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区别
本文主要是依据智能变电系统的内部联调工作的实例来进行描述。

实行实质性的接触式智能变电站装置,对其基本的常识知识、维护、运行进行深刻的了解,掌握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在运行维护方面的几点区别。

1 基本的智能变电站知识
1.1 智能变电站的基本定义
智能变电站最突出的功能就是利用先进的智能设备来实现变电站的数字化、网络信息化、信息资源共享标准化等功能,它可以完成对数据信息的自动采集,自动测量、自动控制、自动保护、自动计量、自动检测等功能,并且能够根据需要的要求来实现支持电网方面的实时控制、智能化的自动调节、联网的决策分析、协同交汇等一些相对高级的功能,可以实现同相邻变电站之间以及变电站电网之间的调度。

1.2 关于智能变电站的一些基本概念
这里的主要概念包括7部分,分别是IEC61850、GOOSE、智能终端、合并单元、智能电子、设备全站系统配置文件、其它配置文件。

IEC61850能够有效地建立公共的信号相互之间的传播,这种传播主要依靠的是设备规范的来实现的,这样就可以形成规范的输出连接。

GOOSE主要用于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快速报文的需要机制。

智能终端是采用光缆进行设备一次连接,采用设备实现二次连接。

合并单元简称MU,主要用来而此转换器的电流或者电压等数据实现时间有关的组合的物理单元。

智能电子简称IED,能够接受外部数据或者向外部进行发送数据,有时也用于控制装置。

设备全站系统配置文件简称为SCD,主要的功能是确保变电站能够安全运行。

其他配置文件的功能主要是进行厂家在设备配置方面的调试。

2 智能变电站相对常规变电站具有的优点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电子产品逐渐地被变电站使用,变电站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传统常规型、综合自动化类型、数字化快速发展和智能化变电站。

现在使用的智能化变电站就是从第三阶段的数字化变电站的原型上发展而来的,通过功能升级实现的,相对于数字化变电站来说,智能化变电站依靠自身强大的网络化信息功能,使站控层能够具有更加强大的控制功能。

(1)智能变电站实现了智能终端化,逐步减少二次光缆的使用,改为具有更大传输能力的光缆。

(2)有效地改造了跳闸装置,使用了软压板的形式进行投退。

(3)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操作控制,IEC61850的使用提供了远程操作的设备和技术的支持,改善了变电站控制的技术条件。

(4)通过建立二次设备的网络化技术设置,对于变电站的安全问题有了显著的提升。

(5)将变电站的功能逐步转向自动化,并且面向大的系统发展。

对变电站的管理方面的规范化都有很大的
改观。

(6)在调试方面有所改变,需要进行网络联调,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面也有了极大的改变。

3 智能变电站相对常规变电站在运行维护上面带来的转变
智能变电站有效地实行了设备的网络化和智能化,设备之间、变电站之间全部使用光缆实现信息的传输,传输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电磁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然后运用计算机实现处理。

这样的二次回路就变成一种“虚回路”的形式。

相对于常规的变电站而言,它的运行维护必然带来诸多好处。

3.1 在保护功能压板结构的投退方面的改变
常规变电站在进行保护功能是通过“硬压板”的形式来实现后台系统的保护,然后在后台界面中实现。

而现在变成了“软压板”的结构形式。

对于原来投退的保护装置来说,变电站的操控人员只需要在后台的屏幕控制台上就可以完成操作,通过强大的网络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无人监控任务。

3.2 在开关跳、合闸压板投退上面的改变
智能变电站将常规变电站中的跳、合闸压板的结构简化成虚拟的计算机软件操作,即在后台的监控系统中完成,而且还给了这种智能的开关控制起了特色的名字,叫做“GOOSE跳、合闸压板”。

变电站内部所有的开关保护装置的跳、合闸全部经过智能变电站的智能控制装置来
实现。

3.3 检修状态压板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在常规变电站中,检修板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故障的排除,了解故障的信息状态,以防故障信息对站控层面系统的干扰,是最简单的,也是原始的作用形态。

但是相对智能变电站来说,却成为实现设备检修的全过程中不会发生误操作的,能够有效地组织电闸的误动作,起到良好的、积极的保护作用。

而测控层面的装置以及其他装置就可以完全设置成为相对应的检修状态的硬压板形式。

智能变电站在进行装置的检修状态压板复用以后,能够利用其网络提供的数据实现标记,将检修板的正反面印上“检修”的字样,这样就方便装置内部的逻辑关系可以对字样实行简单的提取。

例如,如果保护装置的“检修状态压板”实现复用以后,而智能操作箱而没有复用,开关也就不可能实现跳闸功能。

这是由于智能操作箱在处于检修状态的时候,检修压板会处于不被使用的状态下,而且二者之间的状态没有对应。

3.4 GPS对应的时系统的作用发生了变化
对于传统的变电站而言,GPS系统能够保证变电站内部的完成的时间保持一致,这样对于发现故障、解决故障提供方便。

而智能变电站的GPS系统,对于变电站内部的时间方面实行完整的同步关系,这样有利于对数字信号的保护,能够提供比较完整可靠、规范的动作,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事故处理水平。

GPS能够完成变电站之间的信息交换,在变电站区域内实现全面的实时控制方式。

3.5 在设备验收方面的区别
相对于智能变电站来说,实现二次回路是通过变电站之间的SCD配置文件的应用来实现的,进行合法校验时,进行描述的数据模型在内外方面是一致的,这样的校验方式就要求实现厂内的联合调制。

调制的过程需要厂家对系统的集成完成设备安装、文件的配置等相关工作。

调试可以在项目之中完成,并且能够完成任务量的一大半,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实现工作量的最优化。

4 结语
智能化的变电站是未来变电站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世界电力乃至整个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而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础和技术支撑,只有完善好智能变电站,智能电网才能更好地发展。

掌握好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经验,不断地提高运维水平,确保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雷,孙晓飞.智能站与常规站二次系统主要技术差异[J].东北电力技术,2012,(2):45-46.
[2] 肖志强,吴文斌,范运珍.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几点关键区别[J].华中电力,2012,(3):129-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