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县玉米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效果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
温泉县玉米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效果试验
何佳田金平孙爱玲
本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常规施肥、化肥减量及配施
生物有机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探索合理施肥方
式和施肥量,为优质玉米无污染、可持续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技
术和相应的理论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与试验材料:试验地点选择在温泉县哈日布呼
苏木村试验基地,该块地地势较为平整,土质为底砾型砾质砂土,
土壤肥力中上等,前茬作物为玉米。
试验玉米品种为:KWS2564。
试验用肥料:化肥为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商品有机肥。
2、试验设计:本试验设A、B、C、D、E五个处理,试验处理:处理A:常规施肥对照;处理B:配方施肥;处理C:商品有机肥+常规施肥处理;处理D:商品有机肥+常规减量施肥处理(减25%);处理E:空白对照。
施肥量及方法:常规施肥:磷酸二铵30kg/666.67m2,硫酸钾5kg/666.67m2,尿素45kg/666.67m2;配方施肥:磷酸二铵20kg/ 666.67m2,硫酸钾5kg/666.67m2,尿素40kg/666.67m2;常规施肥减量施肥:磷酸二铵20kg/666.67m2,硫酸钾5kg/666.67m2,尿素35kg/666.67m2;商品有机肥40kg/666.67m2。
磷酸二铵、硫酸钾、商品有机肥、30%的尿素作基肥,犁地前撒施,70%尿素作追肥,全生育期滴肥4次。
3、田间管理:各处理均于4月27日,先划试验处理小区,然后按不同处理设计要求分小区撒施肥料,用旋耕机将肥料翻入土中,土壤处理化学除草后机械播种。
追肥时间:6月20日头水,7月9号,7月20号,8月3号,共4次数、化肥名称:尿素40公斤/亩。
灌溉方式:滴灌6次、时间:6月20日头水,7月9号,7月20号,8月3号,8月14号、8月26号。
除草时间5月29日,玉米5叶期用莠去津除草剂。
防虫在6月22日,飞机防控,药剂用阿维菌素20克和氯青菊酯5克加水20公斤防治。
收获期:10月7号,分小区取样、测产;8月10日小区人工收获,单打单收。
4、试验期间的气候情况(含主要自然灾害):4月份出现二次大风天气,一次中量降雪天气。
5月份出现4次大风天气,两次低温0度过程。
全年气温较2017年低1.5度,日照坚守65.6小时。
7-8月份8级以上大风3次。
强降雨四次。
9月23日降霜。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进度的影响:由表1显示,不同处理之间生育期基本一样,无明显变化。
表1不同处理玉米生育期
(月/
日)
2、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三要素及产量的影响:由下表2显
示,不同处理的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是不一样的。
不施肥处
理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都是最低的,因而产量也是最低的;增
施有机肥处理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都是最高的,因而产量也
是最高的,增施有机肥减量施肥与施化肥处理相比差别不是很
大,但总的来说,施用有机肥比不施有机肥产量有较大的区别。
因此,增施有机肥对提高粮食产量意义重大。
表2同处理经济形状及产量
3、肥料投入产出效益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与空白对
照处理E相比,处理C增产值最高,为792.65元/亩;处理
B为636.25元/亩;处理A为583.59元/亩。
但从投入产出比
来看,由于肥料投入成本不同,与空白对照处理E相比,投入
产出比由高从低依次排列如下:处理B、处理C、处理A、处
理D,说明处理B(配方施肥)效果最好,达到节本增效的目
的。
处理C(商品有机肥+常规施肥)次之,产量最高但成本最
大。
处理A(常规施肥区)第三,肥料配比不是最经济合理;处
理D(商品有机肥+常规减量施肥)投入产出比最小,较常规
施肥不节本增效。
表3玉米投入产出效益分析
(注:播种费,机耕费,水费、药剂统一标准,包含忽略不计。
玉米按1.3元/公斤。
磷酸二胺3.2元/kg,尿素 1.8元/kg,硫酸
钾肥2.0元/kg,商品有机肥2.25元/kg)
三、结论
通过初步试验结果分析,化肥减量过大,配施有机肥并不
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求。
从经济效益分析结果看,由于投入
成本的增加,生物有机肥并不节本增效,但增施生物有机肥,减
少化肥用量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
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作者单位:833500新疆温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112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