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做酸奶》教案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做酸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酸奶是乳酸菌是牛奶发酵变成的。
2、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分布及繁殖特点。
3、了解细菌的功与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怎样做酸奶,知道是乳酸菌使鲜牛奶变成了酸奶。
在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繁殖个数。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自己制作的酸奶、杯子、黄豆
教师准备:有关细菌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酸奶品尝交流会
1、学生互相品尝自己制作的酸奶;
2、交流、讨论;
3、学生提出问题;
4、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品尝活动;
5、引导学生交流制作酸奶的过程和心得;
6、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
二、认识细菌
1、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教材内容,解决问题:
(1)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点;
(2)细菌获取食物的途径。
2、交流、汇报;
3、体验细菌繁殖的速度;
(1)组内模拟细菌的繁殖过程。
(2)类推细菌第21代的数量。
4、指导学生自学教材;
5、适当总结、板书;
6、实验前,要求学生能说出黄豆、时间分别模仿的是什么;要求学生要耐心、细心,并及时记录。
三、认识细菌的功与过
1、学生阅读资料,谈一谈细菌的有功之处和“过”。
2、教师适时小结,并出示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细菌。
四、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1、讨论、交流: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的呢?
2、模拟病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活动:
一位同学用沾满粉笔灰的手和第二位同学握手,依次传递下去,粉笔灰就传给了每位握过手的同学。
3、讨论:还有哪些途径会使细菌传播?我们应该怎么预防?
4、组织学生讨论,适时切入。
5、指导学生完成模拟实验,让学生明白,有些细菌就是通过皮肤的接触传染的。
6、组织学生讨论并补充介绍相关资料。
五、课后拓展
向别人进行一次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小型宣传活动。
六、作业
1、科学探究智能联网题
2、指导学生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