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分析及命题趋势展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一 少林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林
图二 嵩阳书院
图三 中岳庙
A. 佛、儒、道 C. 佛、道、儒
B.儒、道、佛 D.道、佛、儒
24.(5分)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请你为下图建筑所见证的英国社会巨变写一篇短文。 (提示:应包括曾在此处颁布的历史文献及其时间、 目的、内容和影响等,120字左右)
英国议会大厦
二、考生答题情况 (1)选择题部分
• 12.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 论创新内容的是 【 】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一、试题总体特点
1. 题量与题型 2. 重视联系社会现实
地方文化:文化大省文物大省古都大省 文化遗存 天地之中建筑群 大事周年:《辛丑条约》110周年、巴 黎公社140周年、新经济政策90周年、 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等。 全球化趋势与改革开放、国际环境与国 计民生
一、试题总体特点
例3.有人说把这次炮声看作37年前黄海海战的历史回 响并不为过。“这次炮声”是指 ( ) A.八国联军侵华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例4.作为“90后”一员的你,肯定对发生在20世纪90年 代的大事比较留意。下列事件不属于“90后”的 是 ( ) A.苏联解体 B.非洲独立年 C.科索沃战争 D.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一、试题总体特点
1. 题量与题型 2. 重视历史联系社会现实 3. 用材料考查理解分析力 4. 重视以图考查能力 5. 换句话说(创设新情景新语境)
第3题“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民 众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政府” 其实就是清朝完全沦为半殖民地政府。 第4题“象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 产业革命迹象”是指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创办近 代工业。 第8题“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 移……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即红军长征。 第11题“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天堑” 即长江。 第14题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法典》。 第17题斯大林所说“在于利用市场,通过市场”即 新经济政策中“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旗帜:指导思想: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英国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资产阶级革命后,扫清了资本 主义发展的道路。 宽松的政治环境:君主立宪制后,为资产阶级民主提供了 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伏尔泰眼里的开明君主统治) 政治版图:国界或指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如:法兰西 帝国盛极一时,改变了国界也改变了欧洲政治力量的对 比。 资本主义体系:随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起 资产阶级统治;完成工业革命后,开始形成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体系),西方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鸦片战争 使中国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即原料产地和销售 市场。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二提示,联系所学知识,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1914-1918年一战。外部原因:一 战列强放松控制;内部原因: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 爱国实业家推动。 简单照抄1912-1919年。 ×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 (1分) 解题思路:从中国当时社会状况考虑。 只写“社会制度腐朽”、“没独立”、“技术落 后”、“帝国主义侵略”等只言片语。 ×
图一 医圣祠
图二 五禽戏 图三《伤寒杂病论》图四 《本草纲目》
A.图一建筑纪念人物制成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B.图二模仿飞禽走兽动作而创制的体操,能强身健体 C.图三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 D.图四著作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3.位于古都安阳的中国文字 博物馆主体建筑前伫立着体 现殷商文明的“字”的造型, 它应该属于什么字体 (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隶书
23.满分仅占0.16%,1-2分27.3%,0分3.1%。 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是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 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 命斗争的纲领。 (1)据材料一,谈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 史意义。(3分)
1. 题量与题型 2. 重视联系社会现实 3. 用材料考查理解分析力
• • 选择题通过对材料理解分析作出判断 非选择题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来作答
选择题的文字材料
• 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 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 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 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 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 “……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 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 洒尽了他们的热血。” • 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 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O万副, 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 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 役初期1:3的概算。 • 莎士比亚说过:“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 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 灵长!”
历史中考分析及命题趋势展望
一、试题总体特点
1. 题量与题型
• • • • • 试题长度 无列举题 材料简答 根据图片写短文 知识点分布
• • • • • • • • • • •
中国近代史部分: •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史6分, 侵华史与探索史各占2分, • 二战史1分, 革命史占10分, • 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史1分, 社会经济史占7分, • 近现代共产主义运动、社 会主义发展和民族解放史 抗日史仅占1分。 3分, 中国现代史部分: • 世界格局3分。 创业史1分, • 中外科技史5分。 改革史1分, • 地方史1分。 外交史4分。 世界史部分: 近代思想文化2分,
22. 满分人数11.9%,得0分者17.7%。 1-2分者18.4%。 22.(6分)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自 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工业逐 步产生和发展起来。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具有什么特点? (2分) 思路:据图例可看出:集中在沿海 地区→内地薄弱 ;轻工业为主→未 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 只写“集中在沿海”或只写“以轻 工业为主”,“曲折”、“时间 短”。 × 材料一
4.我省多处古代遗址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列选项不在此列的是( )
A.殷墟遗址
B.龙门石窟
C.京杭大运河
D.少林寺
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下列图片与战争 不符的一项是 ( )
黄海激战
A.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日本侵华战争
6.伴随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 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与革命理论也随之出 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非选择题部分
• 失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第23、22、25、21、 24题
21. 满分人数占16.9%,得0分者占4.6%。 21.(5分)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指南针
图二 麦哲伦船队远洋航船
(1)图一指南针在中国用于航海始于何时?对当时中 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思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航海事业、海外贸易快 速发展 南宋、明朝× 仅写促进经济发展×
1.古代人类的商业贸易活动甚至是暴力冲突在客观上 也能促进不同区域的文明交流。下列图片不能体现这 一观点的是 ( )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阿拉伯商人
C.马可· 波罗
D.格尔尼卡
2.2010年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名录”,这是对我国传统医学成就的认可。下列 选项有关中医成就的叙述错误的是 ( )
非选择题中的文字材料
•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 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 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 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 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思想的核心,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 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 命斗争的纲领。 •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 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图
材料二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 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 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 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2)据材料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何时?造成 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知识掌握不准确 –理解偏差 –粗心导致失误
二、考生答题情况 (1)选择题部分
• 17.斯大林指出某一政策的特征是“在于利用市场, 通过市场,而不是以直接的产品交换,不要市场,在 市场以外来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这一政策是 【 】 A.新经济政策 B.五年计划 C.工业化政策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16.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重 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 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此实行的 措施是 【 】 A.恢复银行信用 B.整顿农业 C.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D.兴建公共工程
• (2)在指南针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什么人起了桥梁 作用?请说明图二和图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 • 阿拉伯人传播→西方人利用指南针远航 • 郑和× • (3)以指南针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曾远 远超过西方,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却未在中国文 明中成长?对此简要谈谈你的认识。(1分) • 从制度方面寻找原因:封建制度、闭关锁国 • 探讨:封建统治者只重视儒家思想忽视科学技术 创新 ?
图1 英国宪章运动
图2《共产党宣言》
图3国际歌》
(1)图1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 运动。“政治性”指的是什么?(1分) (2)图2著作为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发表,其意义是什么? (1分) (3)图3歌曲的创作背景是什么?(1分) (4)请概括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之间的关系。(2分)
一、试题总体特点
1. 2. 3. 4. 题量与题型 重视联系社会现实 用材料考查理解分析力 重视以图考查能力
不知答案真面目,只缘藏在此图中:第1题 更重要的是跟图有关系的背景知识:第24题
1.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历经汉、魏、唐、宋、元、 明、清,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 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对下列建筑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按图 片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例1.如果说牛顿为瓦特缔造了打开工业革命大门的 钥匙,那么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能源开发利用缔造 钥匙的是 ( ) A.法拉第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比尔盖茨 例2.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天赋在于懂得改变。 下列事件不属于美国“天赋”的是 ( ) A.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罗斯福实行新政 C.加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发表铁幕演说
二、考生答题情况( 9220份试卷)
1-20题 满分 20分 21题 满分 5分 22题 满分 6分 23题 满分 7分 24题 满分 5分 25题 满分 7分 合计 满分 50分
优秀率% 42.38
及格率% 77.06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51.13 31.15
4.13 68.19 37.04
25.02
66.2 32.1 49 11
77.71 50.66 22.17 78.47 57.81 14.1 3.3 3.1 3.4 3.6 4.5 20 5 6 7 5 7 0 0 0 0 0 0
二、考生答题情况 (1)选择题部分
• • • • 0分76人 18分以上约占13% 满分约占3% 失分较多的题依次为17、16、12、11、5、 2、 4题 • 失分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