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实习周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实习周记
新闻实习周记范文
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

新闻实习周记范文一:
本周做的事,第一件是帮老师在网上收集资料,虽然是上网,但网上的资料是海量的,怎样从这些资料中找到有用的,有价值的还是要有能力的,并且要认真,踏实,有耐心的把百度至少前二十页给看完,再在从中整理。

第二件事是跟着老师去采访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录音,回来后整理录音,发现录音的声音特别小声,整理起来特别痛苦。

每一件事都要特别细心,因为听说有同学不小心没录到音或者把录音给删了,那造成的后果真是无法弥补的。

采访各种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反思观察个人价值观的一个过程,真正的有自信,成功的人怎样的,怎样表现他的一言一行,接触到了自己会深有体会。

最痛苦的一件事是老师派我自己出去楼盘采访,给我我广州的两个郊区,让自己找几个楼盘实地采访,就这么换乘着各种交通工具,问了无数人,走了很多路,一个一个偏的不能再偏的地方都被我这个路痴找到了,走了三个之后,我真的,快晕了,走不动了,在挣扎到底要不要去别的,因为可能我在花一两个小时到下一个楼盘,采访到的结果可能也是一样的。

三点半,在肯德基吃了午饭后,挣扎过后,还是去吧。

新闻真实性,就是这样,绝对不能靠感觉考猜想,即使知道结果也一定要实地验证。

想想,怎么才第一次我就这样,真是不该呀。

早上出门,晚上回来,一天,交通费就花了差不对五十,没打车哦,我到底走了多少路。

今天的电话采访两个专家,结果第二个忘了录音了,还好只是几分钟的采访,赶快整理出来,这些不能犯的错以后真不能犯了。

这周的名署的太心虚了,下周希望能帮上更多忙吧。

新闻实习周记范文二:
这周实习老师在做一个银行异地跨行取款和异地行内取款的稿子时,我帮忙搜集了很多资料,唉,找资料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我看遍了个大银行的官网,最后把手续费都打入表格完工的时候,我瞬间就不想再看到电脑了,长时间对着电脑真是头疼眼花腰酸背疼。

姐看到我的表格之后,没有立马就写稿,而是一个一个银行的客服打电话去问,我觉得这个事情做起来很多余呀,这都是官网上的确切资料,肯定是不会出错的呀。

但是。

姐每次都是,不管是哪里出来的资料、数据,她都会核对精确之后才下笔,就连百度百科的资料她都会抱有一丝怀疑,坚决杜绝一丝犯错误的可能,这让我感触颇深,对于我这个丢三落四、喜欢将就的人来说,真是值得好好学习。

新闻实习周记范文三:
老师讲过,好的新闻写作要求巧妙运用动词,而不是形容词。

直到真正开始写作,我才明白用好动词是多么不容易,或者说,直到需要用动词我才知道自己的词汇量是多么的匮乏。

记得我在报社第一篇见稿的文章是以人物为中心写一名商人的致富之路。

稿子除了刚开始写有点奇怪以外——记者告诉我以商人为第一人称来写——就没什么特别的了,而且采访对象的述说脉络也很清晰,所以写下来也没什么障碍。

正因为这样,我就把标题留在了最后。

故事本身没什么出彩的`,事件本身也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事,那么一个漂亮的标题将会使文章本身出彩,否则即便原本有意思的文章都很难被人注意。

后来,我想了很久还是没办法整出一个所谓漂亮的标题,最后就随便拟了个“***的致富之路”的标题。

见报后的文章标题则是“***:在**里嗅商机”。

单单一个“嗅”字就把一个失意的创业人成功走上致富路的巧妙体现了出来。

那次之后,我开始发现,很多标题看起来拟的很漂亮,甚至好一些都是用最简单的动词来组合的,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标题,其实并不简单。

即便那些动词我都知道,不像很多成语、典故,或者印象模糊、张冠李戴,或者根本就闻所未闻,动词很多都是知道的,不经意间也能说出来的,但是就是需要用的时候却吐不出一个词来,最需要的恰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刚开始,我专找新闻标题醒目的动词来抄。

抄了30多个后,觉得这似乎不是办法,就停止了。

以前老师讲如何写新闻小标题时,用了一个词——拎。

动词不也是拎出来的吗?我认为,关键不是用了什么一句话、一个标题用了什么动词,而是拎出来的那个过程,如果我学不会在构思文章时去思考如何选择恰如其分的动词,那么即便抄上一万个词、一万遍词,也不能在实际写作中做得最好,那样的结果最多可能也就是在写的时候脑袋会有很多动词,随便都能选上一个但绝不会是最好的那个。

拎,或许是一种语感。

于是,我开始再看一遍《老人与海》。

以前看,只是看故事。

说实话,要不是这篇小说短我还真看不下去。

海明威那种写作方式尚不是我能忍受的。

我可以用两天时间看完《达芬奇密码》,而且是在高三复习最紧张的时候,并且能牢牢地记住故事很多细节甚至在最后一部分几乎猜中了答案。

但是,看《老人与海》非常吃力,很想跳过去,就像看新闻报道时不停地跳过那些数字、人物名字,直接看标题和首末两句话。

所以直到看到最后几页我才知道原来圣地亚哥是在同鲨鱼搏斗而不是潜水艇。

但是,就是这么一篇简短的小说,我却不能将之复述出来,哪怕让我只用几百字概括。

海明威那种写作方式是我太不习惯的了,我能记住的只有两句话——“一个人只能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来,把我害死,我不在乎谁害死谁”。

我不能记得海明威写的这部小说,里面很多优美的词、句,或许当时我能看见,但是过后就如云烟消散,那么,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级别太低。

后来有次和几个同来实习的中文系同学谈到这这部小说,她们也称看不懂、看不下去。

或许,哪天我能看懂《老人与海》了,才能真正写好稿子了。

新闻实习周记范文四:
这周给我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先是冒着大雨去参加一个政府新闻发布会,内容是今年3月,浙江温州正式被国务院设立为金融改革试验区,随后,金融改革的信号又在天津、上海、武汉传出。

而昨日,广东省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

与以往不同的是,之前的试验区是在城市设立的,而广东则是以经济带呈现的,将分设三个试验区。

浓缩一点就是国务院批准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广东发布总体方案。

这则新闻很重要,成为第二天的头版头条,对于发头版头条,我表示很高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