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7课 汉字和书法教案 岳麓版必修3 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汉字与书法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化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进展脉络
教学目标
基本学问:把握文字创造的作用及其进展历程;把握汉字进展为书法的条件和书艺的进展历程;把握篆该艺术的进展历程。

力量与方法:学会观赏汉字的独特的特征,能辨认中国各种书体,识别中国名家的主要作品,,并说出中国书艺的主要历程,从历史角度赏析名人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书法艺术的演化历程。

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请你猜一猜
仓颉卖字——打一成语
谜底“自作自受(售)”
相传上古黄帝时,史官仓颉依据日月星辰、鸟兽脚印等自然景物制造了汉字。

仓颉造字虽只是传奇,但据考证,仓颉可能是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的第一人。

讲授新课:
一、指导同学填写学案上的下表:中国古代书艺历程演化表
时代艺术特色时代风貌(成因)书法名家
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
商代甲骨文
春秋战国文字不统一
秦朝小篆隶书
魏晋南北朝虚玄灵动社会分裂动荡
士人群体形成
王羲之“书圣”;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隋唐
草书狂放不羁
政治统一、经济富强、文化开放
科举制确立
张旭、怀素
楷书留意规范法度颜真卿、柳公权
宋代追求共性而
忽视法度;
有意无法
重文国策、市民阶层兴起
理学的影响(与文人画背景一样)
黄庭坚、米芾、
蔡襄、苏轼;宋徽宗赵佶
明代强调共性化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祝枝山、文徵明
二、王明穿越时空的经受:中同学王明在书法方面很有造诣,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他打算穿越时空,到历史的长河领会一下中国汉字与书法的奥妙无穷的魅力。

第一站新石器时代
追寻原始汉字何处是?
呈现: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4000--5000年)中发觉的陶器刻符
提问:图画是人类文字的共同起源。

看看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字,你会发觉它们的原始字形都是图画性的。

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些符号就是原始汉字吗?
其次站:晚清时期
王明听说有人在中药里的有了惊世发觉,发觉了一种文字,你知道这种文字是什么吗?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觉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
第三站:商周时期
王明听说有一种文字被称为“铸造出来的文字”,这是什么文字?
呈现西周时期的铭文即“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其形式要求庄重、稳重、端肃、有序、精致,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

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
第四站春秋战国时期
王明发觉这个时期文化富强,但文字也繁杂,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如今日的马字就消灭了以下状况。

这是为什么呢?
提示: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文字不统一,减弱了文字的沟通功能,不利于文化进展和生产进步
第五站秦朝
王明发觉有两种文字得以流行,一是官方使用一种文字,二是民间使用一种文字。

这两种文字是什么文字?
1、小篆是大篆的对称,也叫秦篆,在大篆的基础上省改而成,是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在全国推行的标准字体。

小篆的主要特点是:笔画比大篆简化,以柔婉、圆转的线条构形;形体呈竖长方形,整齐、均匀;偏旁写法、部位支配有定;象形符号的相形性更差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
2、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

“隶”本是隶人的意思,也就是管罪犯的官吏。

秦始皇统一中国初始,严法酷刑,犯法的人很多,因此每天要抄写的报告文件也就很多,于是管件的官吏就用这种早已在民间流行的俗体来写,人们说它是隶人们用的字体,所以把它叫作隶书。

秦朝的书叫做秦隶或古隶,到汉代叫汉隶也叫今隶。

王明打算的把以上见到的汉字同当今的楷书相比,哪些字体能有书法的美感?
秦篆汉隶书法,是借助文字的书写来陶冶性灵、抒发情感的艺术,是汉字独有的艺术,也是深受中国和世界人民宠爱的艺术。

合作探究:如何理解秦朝“书同文字”措施的主观目的和乐观意义?
目的:秦统一后,面对国内文字混乱、政令不一的局面,为了有效加强对各地的把握,维护国家统一,必需要以统一的文字形式在全国宽敞的范围内推行政令。

乐观意义:恢复和加强了汉字的沟通功能,规范了汉字的书写形式,促进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沟通和文化进展,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进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明想知道:汉字何时转变为书法何艺术的?
第六站魏晋南北朝时期
王明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分裂、政治上黑暗,这一时期不会产生中国的书法艺术,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1、单体汉字的字型丰富、数量浩大,预备了材料
2、社会危机,政治黑暗,形成了一个独立特行士人群体,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追求的抱负形式。

3、文具改进
王明宠爱书法,但不知师从哪位书法名家,请你以列表的形式把不同时代背景和书法名家以及其作品特征列出,以供王明选择
朝代时代风貌书法名家艺术特色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呈现名家作品(课件)
综合探究:简述汉字演化的过程和趋势。

(沟通合作)
历程:①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是中国汉字的起源。

②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③商周时期,文字铸在青铜器上,被称为“金文”,西周晚期,通过整理金文,形成“籀文”。

④秦统一后,用小篆统一全国的文字。

⑤后来进一步简化和规范,消灭隶书、楷书。

特点:①汉字演化的基本脉络经受了由商周的甲骨文进展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过程。

②汉字的演化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③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

考考你:王明自己认为对书法方面和学问已经有很大了解了,他想考考你。

他出了两道题?
1、你能举例说明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吗?
2、你赞同以下的那种观点?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1)、政治不稳定,经济欠进展,文化富强。

2)、政治稳定,经济进展,文化富强。

3)、政治不稳定,经济进展,文化富强。

结论:
肯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总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1、魏晋时期进展到自觉阶段:对汉末社会动乱的深刻反思,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抱负形式。

2、隋唐时期达到新高峰:一统盛世,书法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有留意规范法度的楷书。

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3、宋元时期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追求共性而忽视法度,提倡有意无法。

4、明代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加强: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强调共性化的制造。

艺多不压身,王明争辩书法之后,他打算学一种新的艺术,这种艺术被称为书法的姊妹艺术。

它是什么?
呈现名家篆刻艺术
思考:中国古代的印章与古代一项科技创造的关系?
•印刷术: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升的活字印刷术
启发:艺术创作对科技创造也有肯定促进作用。

学以致用:王明思考:当今世界正处在经济全球化加速进展时期,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相互融合加强。

如何让中国汉字和书法走向世界?请你给出招。

三、小结:王明依据自己穿越时空的经受,打算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进展历程的总结,你认为这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