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年八年级上半年物理第一次月考考题带答案和解析(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2年八年级上半年物理第一次月考考题带答案和解析(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
技术开发区中学)
选择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A.牛顿(N)
B.米/秒(m/s)
C.千克/米3(kg/m3)
D.帕斯卡(Pa)
【答案】D
【解析】A、牛顿(N)是力的单位,A不符合题意;
B、米/秒(m/s)是速度的单位,B不符合题意;
C、千克/米3(kg/m3)是密度的单位,C不符合题意,
D、帕斯卡(Pa)是压强的单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根据各个选项的单位与所对应的物理量进行判断。
选择题
如图所示,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
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静止的
B.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D.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答案】D
【解析】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运动的,A不符合题意;
B、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D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
选择题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图中刻度尺没有从零刻度线处开始,读数时会不准确,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B 符合题意;
C、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刻度尺方向与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倾斜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①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②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③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④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⑤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⑥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选择题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轻质弹簧,所挂物体相同,重力均为1N,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甲乙的示数分别为()
A.1N,2N
B.0N,1N
C.1N,0 N
D.1N,1N
【答案】D
【解析】甲图,弹簧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和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水平向右的力是物体施加的,大小是1N,水平向左的拉力是墙施加的,大小也是1N,此时弹簧测力计才处于静止状态,示数为1N.乙图,弹簧也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水平向右的力是物体施加的,大小是1N,水平向左的拉力是物体施加的,大小也是1N,此时弹簧测力计才处于静止状态,示数为1N.
故答案为:D.
两种情况下弹簧都是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弹簧受到的一定是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在拉弹簧时,两端同时用力和一端固定,效果是相同
的。
选择题
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答案】A
【解析】A、游客相对于船舱是相对静止的,A符合题意;
B、游客相对于河水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游客相对于迎面驶来的船是运动的,C不符合题意;
D、游客相对于河岸上的树木是运动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
选择题
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的
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这个同学和汽车是同向运动且和汽车的距离越来越大,以汽车为参照物,该同学是向东运动的。
故答案为:C。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
选择题
一块黑板擦放在水平的讲台面上,以下关于这块黑板擦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受到的重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它所受的力有三个且合力为零
C.它对桌面的压力不等于它的重力
D.它对讲台的压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解析】一块黑板擦放在水平的讲台面上,这块黑板擦受到重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黑板擦所处的状态为平衡态,它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即黑板擦到的重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A。
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时物体所处的状态为平衡态,反过来,物体所处的状态为平衡态其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物体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时物体所处的状态为非平衡态,反过来,物体所处的状态为非平衡态其受到的力为非平衡力。
选择题
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答案】B
【解析】手拨动琴弦,琴弦振动发出悦耳的声音。
故答案为: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是声源。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B
【解析】A、只有物体振动的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响度达到一定的强度,还要有传声介质人才能听到声音,A不符合题意;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B符合题意;
C、人听不到声音物体不一定没有振动,C不符合题意;
D、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A、人听到声音的条件:物体振动的频率20~20000Hz范围内,响度达到一定的强度,还要有传声介质及良好的听觉器官;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人听到声音是有条件的。
选择题
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C.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D
【解析】A、测量中的误差是不能避免的,A不符合题意;
B、测量中的错误是可避免的,B不符合题意;
C、测量中的误差是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C不符合题意;
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测量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使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选择题
妈妈买瓷碗时常把两只瓷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好坏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量
【答案】C
【解析】好的瓷碗和坏的瓷碗的结构不同,它们振动时产生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C。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由声源的振幅有关,音色由声源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填空题
张弓射箭利用的是弓的(选填“弹性”或“塑性”),弓被拉得越弯,需要的力越大,这说明弓的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答案】弹性;弹性形变
【解析】解:张弓射箭时,弓发生了弹性形变,此时具有弹性势能;弓被拉得越弯,即弓的形变越大时需要的力越大。
故答案为:弹性,弹性形变。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是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各个部分之间产生的力叫弹力,在弹性限度内,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填空题
如图甲所示是s?t图象,其中物体A做直线运动,物体A的速度物体B的速度;如图乙所示表示该物体;图丙是v?t图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做变速运动;E物体做(填“减速”或“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匀速;大于;静止;D;增加;减速
【解析】解:图甲是s?t图象,提供的信息知A、B的s、t关系时经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A、B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
时间内A通过的路程长,根据v=知,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图乙是s?t图象,由图像知随着时间的延长路程始终不变,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图丙是v?t图象,D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是不变的,D做匀速直线运动,C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大,E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C、E都是做变速运动,C做加速运动,E做减速运动。
故答案为:匀速,大于,静止,D,增加,减速。
根据各个图像提供的信息逐个进行分析。
选择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
B.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
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D.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答案】D
【解析】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的是超声波,A不符合题意;
B、大象与大象对话时发出的是次声波,B不符合题意;
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C不符合题意;
D、人们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B、C根据常见的物体发出声波的频率来判断,D、超声波的特性: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较易获得集中的声能。
填空题
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8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水的重力.(填“大于”或“小于”)
【答案】800;变大;小于
【解析】解:(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08m=800Pa;
(2)由图可知,容器倒置前后,重力不变,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变小,由p=可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变大.
(3)由图可知,容器倒置后,液体深度变大,此时深度为h’,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F’=p’S=ρ水gh’S容,水的重力G水=mg=ρ水gV 水,而h’S容<V水,所以F’小于G水。
故答案为:800 ,变大,小于.
(1)利用p=ρ液gh求解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首先分析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变化,然后利用分析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变化.
(3)先根据p=和p=ρgh表示出容器内水对容器的压力F’,G=mg=ρVg表示出水的重力,再比较F’和G的大小即可。
填空题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min s.
【答案】1cm;31.0;3;37.5
【解析】解:刻度尺的最小的一个格子所表示的大小1cm,即其最小分度值为1cm;物体的长度=71.0cm-40.0cm=31.0cm;小表盘的单位是min,最小分度值是0.5min,小表盘的读数为3min;大表盘的单位是s,最小分度值0.1s,再根据大表盘的指针偏过3.5min,所以小表盘的读数为37.5s。
故答案为:1cm ,31.0 ,3 ,37.5 。
根据刻度尺使用时的读数方法先判断最小分度值,再读取物体的长度;根据小表盘的分度值读取分数,再根据小表盘的指针和大表盘
最小分度值读取秒数。
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其分度值是,该物体的长度为cm.
【答案】A;1mm;2.20
【解析】解: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且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所以A刻度尺放置正确,其分度值是1mm或0.1cm,该物体的长为2.2cm+0.00cm=2.20cm .
故答案为:A ,1mm ,2.20.
根据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判断刻度尺的正误,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指刻度尺上最小的一个格子所表示的大小,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实验题
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1)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
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1)
AB
40.0
2
BC
AC
90.0
3
(2)该实验目的是练习使用和测平均速度.
(3)该实验原理是
(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5)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AB段与AC段平均速度不一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0.2,50.0,1,0.5,0.3
(2)刻度尺,停表
(3)
(4)小车速度加快,变速
(5)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解析】解:(1)v==0.2m/s;BC段的距离s’=60.0cm-10.0cm=50.0cm;运动的时间t’=15:35:23-15:35:22=1s,v’= =0.5m/s;AC段的平均速度vAC==0.3m/s;
(2)该使用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停表;
(3)速度的公式是本实验的原理;
(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是变化的;
(5)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速度是变化的。
故答案为:(1)0.2 ,50.0 ,1 ,0.5 ,0.3;(2)刻度尺,停表;(3)v= ;(4)小车速度加快,变速;(5)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
(1)根据v=求解;根据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根据两次停表的示数求出时间的大小;根据v=求平均速度;(2)根据测量的物理量判断使用的测量工具;(3)测出s、t
后根据v=求出速度;(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判断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快;(5)小车下滑的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
作图题
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解:如下图所示:
【解析】解: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过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过重心作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
故答案为:。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斜面对物体的垂直于斜面的支持力、斜面对物体施加的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解答题
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1800m的铁路桥,这
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答案】解:根据v=得t==100s.
答: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100s.
【解析】火车全部通过大桥时通过的路程=桥长+火车的长,根据v=求解。
解答题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声波.求此处海底有多深?(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根据v=得h=vt=1500m/s××4s=3000m.
答:此处海底有3000m|,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超声波从发出到传到海底的时间为从发出到收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根据v=求解,超声波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宙中是真空,即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题
一列重2×107N的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如果这列火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2倍,求机车的质量是多少吨?机车的牵引
力多大?(g取10N/kg)
【答案】解:m==2×106kg=2×103t;
∵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F=f=0.02×2×107N=4×105N.
答:机车的质量是2000t,机车的牵引力为4×105N.
【解析】根据m=求解,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得机车的牵引力等于火车受到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