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对工程管理专业的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BIM技术对工程管理专业的问题分

摘要:为满足BIM的发展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文章分
析了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针对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参与BIM实践创新、校企合作等方面改革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关键词:工程管理; BIM技术;实践教学
1 BIM技术的概念
BIM又称为建筑信息化模型,是对整个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一种
技术,与传统二维模型仅能平面展示图纸,工作各方之间不能及时有效沟通交流
不同,BIM 技术的出现,将工程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管理,并采用虚拟
化模拟,把传统的二维平面图纸转变为三维模型,甚至BIM5D技术的出现应用,
不仅能够使模型三维可视,还能在进度跟成本上进行模拟预算。

BIM技术在建筑
工程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使得项目相关信息变得清晰透明,实现建设、施工、设
计等单位的资源信息共享,及时有效的发现工程各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并传递信息、解决问题,使整个管理过程动态可控[1]。

减少失误,降低项目潜在风险,使项目
最终获益达到最大。

2 BIM的特点
BIM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现代数字技术,BIM在发展过程中也改变了传统管理
模式,尤为突出的是BIM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应用
于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质量,在整个项目全生
命周期中广泛应用。

2.1BIM技术的协调一致性
传统的二维图纸及模型信息沟通不及时、资源分配不均匀,无法达到不同阶段、不同人员之间的紧密配合。

而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不仅有多个连续工序,
而且涉及到多个参建方,施工过程的复杂多变。

有了BIM的技术支持,使得建筑
队伍之间沟通简便快捷,交接工作也更顺畅并且多方面的信息沟通以及工程数据
的集合,让施工过程得以更高效地进行[2]。

2.2BIM技术的可视化
BIM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可以模拟工程结构以及实施过程,改善传统项目管理
模式在二维图纸上不能正确理解图纸信息和信息上下传达偏差等多种问题,避免
了工程的多重隐患,而且能够使工程进行过程更加高效。

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
问题也可以及时解决,整个工作的优化管理更加合
理。

2.3BIM的进度、成本管理优势
BIM5D技术是一种新型数字技术,不仅三维可视,而且它还在三维立体的基
础上增加了进度和成本两个维度。

这使得人们在对建筑模型清晰可见之外还可以
对工程进度和成本实时管控,解决了工程进度、成本以及各项工序之间的衔接问题,BIM技术改变了传统项目管理模式,更好地控制资金,节约资源并制定进度
计划,减少变更,进一步改善项目管理效率,促进项目管理的信息高效发展。

3 工程管理教学现状
3.1不重视实践
目前,大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线下的教学当中,注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几乎是当今教学的普遍现状。

一方面,疫情当下网
课的盛行,实践操作课程局限于教师的讲解和视频讲解,学生常常是眼睛看懂了
手没会,实际操作起来手忙脚乱,不知无措;校外实习转变为校内理论学习,导
致学生对建筑行业接触与认知严重不足,更是无法谈及真正的上岗操作。

另一方面,工程管理专业本身培养目标对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规划的比例不协调,使得
学生不知所学,知识无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整体呈现出理论扎实和实践动手
能力较差的现状。

3.2BIM软件教学形式化
BIM以其多维可视、信息共享等多种优势为整个建筑行业搭建一个一体化平台,各大高校为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的需求在建筑专业也都设立了BIM软件的学习。

但在教学过程中,BIM专业教师资源缺乏且教师对BIM教学没有明确的课程要求,缺乏系统性的指引,导致学生学习思路模糊,无法掌握基础的学习,更是无法适
应阶段性的提升。

在结构建模时,由于专业性的缺乏,教师常常未能联系工程背景,教学偏向书面化且部分教师选择让学生自己对照课程任务书完成相关教学,
教学过于形式化。

学生对BIM软件认知浅显,基础薄弱,建模能力远远达不到要求。

学生无法顺应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势必会被行业所淘汰。

3.3BIM技能竞赛未能真正落实
针对于建筑行业,中国建筑教育协会、图学会等建筑协会组织了多项全国
BIM应用技能大赛。

学生通过这些BIM技能大赛的角逐能够夯实BIM基础,实现BIM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各大高校对BIM的应用也为BIM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
推广作用。

但多数高校引进这些BIM大赛的同时,未能及时将消息传达至相关专
业的学生,甚至消息只是局限于一些社团、协会内部,没有做到广泛推广,因此
只是一些协会内部成员可以参加比赛,多数学生并没有机会参与BIM技能竞赛,
这就使得学生专业技能两极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操
作能力的不足以及联系实际背景的能力。

4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建议
4.1专业理论教学与BIM实践教学协同发展
工程管理作为一门发展前景面向建筑行业且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高校应重视
课程体系的建构,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优化专业现有实践教学课程和核心
理论课程,改进传统教学方法,融入并且加强BIM技术教育。

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在基础类课程中增加对BIM概论的学习,以使其尽早了解BIM的相关概念,
为后期的BIM实践学习奠定基础;在工程类专业课中充分应用BIM教学,贯穿
BIM三维立体模型的演示以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工程的直接认知;增加校内的
生产实习,使用BIM软件实现对实际背景的工程进行建筑结构的搭建以及模拟运行,进一步了解工程的概况,强化学习。

4.2组织学生参加行业BIM技能大赛和BIM等级考试
由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在一线从事造价和咨询
工作。

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手段执行工作的应
用能力以及良好的交流沟通、协作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3]。

高校可以定期组
织学生参与BIM相关竞赛,通过BIM大赛学生进一步了解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运行,在软件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土建、机电等的搭建,通过对建筑结构和施工工序、范
围的虚拟仿真促进学生对建筑施工的认知,提升自身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考
取BIM证书。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们一般更加青睐获得过BIM证书的学生,学
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更清晰自己的就业方向。

因此,将BIM大赛、BIM等级考
试与教学联系起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3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以BIM为基础的合作,针对学校硬件资源的不足大力推
进各类与BIM教学体系相关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如BIM实训基地、招投标模拟室、实验室等,搭建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实训实现BIM与相关课程的有机融合;引
进专业BIM技术人员定期在校内演讲,深度分析当今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优势
以及掌握BIM技术在未来就业所具有的强大竞争优势,吸引学生对BIM技术的探索;组织学生假期去企业实习,从实际工作中全面深刻的感受企业工作对BIM实
用性、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实现高校与企业在合作中的双赢,为社会培养高质量BIM技术人才[4]。

5 结语
随着数字建筑的出现,传统建筑行业逐渐转型,工程管理专业也应适应时代
需求,改革传统专业教学目标。

根据行业与高校的需求,将BIM技术视作一个模块,融入教学理论与实践,以实践教育与职业技术的相对联系为原则,加强综合
材料的建设。

通过BIM三维可视化仿真训练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实践中,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进取性,以模型展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魅力,吸引学生对工程建设的兴趣,协同专业理论与实践共同学习,积极参与BIM实践与竞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技能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宋文镖. 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居舍,2021,(20):127-128.
[2]程军生,姜景诗,张松涛. 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20,(03):119.
[3]刘康兴,欧思伶,姜梦璇. 基于BIM竞赛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以湖南理工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为例[J]. 住宅与房地产,2019,(24):227.
[4]李琦,王怀钰. BIM应用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思考[J]. 大学教
育,2020,(11):79-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