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达孜县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萨市达孜县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17九上·成都期中)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妖娆(ráo)创痛(chuàng)陨落(yǔn)气吞斗(dòu)牛
B . 扶掖(yè)蓑衣(suō)分外(fēn)媚上欺下(mèi)
C . 襁褓(qiǎng)凭吊(píng)田圃(pǔ)格尽职守(kè)
D . 禁锢(jīn)凌驾(líng)睿智(ruì)恼羞成怒(lǎo)
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杭州小热昏”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清末民初盛行于杭州。
它采用杭州方言,形式滑稽(jī),曲调诙谐,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来编排。
B . 我们无须缅(miǎn)怀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认真地过好每一个今天,脚踏实地,不默视青春,不虚度年华,以美好的姿态一路向前。
C . 冯骥才认为莫言的小说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难睹作家真容,但我们可以在莫言信手黏来的小诗里,瞥(piē)见他的性情。
D . 很多司机都会烦恼汽车停在露天环境下曝(bào)晒几小时的后,车内的燥热会令人汗流浃背,甚至还会有汽车自燃的麻烦。
3. (2分) (2019八上·富顺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暑假期间,琴台音乐厅将推出多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B . 荣获“年度慈善人物”称号的,既有濮存昕、曹德旺、姚明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有邓迎香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C . 作家曹文轩获得“安徒生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人们对此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 . 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
4. (2分)(2014·哈尔滨)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由于安倍政府对历史的严重歪曲,使日本和东亚各国的关系不断恶化
B . 只要你悉心品读汉字,认读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
C .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D . 心理学家认为,让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
5.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读了《愚公移山》之后,我不知它的寓意是什么?
B . 周亚夫执行公务的方式,在当今社会中有哪些可借鉴的地方?
C . “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什么意义?
D . 这些译本有不同的中文书名,如《昆虫的故事》《昆虫故事》《昆虫记》等。
6.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 . 《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
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 . 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样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 . 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
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磅》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7. (2分)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200公里处。
A . 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10年。
B . 第二句写10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是盼望而已。
C . 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 . 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
8. (2分) (2019七上·慈溪期末) 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时,同学们一开始对于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反复提到“白话”有点难以理解,后来同学们查找背景资料,结合原文认真思考,有了如下理解,其中说法有误的是()
A .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从原文来看,鲁迅不是反对白话,他反对的是反对白话者。
B .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这句话其实是摆出了鲁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此时,白话己不再仅仅是白话,更是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言词。
C . 鲁迅由童年回忆引出的诅咒是有原因的,《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孝道,完全把自然本能的爱变得扭曲,只有白话文读物才能满足儿童对新形式书籍的喜爱。
D . 鲁迅诅咒反对白话者的原因是封建传统道德、传统教育有极大的害处:教人愚孝,虚伪、残酷,违背人性;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天性,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发展。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9. (6分) (2017七下·宁波期中) 诗文名句填空。
①思念是一种生活﹣﹣一种甜中带点苦,美中有点痛的生活。
思念是:“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思念是:“________ ,双袖龙钟泪不干。
”思念是:“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
”思念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
”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③《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的诗是:________ , ________。
④写出描写“黄河”的诗句连续的两句:________ , 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10.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观第五泄记①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
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 ,瀑见。
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③立。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④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⑤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⑥ ,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选自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
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
②罅(xià):裂缝。
③郛(fú):古代城的外城墙。
此处为名词用作状语,指像城墙环绕一样。
④掣折:转折。
⑤欹(qī):斜靠。
⑥纬:编织物的横线。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数步闻疾雷声________ ②疾趋,度石罅________
③三面皆郛立________ ④而犹不忍去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
(4)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写到游人“犹不忍去”?
四、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
11. (16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陪父亲看戏
苏正新
①一个春寒料峭的周末,我从城里回家乡的小镇,去看望住在我妹妹家的父亲。
由于临时有事,启程晚了些,到了妹妹家已经要吃午饭了。
②吃完饭,在客厅里跟父亲喝茶聊天,一向爱聊天的父亲似乎有些心神不宁,不时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
我问他是否有事,他说没事。
妹妹进来说,父亲要去看戏。
③原来,镇子里新开辟了一个农贸市场,请来县剧团以示庆贺,演的是老戏。
父亲是个戏迷,早就打听着这一好消息。
因为我刚回来,父亲觉着应该在家陪我聊聊,可是又惦记着看戏的事。
④一听看戏,我也来了兴致,因为许多年没在老家看戏了。
不过,我对那些老掉牙的老戏倒不怎么感兴趣,目
的是再重温一下在乡村看戏那种情景。
于是,我提出跟父亲一块去看戏,父亲听了高兴得像个孩子,提起马扎就要走。
⑤戏台搭在露天市场上,从妹妹家到市场有三里多路。
我要搀扶父亲,父亲却不肯,非要自己走不可,父亲一辈子就是这么个犟脾气。
路窄,看戏的人多,说说笑笑,欢天喜地,我跟在父亲后边。
年轻时如铁塔一般高大壮实的父亲,如今毕竟老了,腰背弯得非常厉害,人整个地缩了一大截。
望着父亲那佝偻的背影,我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看戏的情形。
⑥那时,在农闲时节,镇上有时会请来剧团演出,一般是在晚上。
我们村离镇子有五六里地。
父亲没上过学,不识字,却十分喜欢看戏,尤其是老戏。
他对戏中的那些人物和情节如数家珍,甚至还能一字不差地背诵许多段戏文,高兴的时候还自个儿哼上几句。
因此,一有演出,父亲就带上我徒步去镇子上看戏。
戏台前面的好位置,早就让镇子上的人占去,我们大都是站在后边,远远地看戏台。
父亲把我架在脖子上,我一边吃着父亲买来的糖球之类的,一边洋洋得意地看戏。
其实,那时我年龄小,根本看不懂那些装扮怪异、拖着长腔的老戏,只是爱跟着父亲来凑热闹。
吃完了糖球,不多会儿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父亲就把我驮在背上或抱在怀里。
几乎每次散场,我都是由父亲背回家的。
⑦想着如烟的往事,看看年迈体衰的父亲,心中陡然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楚。
⑧人山人海,挨挨挤挤,我搀扶着父亲,终于寻到了一个靠近戏台的好位置。
刚刚坐定,戏就开演了,演的是吕剧《王定宝借当》,这是父亲最爱看的老戏。
父亲满面喜色,仰着头,觍着脸,不停地吧嗒着旱烟袋,目不转睛地盯着戏台,看得津津有味。
看着父亲那十分投入忘情的样子,我在心里偷偷地直发笑。
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来,是城里一位要好的同学打来的,催促我赶紧回去,说晚上去某宾馆参加同学聚会。
我犹豫片刻,看看身旁陶醉于戏中的父亲,断然回绝了同学的邀约,说在老家陪父亲看戏。
⑩红日西沉,戏才演完。
父亲饶有兴致,似乎意犹未尽,一路上唠唠叨叨,评说剧情和角色,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
陪着父亲看戏,我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幸福。
(文章有删改)
(1)文章以“陪父亲看戏”为题,有什么好处?
(2)第①段中划线的成语“春寒料峭”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说“陪着父亲看戏,我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幸福”,请说说“我”幸福的原因有哪些。
(5)从全文来看,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2. (21分) (2017八下·姜堰期末) 阅读《关于白开水的传闻》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有关白开水的传闻近来很热,真的,还是假的?
②日前,北京市卫计委邀请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逐一解惑。
③范志红解释,在80℃以上时,水是绝对安全的,因为这个温度足以杀死微生物。
水温降至60℃以下时,水环境就非常适合细菌生长繁殖。
水多久会变质?并没有固定时间,因为水会受客观环境影响,比如外界温度。
夏季
气温超过30℃,空气湿度较高、细菌繁殖较快,极易污染水,引起人体腹泻。
所以,夏季的隔夜水最好别喝,冬季的隔夜水最好装在有盖的容器中,比如暖水瓶。
专家建议,烧开的水不宜放置太久,过了好几天的开水最好别再饮用。
④“大量喝水就能瘦”的说法没有科学证据。
如果正在通过饮食减肥,多喝水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但如果并没有控制饮食,想只靠多喝水减肥,那就很难达到效果。
⑤特别要注意的是,水饮用过多可能导致低钠血症,甚至有水中毒的危险性。
喝水是一种好习惯,但大量喝水对于减肥来说并没有任何其他的作用。
适当饮水,保持睡眠和平衡的膳食营养,才能保持天然的健康和美丽。
⑥范志红说,如果隔夜水中没有物质基础,致癌物质是不会凭空诞生的。
人们最担心的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必须要在含有硝酸盐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但普通的饮用矿泉水或者纯净水中要么只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要么什么都没有,这种情况下致癌物质不会凭空诞生。
只要能保证水质来源本身符合安全标准,理论上水再怎么烧也不会产生致癌物质。
但隔夜的茶水会产生氨基酸等物质,时间一长容易导致微生物繁衍,不宜饮用。
⑦饮水机里的水如果放置时间太长肯定不如原来新鲜,比如会存在细菌污染等情况,但对其他物质来说,不会有太大改变。
现在饮水机的加热温度一般是100℃,即使反复煮,水质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变化。
如果水质合格、硝酸盐含量很少,那么煮沸之后所能产生的亚硝酸盐也会很少。
(选自2017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1)阅读全文,说说关于“白开水的传闻”,专家范志红是如何解答的。
①烧开的水不宜放置太久。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反复煮的白开水的水质不会有明显变化。
(2)说说第⑤段中划线的“适当”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下面的这段文字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放在哪段后面最恰当,并说明理由。
减肥的原理很简单,摄取热量小于消耗热量。
不要暴饮暴食,要少油少盐,少食多餐;要三餐规律,均衡搭配,避免吃的过于单一,每一餐需要有优质蛋白质、丰富蔬菜、粗粮主食;最好搭配规律运动,每周三次以上运动。
13. (20分) (2017七下·汉中月考) 阅读《手掌里的清凉》,完成小题。
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
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
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
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
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
【甲】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
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乙】哥哥显得非常失落。
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
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
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
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
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
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
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
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
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
”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
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
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1)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改为“手掌里的清凉”。
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
(2)梳理全文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
天气酷热哥哥行动哥握弟手
①________感受清凉②________
(3)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
(品味划线词语)
(4)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哪一处?
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
(5)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
五、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
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笑,青春年少的你,此时或许行囊满满,
踌躇满志,有许多东西留下;或许两手空空,惆怅无限,什么也没有留下。
无论怎样,它们一定会引起你深深的思考。
请以《我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9-1、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10-1、
10-2、
10-3、
10-4、
四、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
11-1、
11-2、
11-3、
11-4、
11-5、
12-1、
12-2、
12-3、
13-1、
13-2、
13-3、
13-4、
13-5、
五、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