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创新理念和方法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课程创新理念和方法论文
摘要:在小学课程里有语文课,有数学课,有美术课,有体育课,但没有心灵沟通课。

我们是主要学习知识,要有健康的体魄,所以体育课也要有。

但是一个人是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会思考的。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矛盾产生,可以见得心态的健康也是必要的。

所以班主任应该要关注学生们的心态问题,偶尔上上心灵自由沟通课也是不错的,听听学生的心声,如果正确就加以鼓励,如果歪了就引导向正确的方向。

一、什么是一个优秀的小学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级里权力最大的老师,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含学习、学校生活,还有学生的道德。

他就像学生的学校里的父母,即有母亲的慈爱,又有父亲的威严。

优秀的班主任要具有宽阔的胸襟,容纳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用感情、人格来感化学生。

优秀的班主任是因材施教的高手,他会让坏学生喜欢并感激,让好学生尊敬、爱戴!优秀的班主任能与时俱进具有自己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二、在学习上是老师
(一)抓住孩子的喜好进行开放式教育
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对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教育秉着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不免枯燥乏味了一些。

如何将孩子教育好,如何事半功倍?我认为抓住孩子的喜好进行开放式教育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根据一些调查显示,在一到十五岁的孩子对色彩鲜艳的动漫人物非常感兴趣。


果找一个3岁孩子,你问他牛顿是谁,他会说不知道;但你问他奥特曼是谁,他会跳着告诉你是英雄,这就是现实现象,对于这一现象我常常在想为何我们不能将这种现象运用于学习上呢,如果这样,或许不仅仅是教室可以教育,电影院可以、商场可以、家里也可以,凡是有网络有媒体介质的地方都可以教育。

所以在我们小学课件里可以多将课文转化成动画形式结合美妙的音乐来教育,让孩子轻松的记住几天的课程,而不是只用书背,背不了又读,读了又背。

(二)结合动手实践性的教育方式
有一句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足以可以看出动手实践的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小学班主任应该改变传统教育那种只重视书面知识的观念。

要孩子养成动手实践能力可以让孩子在实践书本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成就感。

长久下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锻炼孩子独立思考,自主探寻知识的能力。

中国的传统教育太多的是只在乎“给予”,没有在意是否在“给予”后孩子能真正体会到了,太多的是将大人的思想给予孩子,而疏忽了孩子天生的那种自己动手实践去了解其中的知识的能力,所以结合动手实践性的教育方式是必要的。

(三)激发其好奇心,多于鼓励的个性化教育方法
对事物的认知的首要条件就是产生好奇,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这个社会充满了想象和好奇。

我们可以利用这点对孩子进行独特的教育方式,激发一个孩子的好奇心,不仅让他有激情去学习知识,还可以带动他身边的孩子进行学习。

孩子需要多鼓励,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会自己去寻找方式方法,但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班主任从旁鼓励,可以激发他的学习的动力,增加他的自尊心和成就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人才的定义是千奇百态的,可以是文学奇才,可以是体育奇才,可以是绘画奇才……所以班主任要改变一些现在的观念“读书不行,你就没出息!”,应该公平对待每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三、在生活上是朋友
(一)育人在于用人格魅力来感化
上课铃声响老师就来上课,下课铃声响老师掉头就走。

这是现在大多数学校出现的情况,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仅限于上课那45分钟的讲课时间。

许多学生对于老师是敬畏的,但教育不是只在于学生怕老师,而是在于在教知识的过程学生更加喜欢老师,更加尊重老师!这是班主任老师应该意识到的。

教育也不仅是知识上的,也是生活上的。

育人更多的在于老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用情感来教导学生。

但单单是上课那几十分钟的时间,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那些人格魅力。

一次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学生喜欢下课后的老师们,可以看出在学生内心深处还是不想那么畏惧老师的,想和老师做朋友的。

朋友是平辈相称,许多同学宁愿对着朋友诉苦也不愿意给家人或是长辈诉说。

所以班主任变成了朋友还有什么事情需要用严格的惩罚来处理呢?
(二)生活中的关爱可以挽救不好的习性
坏学生往往是老师最不爱关注的,因为现在的老师利益化了,认为他们学习不好那他们的一切都不好。

但越是这样,就越让他们的心理变得扭曲,学校生活里欺负其他同学,慢慢的就变成了习惯,觉得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变得不可收拾。

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对一切孩子都公平对待,对于这样一群差生应该更加照顾其思想的转变。

在生活中多关爱一下他们,用情感化他们,并因材施教培养出不同的人才!
四、心灵的导师
(一)有方式的心灵的引领比直接训斥更好
在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对道德和规矩都很模糊,常常会出现打架、骂人、或是搞小恶作剧。

以大人的思想来看是很无聊,但他们那种是期望以牙还牙的最原始化的处事方式。

但一个孩子受欺负来到班主任面前告诉了班主任,许多班主任尝试着用同一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严厉地训斥了欺负人的那个同学。

但他们没察觉到有人的不服气;隔了几天又是这样的方式出现了。

所以不由得我们思考我们说处理事情是不是错了!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呢!有这样一个例子:甲将乙的书丢到了地上,乙哭着找老师解决,老师训了甲。

甲不服气,第二次又将乙的书丢了!例子二:甲将乙的书丢在了地上,乙哭着找老师,老师叫乙将甲的书丢在地上,在问问价的感受,甲伤心,老师又分别讲了关于以德报怨的两个故事给甲和乙听,甲感动,乙感动;后来甲和乙成为了朋友!这个小例子告诉我们,有方式的心灵的引领比训斥更好!
(二)谈心,也是一种很好的引导
在小学课程里有语文课,有数学课,有美术课,有体育课,但没有心灵沟通课。

我们是主要学习知识,要有健康的体魄,所以体育课也要有。

但是一个人是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会思考的。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矛盾产生,可以见得心态的健康也是必要的。

所以班主任应该要关注学生们的心态问题,偶尔上上心灵自由沟通课也是不错的,听听学生的心声,如果正确就加以鼓励,如果歪了就引导向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 付慧芳.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 林洪.一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活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4] 张清清.小学班主任反思的调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