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都石室外语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成都石室外语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智慧城市的最早提出者美国的IBM公司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六个核心系统如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组成。

这些系统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

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

所以智慧城市的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摘自科普中国网“智慧城市”条目)材料二
11月17日,2017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启幕,论坛云集众多国内外领先智慧城市的政府代表及领袖,还有智慧城市领军企业的学者、精英,共同探讨智慧城市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应对智慧城市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同行以及观众打开思路,开拓视野。

华为、中电科、平安科技、国民技术等众多智慧城市领域领军企业前来参展,还带来了各自的智慧解决方案和新近成果。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晓波在致词时指出,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特别是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方面不断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典型载体和落实四化同步的范例。

程晓波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自己很高兴见到中国智慧城市已经从最初的起跑、跟跑发展到当前的并跑阶段,到未来可能会实现领跑和超越。

程晓波表示,尽管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步伐非常快,但是,也必须要清醒的看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挑战。

应对比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还要提高的问题,要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过程中,要更多地调动大众参与积极性,还要通过移动互联、智慧应用来突破瓶颈,为大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服务,让大众体会到智慧城市带来的现实获得感。

(《程晓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从“跟跑”发展到“并跑”阶段》节选)材料三
本届(2016)智慧城市评估体系共有六大类一级指标,包括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
慧经济、智慧人群及保障体系。

根据一级指标得分率情况来看,“保障体系”得分最高,整体情况普遍良好;“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两类指标的得分率都在40%上,表明大部分城市的建设水平相对较好;而“智慧经济”与“智慧民生”两类指标得分情况明显偏低,说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在该方面的建设还明显不足,需要建设者们深入了解群众生活的真需求和期待,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而通过对201个样本城市的行政区划对比,可见华东与华南地区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分数,并且其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四个地域成绩较为相近,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西北地区总体得分最低,需要加强开发。

(科学网《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发布》节选)材料四
图表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1.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它最早由美国的IBM公司提出,目的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提供美好生活,促进城市发展。

B.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步伐非常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方面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范例。

C. 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必须要清醒的看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D. 预计,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2.64%,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7万亿元。

2. 依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等核心系统组成,它们各自独立为城市的人提供生活保障。

B. 2017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吸引了众多智慧城市领域的领军企业前来参展,可以推想,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仍将大有可为。

C. 依据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数据,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四个地域成绩较为相近,可见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D. 中国智慧城市已经从最初的起跑、跟跑发展到当前的并跑阶段,实现领跑和超越也必将指日可待。

3. 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数据显示,“智慧民生”类指标得分偏低,请结合材料,谈谈加强智慧民生建设的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现代文阅读Ⅰ(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有一些科学家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

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

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

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

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

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不久前,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汉斯· 特贝、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等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

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使用棍子、“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利地形保护自己的本领。

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很有效。

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 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

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

赖特发现,北极熊的夏季游戏好像体育运动,这对于它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处。

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选自《动物游戏之谜》,有删减)
4.下列对文中关于动物游戏的四种假说,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演习说”认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排演或演习以后可能出现的生活,使动物从小就能熟悉将来要掌握的“技能”和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B.“自娱说”认为,因为动物需要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所以会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某种调剂和补偿。

C.汉斯·特贝等认为,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游戏对动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D.保尔·赖特等认为锻炼在动物游戏中的意义是最主要的。

5.下列哪一项不是“自娱说”否定“演习说”的论据()
A.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

B.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

C.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

D.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

6.北极熊常常把一根棍子或石块衔上山坡,从坡上扔下来,自己跟在后面追,追上石块或棍子后,再把它们衔上去。

请根据选文的四种假说推测,成年北极熊玩这一游戏的目的可能性最小的会是哪一项()
A.适应将来的生存需要。

B.使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是动物天性的表现。

C.锻炼自己的速度、敏捷能力。

D.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身体的灵活和力量。

7.选文体裁是()
A.议论文
B.小说
C.散文
D.说明文
8.本文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倒叙
9.选文没有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A.举例子
B.列数字
C.分类别
D.作诠释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共同起草制定《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其中提到,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同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本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与此前的规定相比,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厘清了相关部门、学校、卫生机构的职责,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孩子眼睛和体质的导向非常正确。

”赣东北某县教育局副局长刘华告诉记者,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设立达标数据,还须考虑这个目标可行性,如果超出可实现的范围,很容易导致数据造假。

“这种刚性的要求会起到一定作用,将体现国家层面对青少年近视率着手进行防控的决心,”眼科专家周
行涛对此表示认同。

但是,面对所设立的目标,他依然保留个人意见,“近视成因在学术层面还有可供探讨的空间,以此为基础设立的防控方案和目标,应该更加符合科学精神。


(摘自《光明日报》2018年8月23日)材料二:
医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近距离读写时,人眼同时会出现调节紧张、集合现象(双眼内转看清字体)和瞳孔缩小现象,这三种现象同称为近反射,而且是同步产生。

如近距离读写时,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变厚,同时左右眼球向中间集合转动注视到书本,长此以往,这种高强度的调节状态将造成人眼功能异常和新陈代谢紊乱,将迫使眼轴拉长,角膜曲率增加,睫状肌望远时出现痉挛,使影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就形成了近视。

也就是说:调节紧张、集合转动使眼轴变长和角膜曲率增加这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多数学生往往是屈率性近视和轴性近视混合的近视,所以多数近视患者摘掉眼镜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眼球是向外鼓的。

解除调节紧张和集合现象是防治近视的关键。

(摘自《中华康网》2015年9月3日)材料三: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岳丽菁表示,青少年如今在做的治疗,比如贴耳朵、针灸、OK镜、滴眼药水等方法,只能减缓近视加深,舒缓眼睛疲劳而已,并不能起到治愈的作用。

也有些家长觉得:现在近视手术这么成熟,等孩子成年后做个近视手术就“治好”了,其实是个大误区!做了近视手术之后视力恢复正常了,但并不意味着你就不是近视眼了,也不能就此对眼睛“不管不顾”,如果继续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一样有可能重新近视。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斜弱视专科主任医师康瑛建议:一、给孩子建立屈光档案。

因为小孩和成年人不同,正常视力达不到1.0,因为在发育阶段会有生理性远视,如果能对孩子眼睛做屈光筛查,可根据屈光发展状态及早预防。

二、减少近距离用眼。

建议眼与书本(电子产品)能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减少呆在室内的时间,使得眼睛能够远近交替使用,以预防或延缓近视的发生。

三、严格控制用眼时间,教会孩子合理用眼,避免过多地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因其容易造成屈光不正等问题。

一般用眼30-40分钟后要有10分钟的休息,可通过远眺或闭眼等动作来放松眼睛,多看绿色植物或做眼保健操。

四、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据最新研究发现,孩子每天户外活动3小时以上,近视概率大大降低。

(摘自《羊城晚报》2018年9月8日)
1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B. 《方案》虽然厘清了相关部门的职责,但是设立达标数据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一旦超出可实现范围,就容易导致数据造假。

C. 多数近视患者摘掉眼镜时,他们的眼球是向外鼓的,因为其大多是屈率性近视和轴性近视混合的近视。

D. 岳丽菁认为,像贴耳朵、针灸、OK镜、滴眼药水等治疗方法,只能减缓近视加深,舒缓眼睛疲劳,并不能真正“治好”近视眼。

1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眼科专家周行涛认为,只要考虑近视成因的学术因素,并以此来设立青少年近视防控方案和目标,就会更符合科学精神。

B. 学生在近距离读写时,人眼同时会出现调节紧张、集合现象和瞳孔缩小现象,这三种是同步产生的,但是只有前二者会造成近视。

C. 目前近视手术已经比较成熟,等孩子成年后做个近视手术就能治愈近视,但是依然要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以免复发。

D. 康瑛认为,小孩的正常视力一般在1.0以下,给孩子做屈光筛查及早预防,同时教会孩子合理用眼,能够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12. 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防控青少年近视的方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侃,字希正,东安人。

正统七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景帝监国,陈简将才、募民壮、用战车三事。

也先逼京师,议者欲焚城外马草。

侃言敌轻剽,无持久心,乞勿焚,免复敛为民累。

皆报许。

时父母在容城,侃晓夜悲泣,乞假,冒险迎之。

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忤旨,被诘,尚书胡濙为解,乃已。

再迁都给事中。

军兴,减天下学校师儒俸廪。

侃奏复之。

户部尚书金濂违诏征租,侃论濂,下之吏。

石亨从子彪侵民业,侃请置重典,并严禁勋戚、中官不得豪夺细民,有司隐者同罪。

帝宥亨、彪,余如其请。

时给事中敢言者,林聪称首,侃亦矫抗有直声。

廷议易储,诸大臣唯唯。

侃泣言东宫无失德,聪与御史硃英亦言不可,时议壮之。

擢詹事府丞。

天顺元年改太常丞,进太仆卿。

明年复设山西巡抚,迁侃右佥都御史任之。

奏言:“塞北之地,与穷荒无异。

非生长其间者,未有能宁居而狎敌者也。

今南人戍西北边,怯风寒,闻寇股栗。

而北人戍南,亦不耐暑,多潜逃。

宜令南北清勾之军,各就本土补伍,人情交便,戎备得修。

”时不能用。

奏发巡按李杰罪,杰亦讦侃。

按杰事有验,除名。

侃无赃罪,获宥。

六年考察属吏,奏罢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百六十人。

因言:“诸臣年与臣若、不堪任事者,臣悉退之,臣亦当罢。

”诏不许。

侃性刚方,力振风纪,贪墨者屏迹。

其年冬以母丧归,军民拥泣,至不得行。

服除,遂不出,家居十余年卒。

侃事亲孝,好学安贫,殁几不能殓。

弘治初,国子生江纪等言,前祭酒胡俨,都御史高明、李侃学行事功,彰著耳目,并乞赐谥。

寝不行。

侃二子:德恢,严州知府;德仁,河东盐运使。

13.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B. 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C. 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D. 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古代科举四级考试最后一级考试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殿试合格者共分为三个等级,称一甲、二甲、三甲。

B. 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等。

C. 天顺是年号,年号是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用以表示年份。

D. 祭酒是古代学官名,为太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是古代主管教育的官员,另还有教授、博士、侍讲、侍读、司业等主管太学生、监生的教育官员。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景帝代理朝政,李侃曾上书建议选拔将才、招募士兵、使用战车等三事件。

当蒙古部落首领也先逼近京师,朝中议事者想焚毁城外粮草,李侃独持己见,最终得到批准。

B. 户部尚书金濂、石亨的侄子石彪违反诏令,征收租税,侵占百姓产业,李侃上书请用重法处治。

皇上宽宥了石亨和石彪,严惩了金濂。

C. 天顺六年,李侃上奏罢免了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等一百六十人,并请求皇帝将自己罢免。

当他因母亲去世归家服丧,军民围着他哭泣,以至于难以走动。

D. 李侃安贫乐道,死后几乎无法装殓。

到弘治初年,国子监生江纪等人上书,认为应该赐给像他这样的人谥号。

但这种建议被压下,最终也没有执行。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廷议易储,诸大臣唯唯。

侃泣言东宫无失德,聪与御史硃英亦言不可,时议壮之。

(2)奏发巡按李杰罪,杰亦讦侃。

按杰事有验,除名。

侃无赃罪,获宥。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7. 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___;而《送柴侍御》突出_______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

18. 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

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乡村常见的声音,表现出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侧面描写,表现出琵琶女年轻时容貌美丽、技艺超群。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宋文帝刘义隆本想取得“____________”般的不世之功,却因为准备不足,北伐大军最终“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在现代汉语中,“差一点儿(怎么样)”和“差一点儿没(怎么样)”是两种比较常用的句式,两者表达的意思有时相同,有时相反,颇有意思。

试看:
①差一点儿摔倒了=差一点儿没摔倒=没摔倒
②差一点儿打破了=差一点儿没打破=没打破
③差一点儿淹死了=差一点儿没淹死=没淹死
④差一点儿及格了(没及格)≠差一点儿没及格(及格了)
⑤差一点儿中奖了(没中奖)≠差一点儿没中奖(中奖了)
⑥差一点儿当选了(没当选)≠差一点儿没当选(当选了)
(1)仿照上面样式,把“错过”一词纳入“差一点儿”和“差一点儿没”句式中,并写出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2)根据上举例句,归纳“差一点儿”和“差一点儿没”两种句式的表意规律。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21.下面是某校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不规范,请指出并修改。

亲爱的同学们:
生命重于天。

暑假将至,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溺水已成当务之急大事。

校学生会倡议:全体同学要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率先垂范,拒绝野泳,并号召家人亲朋远离危险水域。

大家可以通过跑步、打球等安全方式锻炼身体,避免溺水事故不再发生。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南粤中学高三年级的宣传栏上出现了这样一组标语:
这组标语运用了网络流行语甲骨文表情包,引起全校轰动。

有同学很快搜索出,这些甲骨文表情包原来是由美术学院设计系陈教授和他的团队推出的。

陈教授受“艺术与科学”学术运动的启发,借助电脑技术重新解读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设计出具有几何审美效果的甲骨文字体。

2017年,中国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某报“时尚”专栏展开专题讨论,向社会征稿。

请写一篇文章向该专栏投稿,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

B项,“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范例”错。

原文说“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特别是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方面不断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典型载体和落实四化同步的范例”,选项夸大为“成为世界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范例”。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A项,“它们各自独立为城市的人提供生活保障”错。

原文是“这些系统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可见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