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附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屏障保护作用B.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C.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2、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范围比较大,应调节()
A.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镜臂
3、哺乳动物子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A.体温恒定B.大脑发达C.胎生、哺乳D.活动范围大
4、种子萌发时,首先进行的是()
A.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B.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C.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D.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
5、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提供的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
6、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合的是()
A.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
C.生物需要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蜻蜓点水
D.生物能生长繁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小明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A.[虎]头[蛇]尾B.[鹬][蚌]相争
C.[蛛]丝[马]迹D.[鸡][犬]不宁
8、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A.用皮肤呼吸B.肺不够发达
C.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D.体温不恒定
9、小刚上课时突然大汗淋漓,头晕眼花,可能的原因是 ( )
A.天气太热 B.没吃早饭,出现低血糖现象
C.上课想睡觉 D.没写完作业,怕老师批评
10、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
11、以下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B.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C.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D.大熊猫胎生、哺乳
12、边说边笑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C.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D.环状软骨扩大
13、赤潮会严重危害渔业生物和海洋生态,主要原因是某些单细胞生物()A.净化了海水中所有的生物 B.分解了海水中鱼的尸体
C.在海水中大量繁殖 D.全部死亡
14、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A.打“呵欠”会传染B.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同学想睡觉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15、人溺水后易因窒息而死亡,溺水后所影响的呼吸环节是()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16、下列不属于器官的是()
A.血液B.脑C.小肠D.皮肤
17、下图表示果实形成的简略过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B.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C.胚珠、受精卵、种子、胚 D.子房、受精卵、果皮、种子
18、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9、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
A.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
B.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助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
C.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
20、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21、广东名桔之一的砂糖桔,其果皮、果肉及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 )
①保护组织;②输导组织;③分生组织;④营养组织。

A.①④③B.③④②C.①②③D.①④②
22、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
A.米饭B.青菜C.瘦肉D.水果
23、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A.能够生长和发育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24、下列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解决玉米缺粒现象
B.将未成熟的花套袋处理,能结出果实的花是雌花
C.一个西瓜含有多粒种子,说明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D.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
25、下图示中表示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近视患者的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__方。

近视眼可以配戴_________透镜矫正。

2、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分不开的。

3、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

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底部、__________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5、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绿色开花植物各器官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据图回答。

(1)植物体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功能的是_________组织。

(2)图A中,①表示通过气孔释放的气体,它可以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_;也可以表示蒸腾作用散失的____。

(3)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受精后,图B中[_____]将发育成种子。

(4)观察图C,根尖成熟区有利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下图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肺循环的起点是[ ]________:若某人感冒,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 ]________。

(2)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E处代表小肠绒毛毛细血管,则进食1小时后,流出小肠的血液与流入小肠血液相比较,其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二)表示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中的____________的环节。

(5)在人体中的毛细血管两端有同为动脉,同为静脉,分别为动脉、静脉三种情况,它们分别位于人体的_________部位。

A.肺、肾脏、肝脏 B.肾脏、肺、肝脏
C.肝脏、肾脏、肺 D.肾脏、肝脏、肺
3、下列两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心壁最厚的腔是[_____]______,A的结构名称是____,A和B之间的瓣膜叫作_____,该瓣膜的作用是______。

(2)血液由右心室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回到左心房,这一过程称为______循环,经过这一循环,_____血变成_____血。

(3)乙图中⑤是_____血管,⑥是_____血管,⑦是______血管。

血液在⑥处流动速度_____(填“快”、“慢”或“最慢”),只允许_____单行通过。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常常会选择阳光不好的阴雨天或者傍晚,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植物的________,有利于幼苗成活。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
碳浓度
0.03% 0.15% 0.15%
温度20℃20℃32℃
①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温室B内________。

③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__。

(4)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出现了“空心”现象,这是因为
________的缘故。

2、如图所示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有关实验设计。

请分析回答。

(1)提出问题:_____。

(2)作出假设:_____。

(3)1号和2号试管可作为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

(4)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_____。

同时振荡两试管,让液体充分混合。

(5)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环境温度,应将1号和2号试管放在_____℃的水中。

(6)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滴碘液,预期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填“变蓝”或“不变蓝”)。

由此可见,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消化的起点是_。

(7)拓展:淀粉能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成_____,是因为唾液中含有_____。

淀粉在人体的小肠内最终消化成_____被吸收和利用。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结核病是常见并可致命的一种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结核通常感染并破坏肺以及淋巴系统。

肺结核病人痰液干燥后,病菌随尘土飞扬,被其他人吸入而引起感染,可在人群中迅速传播。

控制空气的污染是防止结核病的关键,主要可采取下列措施预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的肺部健康检查、卡介苗接种等。

(1)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属于
_____________。

(2)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一种_____________传染病。

(3)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分析,图中适量运动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_____________;注意个人卫生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_____________。

(4)对新生儿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卡介苗相当于_____________(抗原/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免疫。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C
3、C
4、D
5、A
6、C
7、D
8、C
9、B
10、D
11、B
12、C
13、C
14、B
15、A
16、A
17、B
18、A
19、C
20、C
21、D
22、C
23、D
24、B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前凹
2、分裂生长
3、液泡
4、大气圈水圈
5、生物与环境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输导氧气水蒸气雌蕊和雄蕊④具有大量根毛
2、C右心室 A右心房肺动脉、上下腔静脉血液流经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
后变成了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D
3、[ D] 左心室右心房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肺静脉血动
脉血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慢红细胞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蒸腾作用 B和 C 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不
能有两个变量温度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呼吸
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2、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唾液唾液 37 不变蓝口腔麦芽糖唾液淀粉酶葡萄糖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病原体呼吸道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抗原特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