积少,体格小,相对体表面积大,以及刚脱离温度较高的母体环境等原因,对低温环境特别敏感;而大猪体热调节机能发育完善,皮下脂肪层厚,但由于猪无汗腺,不能通过出汗形式来散热,皮下较厚的脂肪层又不利于热量散发,相比之下大猪对高温更为敏感,由此可见,气温是通过影响猪的体热调节进而影响到猪的健康和生产力。
1.1 环境温度对猪健康的影响。
适宜的环境温度,如在等热区温度下,对猪健康有利。
略超出等热区的环境温度,对猪的健康无不良影响,相反适度的冷热刺激可提高猪的抵抗力,但饲料报酬降低。
但是,当周围环境温度远超出等热区,可能导致猪产生各种应激反应,影响健康生长,降低自身抵抗能力,加大发病几率。
1.2 气温对猪采食量、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在等热区范围内,采食量相对恒定。
温度较高时,采食量降低,反之则采食量升高。
由于低温讲导致猪自身散热量加大,需要通过食物能力来保持体温。
另外,环境温度会对消化道中饲料停留时间造成影响,而饲料的停留时间又与猪的消化率呈正比,因此温度偏高,导致猪体内甲状腺分泌活性降低,减缓肠胃蠕动,增加饲料停留时间,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反之,温度偏低时对,需要大量觅食来保持自身体温,且甲状腺分泌加强,体内肠胃蠕动加快,因此会缩短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导致饲料的消化率较低。
1.3 气温对猪生长和增重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等热区,温度适中,无需猪产热或散热,因此也不需要通过增加或减少饲料。
当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时,使猪的食欲降低,影响猪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体重的增长幅度降低。
另外高温后,猪只为了加大散热而使产热增加时,这部分产热用于维持体热平衡,使猪的维持需要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温度偏低时,猪只通过大力采食来维持自身体温,同时机体也通过加快代谢增加产热,这样猪的维持需要也明显增大,最终导致其生长缓慢,体重增长幅度降低,大大降低饲料利用率。
第一章 §1—1 太阳辐射与畜禽
![第一章 §1—1 太阳辐射与畜禽](https://img.taocdn.com/s3/m/3cd9a975a417866fb84a8ef0.png)
§1—1 太阳辐射与畜禽
一、太阳辐射及其强度
1.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强度 2.太阳辐射强度
二、太阳辐射光谱的组成 三、太阳辐射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一)一般作用 (二)紫外线的作用 (三)红外线的作用 (四)可见光的作用
太阳辐射
⑴来源:不同波长和能量的太阳电磁波的射线。 来源: 性质: ⑵性质: 电磁波,按照光波组成可分为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 电磁波,按照光波组成可分为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 作用: ⑶作用: ①自然界光和热的主要来源; ②产生各种复杂天气现象的根本原因; ③影响家畜的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生产力等。 举例:光照对绵羊发情的影响;紫外线能促进7—脱氢胆固醇 合成VD3,从而促进Ca、P代谢及家畜健康。
紫外线的照射促进了血液凝集素的凝集,提高了血液的杀菌 能力,增强了动物的抵抗力。此外,紫外线还有兴奋呼吸中 枢的作用;加强机体代谢的过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止 痛消炎作用;刺激肉芽组织增生而加速创伤愈合。
红外线的作用
热效应,故又称热射线。适量的红外照射,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热效应,故又称热射线。适量的红外照射,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微血管扩 血流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加速组织内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 张,血流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加速组织内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使物 质代谢加速,细胞增生,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 质代谢加速,细胞增生,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 1.生产应用: 1.生产应用 生产应用: 畜牧业上作为热源,对雏鸡、仔猪、羔羊和病畜进行照射,达到御寒, ⑴畜牧业上作为热源,对雏鸡、仔猪、羔羊和病畜进行照射,达到御寒,改善 血循,促进生长发育。 血循,促进生长发育。 消肿、镇痛和镇静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冻伤、风湿性肌肉炎、关节炎、 ⑵消肿、镇痛和镇静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冻伤、风湿性肌肉炎、关节炎、 神经痛等疾病。 神经痛等疾病。 2.红外线的有害性: 2.红外线的有害性 红外线的有害性: 日射病:波长为600—1000nm的红外线穿过颅骨 使脑内温度升高, 的红外线穿过颅骨, ⑴日射病:波长为600—1000nm的红外线穿过颅骨,使脑内温度升高,动 物表现头昏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 物表现头昏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 眼睛:波长在1000—1900nm的红外线对眼睛有伤害作用 的红外线对眼睛有伤害作用, ⑵眼睛:波长在1000—1900nm的红外线对眼睛有伤害作用,会使眼睛的 水晶体及眼内液的温度升高,水晶体发生混浊,引起白内障。 水晶体及眼内液的温度升高,水晶体发生混浊,引起白内障。这种情况常见于 马属动物。 马属动物。 热射病:家畜长时间接受高强度的太阳辐射,使得家畜全身热平衡失调, ⑶热射病:家畜长时间接受高强度的太阳辐射,使得家畜全身热平衡失调,散 热困难,体温超出正常体温。 热困难,体温超出正常体温。
浅谈阳光猪舍建造技术
![浅谈阳光猪舍建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71e16a68762caaedd33d4b2.png)
浅谈阳光猪舍建造技术作者:刘永贤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8年第03期摘要:利用太阳辐射为光源和能源,以砖、钢筋、水泥、阳光板或塑料薄膜和防寒被为基本框架结构,增设天窗、电地热、增效料槽、可调节自动饮水器、正压通风、喷淋等设备和设施,猪舍的温度、湿度适宜,环境优良,利于猪的生长与繁育的节能型阳光猪舍,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太阳辐射;光源;热源;阳光猪舍;建造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3-0008-02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地区,冬季的气温非常寒冷,最低温度达到28—-35℃。
因此猪舍内必须增加取暖设施,增加养猪成本,否则影响猪的生长和繁殖,且易发生多种疾病,甚至死亡。
近几年,抚顺市推广以太阳辐射为光源和热源,以砖、钢筋、水泥、阳光板或塑料薄膜和防寒被为基本框架结构,增设天窗、电地热、增效料槽、可调节自动饮水器、正压通风、喷淋等设备和设施,猪舍的温度、湿度适宜,环境优良,利于猪的生长与繁育的节能型阳光猪舍,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建造技术共享,供养殖户参考。
1 猪场选址与布局1.1 场址选择猪场的选址要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向阳,水质优良,交通和电源便利的地方。
场址要求远离村庄或居民区、学校.公共场所、交通要道等1000 m以上;远离工矿企业、化工厂、皮革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屠宰场、医院、污水和垃圾处理厂2000 m以上。
禁止在废墟工厂、畜牧场、水源保护区域内建场。
1.2 猪场的区域划分与布局1. 2.1 区域划分大型养猪场的布局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和生活区等;中小型的猪场,因地制宜适度布局,重点防疫,强化管理工作。
1.2.1.1 生产区域生产区包括阳光猪舍、消毒室、更衣室、洗澡间、紫外线消毒通道、兽医室、值班室、车辆消毒通道、排粪污管道系统等设施。
在生产区外,另设隔离区、尸体处理区和粪污处理区,以及饲料玉米生产区。
1.2.1.2 生产辅助区域生产辅助区域包括饲料加工厂(车间)、饲料库房、办公室、培训室、工具房、门卫室、消毒池、绿化区等设施。
规模化畜禽场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初步分析
![规模化畜禽场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初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102ef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8.png)
规模化畜禽场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初步分析简保权 温婧 耿如林 杜孝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当前,我国畜牧业生产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千家万户分散养殖的模式向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养殖水平不断提高。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各地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不断出现。
规模化养殖场不仅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越来越大,而且机械化、电气化水平也越来越高。
如喂料系统、通风系统、降温系统、监控系统、自动清粪系统、自动集蛋系统等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养殖场电能消耗越来越大,电费成本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能源利用方式,具有资源丰富,无需运输,没有污染的特点,近年来得到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和推广。
2006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以后,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下,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实现了快速下降,具备了在国内较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与畜禽场相结合,利用光伏发电为畜禽场提供电力甚至发电上网销售,也成为不少养殖业主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问题[1]。
目前,光伏发电与畜禽场结合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拟就其发展的可行性和潜力做一个初步的分析。
1 基本条件分析1.1 有利条件畜禽场的选址选择要求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满足工程建设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畜禽舍统一布局、统一建筑模式。
这些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畜舍向阳,有利于安装在屋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以最好的角度接受阳光辐射,产生最大的发电效率;(2)统一的布局和统一的建筑模式,有利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阵列式布置,模块化安装,减少工程难度;(3)高而干燥的地势、满足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的运输、安装和维修保养;(4)在畜禽场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土地成本。
1.2 限制条件畜禽场的选址要求:周围3000m无大型化工厂、矿厂或其他畜牧污染源,并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居住区和交通主干道;所有的常压电器设施都安装在畜禽接触不到的地方,以保护畜禽。
光疗法在兽医临床上的运用
![光疗法在兽医临床上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3d84ee8866fb84ae55c8da8.png)
2020年第11期光疗法就是利用自然、人工光源对疾病进行预防与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太阳是重要的自然光源,人工光能的治疗方式在畜牧养殖业中被广泛应用,比如白炽灯光、红外线、紫外线、X 光等,其能够对牲畜的诸多疾病进行有效治疗与防御。
1红外线灯加热物质的温度并未达到红炽时,就会形成红外线,如果继续对物质进行加热,就会持续形成红外线。
红外线具有穿透组织的功能,不需要接触皮肤就能使热量达到皮肤之下。
我国所生产的红外线灯,一般都使用220V 的电源,热度高达500℃,开灯后5m i n 可使用,距离动物身体需60~100cm ,照射1~3次/d ,15~60m i n/次,一个疗程需要15~18次。
通常急性病的治疗很少用,慢性病应用较多。
红外线灯一般能够对慢性炎症、慢性的消散性浸润等进行治疗,红外线灯在兽医临床治疗能有效治疗禽畜的慢性疾病。
2米宁氏灯米宁氏灯的原理也是红外线辐射热作用,可用于慢性咽炎、喉头炎等的治疗。
米宁氏等能有效缩短病程,实现快速痊愈。
实际操作时,灯头距离患病位置大概4~8cm ,每次照射时间为20~30m i n/次,1~2次/d ,治疗效果良好。
3紫外线灯当前常的紫外线灯两种:直管水银的石英灯与氩气水银的石英灯,这些属于人工紫外线。
晴天正午,在太阳直射地面的时候,紫外线最多、最强,尤其是在海拔较高的地域。
紫外线能够促进动物机体的整体新陈代谢,同时能够让植物性饲料中的麦角固醇、酵母、家畜皮肤中的胆固醇转化成为抗佝偻病、骨质软化病的重要物质,这在兽医临床治疗中非常关键。
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紫外线具有消炎、脱敏、镇痛、抗佝偻病的等诸多作用,可对急慢性的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吸收期、渗出性胸膜炎、营养性的衰竭病、前胃迟缓和新陈代谢类的疾病、湿疹、皮炎、溃烂、乳房炎、疖、创伤等进行治疗;但要严禁应用于血斑病、心肌硬化、恶病质以及心脏代偿机能减退等的治疗。
在畜牧养殖中,紫外线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同时也能应用预防,及对天然紫外线缺失进行补充。
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71ac053931126edb6f1a10aa.png)
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太阳辐射的光谱成分、光照度、光照时间以及植物利用太阳能的多少,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高低,以及植物的地理分布。
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所有的有机体与太阳辐射之间发生了最本质的联系,所以太阳辐射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
一、太阳辐射光谱对植物的影响(一)不同光谱成分对植物的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光谱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的生物学意义(1)波长大于1μm的辐射,被植物吸收转为热能,不参与生化作用。
(2)波长1~0.72 μm辐射一对植物起伸长作用,其中0.70~0.8μm称远红光,对光周期及种子形成有重要作用,并控制开花及果实着色。
(3)波长为0.72~0.61 μm的红、橙光被叶绿素强烈吸收,光合作用最强,表现为强光周期现象。
(4)波长为0.61~0.51μm的绿光,表现为低光合作用和植物的弱成形作用。
(5)波长为0.51~0.4μm的蓝、紫光,被叶绿素和黄色素强烈吸收,表现为次强光合作用和成形作用。
(6)波长为0.4~0.32μm主要起植物成形作用,如植物变矮,叶片变厚等。
(7)波长小于0.32 μm的紫外线对植物有害,波长小于0.28 μm的远紫外辐射可立即杀死植物。
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蓝光有利-蛋白质和非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紫外线对植物的形状、颜色和品质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山、高原紫外线含量较多,使植物茎叶短小,色泽较深。
不难看出,不同的太阳辐射光谱对植物的光台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变化的影响是有差异的。
可以通过人工改变光谱,用来提高植物品贡和产量。
据报道:用淡蓝色塑料膜育水稻秧苗,可促进初期生长,秧苗粗壮,扦秧后分蘖多.最终增加产量;紫色薄膜对茄子有增产作用。
(二)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
光合有效辐射的波长范围与可见光接近,不同研究者取值范围略有差异。
紫外线在畜牧业生产中对畜禽的影响
![紫外线在畜牧业生产中对畜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ce04ded680203d8ce2f2469.png)
320nm 以 上 , 主 要 是 起 到 色 素 沉 着 的
对 畜禽 的 影响 作用 ;B段 ,其生物学作用较强 ,波长
4 杀 菌 消 毒 紫 外线 的灭 菌 消毒作 月J与其 波长
在 275~320nm, 主 要 作 用 是 造 成 动 物 和 辐 射 强 度 有 关 。 据 资 料 报 道 波 长 在
着 作 用 的 波 长 为 320—40Ohm,黑 色 素 还 能破 坏某些 细菌 的毒 素 (如破 伤 Jx【
能增 强皮肤 的保 护作 用 ,防止皮 肤过 毒素 ),真菌对紫外线具有 较强的耐 受
热 ,是动 物机体 对光 线刺 激 的一种 防 力 。闲此 ,在畜牧 业 生产 中 ,常用 紫
1 产 生 黑 色 素 紫外 线有 色素 沉着 的作 用 ,其作
蠖 用机 理是 动物皮 肤受 到紫外 线照 射一 定时 间 ,使 皮肤 中的 黑色 素原 与酪 氨
酸酶 结合 .使之 变为 黑色 素 ,导致皮
局
肤发 生色素 沉着 ,紫 外线 产生色 素沉
波 长 在 253~26Ohm 时 主要 能 引起 变 性 . 以 核 酸 吸 收 量 最 为 强 烈 ; 波 长 在 300nm 以 下 的 紫 外 线 有 明显 的 杀 菌 作 用 , 杀 菌 最 强 的 波 长 在 253—26Ohm.. 紫 外 线 杀 菌 消 毒 的 机 理 是 细 菌 或 病 毒 的 蛋 白 质 、酶 和 核 酸 受 到 紫 外 线 的 照 射 ,吸收相应 波长 的 紫外线 ,使 蛋 质 变性 离解 ,酶 活性降 低或 消 失 ,最 终 导 致 细 菌 或 病 毒 死 亡 .从 而 达 到 杀 菌 消 毒 的 日的 。 紫 外 线 不 仅 能 杀 菌 ,
光照在养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
![光照在养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ca5263f12d2af90242e6a7.png)
光照在养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作者:李晓云来源:《农家科技》2019年第05期摘要:光照是自然界中对人类及动植物都非常重要的生命因素。
世界万物生存都必须光照的影响,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养猪生产中也越来越重视光照的作用,但是因为饲养者的管理能力及专业技术存在差异性,导致饲养场的经济效益都不太一样。
本文主要分析光照的作用,以及将光照合理应用在养猪生产中,供参考。
关键词:光照;养猪生产;合理应用光作为自然界中重要的生态因子,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极为明显,对于光照的变化,动物能调节自身做出适当的行为反应。
在畜禽饲养管理中,光照对母鸡产蛋性能有着较显著的影响,已引起广泛的重视。
但光照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光照对猪的健康与生产力的影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猪场的光照管理被多数养猪管理者和饲养者所忽视。
一、光照的作用光是对猪的生存、行为和生产具有直接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红外线和可见光具有光热效应,其中红外线和可见光的长波部分,可调节猪机体的热机能。
由于红外线可穿透皮肤达几厘米,使深部组织升温,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和细胞再生过程,因此具有镇痛、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适当接受太阳热辐射、阳光的沐浴不仅让猪感觉到舒爽,同时又有一定杀菌和促进细胞成熟的作用,对某些喜阴性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杀灭或抑制作用,减少皮肤病的发生率。
但长时间的阳光直接照射,600纳米~1000纳米的红光可穿透颅骨,使颅内温度升高,导致脑部损伤的“日射病”,猪表现焦躁不安、昏厥、痉挛等中暑症状,严重时会因呼吸和循环障碍而死。
眼睛接受过量的太阳辐射,可使水晶体及眼内液升温引起视力障碍、白内障及视网膜脱离等症状。
由此可见,酷暑高温时强烈的太阳辐射对猪的体热调节、生产力和健康均不利。
相反在寒冷季节则应注意猪场和猪舍的向阳和采光,对于减缓冷应激,促进猪只健康,改善猪舍小气候都有重要意义。
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效应。
畜牧业的养殖场能源管理和可再生能源应用
![畜牧业的养殖场能源管理和可再生能源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22cdb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2.png)
畜牧业的养殖场能源管理和可再生能源应用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熟,畜牧业的养殖场能源管理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合理的能源管理和应用可有效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探讨畜牧业养殖场能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养殖场中的应用。
一、畜牧业养殖场能源管理的重要性养殖场是重要的能源消耗单位,养殖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其中包括电力、燃料等。
合理的能源管理对于养殖场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的能源管理可以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能源,可以有效控制能源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适当调整养殖设备的使用时间和频率,合理选择能源供应商等措施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费用支出。
其次,合理的能源管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养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噪音等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通过科学利用能源,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废水的产生,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实现绿色养殖。
最后,合理的能源管理有助于提升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能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
通过引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延长能源供应周期,确保养殖场的长期运营。
二、可再生能源在养殖场中的应用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可以不断补充和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下面将以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为例,介绍可再生能源在畜牧业养殖场中的应用。
1. 太阳能应用太阳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养殖场的可再生能源。
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养殖场的电力供应。
光伏发电系统可以直接应用于养殖场的电力需求,如电力驱动的设备、照明和通风系统等;还可以通过储能装置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用于夜间或阴天的电力供应。
此外,太阳能热水器也是一种常见的太阳能应用设备。
养殖场在清洗设备、清洗动物等方面需要大量的热水。
太阳能热水器通过集热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为养殖场提供热水,减少传统燃煤热水器的使用。
养殖技术中的光照调控与能源利用
![养殖技术中的光照调控与能源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d5d5b5c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2.png)
养殖技术中的光照调控与能源利用养殖业一直是人类的重要经济活动之一,光照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因子,在养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照不仅影响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还对其行为和生理功能产生了影响。
因此,合理调控光照对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与光照调控密切相关的能源利用也是重要的课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光照调控的原理和方法,并探讨以可持续能源为基础的能源利用方式,以期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光照调控的原理与方法光照调控是通过控制光照的强度、周期和波长等参数,来改变养殖环境中的光照条件,以达到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善养殖环境等目的。
光照对动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视觉感知系统和内源性生物钟系统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视觉感知系统是指动物利用视觉感知光照信号,并通过视网膜-视神经-脑信号传导通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最终对动物行为和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因此,在动物养殖中,可以通过调整光照的亮度、颜色和形状等参数,来影响动物的活动水平、食欲和繁殖行为等。
内源性生物钟系统是指动物内部存在的调节生物活动的生物钟机制。
生物钟与昼夜周期、季节变化等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调节着动物的生理功能和行为。
在养殖中,利用光照调控的原理,可以通过调整光照的周期和强度等参数,来改变动物的生物钟节律,从而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量。
常用的光照调控方法包括自然光照的调整和人工光源的利用。
自然光照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改变养殖场的建筑结构和设施,来达到增强或减弱日光照射的效果。
人工光源的利用则是通过使用人工灯具和光源,来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
例如,在育雏期的家禽养殖中,可以采用暖光灯,提供适宜的红外光照射,以维持雏鸟的体温和促进其生长发育。
2. 以可持续能源为基础的能源利用光照调控对养殖环境中的能源利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统的光照调控通常依赖于化石能源和传统灯具,这种方式不仅能源消耗大,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能源利用的问题,可持续能源成为了重要的选择之一。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三章 光照和噪声对家畜的影响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三章 光照和噪声对家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ee0761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1.png)
第一节 光照对家畜的影响
1、光分解效应:光的作用引起化学键断裂、因而 发生物质分解的过程。如视觉反响。光使视网膜 杆状细胞的视紫红质分解为视黄醛及视Pr—— 杆状细胞除极——产生视觉冲动。
2、光合作用: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将自然界的无 机物转变为植物本身有机物的过程。
第一节 光照对家畜的影响
3、光聚合作用:元素成分相同,但以分子量加倍 的形式形成反响物的现象。如臭氧层的形成。
4、消肿作用。红外线照射,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 强,组织张力下降,肿胀减弱。
第一节 光照对家畜的影响
〔二〕有害作用 1、过强的红外线照射,可使热调节机制发生障碍。
机体以减少产热、重新分配产热(皮肤代谢升高, 内脏代谢降低等)来适应新环境。由于内脏血流 量减少,使胃肠道对特异性传染病的抵抗力降低。 2、过强的红外线使皮肤温度升达40℃以上,发 生外表变性,烧伤。
第一节 光照对家畜的影响
5、对健康的影响 连续光照使肉用仔鸡关节变形〔外翻和内翻〕、
脊椎强直和膝关节增大发病率增加。将光照时间 从23 h/d减少到16 h/d,可将肉用仔鸡死亡率 从6.2%降低到1.6%,
第一节 光照对家畜的影响
〔二〕光照强度对畜禽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家畜影响的资料主要集中在家禽和 猪方面。
2、对产蛋性能的影响 鸡:鸡的性腺机能在白昼趋长的春天变得活泼,在
秋天趋于缩短。其产蛋在春天逐渐增多,秋季逐 渐减少,冬季根本停产。 一般认为每天光照低于8h时停产,低于10h不能 正常产蛋,低于12h抑制繁殖系统的生长发育, 减少产蛋。但超过17小时对鸡的生产无益。 生产中常采用8D:16L。
第一节 光照对家畜的影响
〔一〕有利作用 1、低温环境中,经红外线照射有利于机体的体
农业气象学原理:第2章 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农业气象学原理:第2章 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80a39062c77da26924c5b047.png)
光周期反应中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但温度的高 低对开花的数量影响很大。
3、对光周期有效的光强及感应时期 (1)、有效光强
● 植物的光周期反应不需要很强的光强, 几个勒克司的弱光即对光周期反应有效。
● 几个勒克司的弱光如曙暮光和路灯,虽然 不能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但仍能起到延长光照 长度的作用。
二、植物的光学特性 1、叶片对光的反射、透射和吸收 ● 植物的叶片通常都是半透明的。 ● 反射:投射到叶面的太阳辐射被直接反射 到太空中去的部分称为外反射;进入叶片内部不 能被叶片吸收从投射一侧返回空气中的部分称为 内反射;外反射与内反射之和成为反射。 ● 吸收:进入叶片内部的太阳辐射被叶片吸 收的部分称为吸收。 ● 透射:进入叶片内部不能被叶片吸收从投 射对面一侧向叶外逸出的部分称为透射。 ● 反射率R、透射率T和吸收率A之间关系:
一、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1、光周期现象的定义 白天光照和夜晚黑暗的交替及其持续时间对植 物的开花有很大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现象实质上是指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昼夜 长短的不同反应。这种反应在植物的花芽形成期最 为敏感,它是植物内部节奏生物钟的一种表现,是 由系统发育所决定的,是植物利用对光长的测量而 控制植物生理反应的现象。
光在群体中的分布规律
●农田中透光率的分布曲线与光强分布曲线完 全一致,亦随深度迅速递减,其递减率与叶片的铅 直分布关系密切。
●农田中,由于太阳视位置的日变化,总光强 也存在着与露地相同的日变化形式。
●农田中各高度透光率也存在着相同的日变化, 而由于太阳高度角的改变,在中午时透光率最大, 在早晚时透光率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