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灌DTRO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置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灌+DTRO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置中的应用摘要:黑龙江某市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采纳回灌+两级DTRO的处置工艺,使渗滤液处置达到排放标准,介绍了此处置工艺中各个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和工程运行情形。
关键词:回灌;DTRO;渗滤液
黑龙江省某市建成一座平原式垃圾填埋场,采纳卫生填埋方式,垃圾处置量为300吨/天,库容180万立方米,库区占地面积。
渗滤液处置站建在垃圾处置场的下风向,处置规模为80m3/d。
1水量与水质
水量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取决于卫生填埋场状况(如垃圾成份、填埋量、防渗系统、渗滤液搜集系统及填埋场“年龄”等)和填埋场外部环境(如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及地下水浸入等)。
式中:Q-渗滤水产生量,m3/d;I-连年平均降雨量的最大月份降雨量的日平均值,mm;C1-填埋作业单元渗出系统,其值为~;C2-中间覆盖单元渗出系数,其值为;C3-终场覆盖单元渗出系数,其值≤;A1-填埋作业单元汇水面积,m2;A2-中间覆盖单元汇水面积,m2;A3-终场覆盖单元汇水面积,m2。
依照计算,并考虑其它一些因素,渗滤液的处置规模为80m3/d。
水质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与垃圾种类、性质、填埋方式等许多因素有关,化学成份转变较大,其浓度和性质随时刻呈动态转变关系。
本次设计参
照国内外及周边地域垃圾填埋场的实测资料,确信渗滤液要紧水质指标为:BOD5=8000mg/L、COD=15000mg/L、SS=1200mg/L、NH3-N=500mg/L。
渗滤液经处置后,出水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操纵标准》(GB16889-2020),中的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2工艺流程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受垃圾成份、处置规模、降水量、气候、填埋工艺及填埋场利用年限等因素的阻碍,具有成份复杂、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前后期水质转变大等特点,其可生化性前期较好、随后逐年下降,直至有机物含量降至零,这使得生化类型工艺的应用受到专门大限制,为了使系统能在不同时期都稳固运行,最好采纳生化、物化相结合的处置工艺。
本工程采纳回灌+两级碟管式反渗透膜技术(DTRO)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3要紧构筑物计参数
预处置
由于本工程地处东北地域,气候干燥,蒸发量比较大,因此在渗滤液进入处置站前第一进行回灌,以实现渗滤液减量化和污染物的初步去除。
通过提升泵和预埋在填埋场双侧的管道实现回灌。
然后将调剂池中的渗滤液提升至反渗透系统的原水罐,并在原水灌中投加H2SO4,去除难溶性碳酸盐类无机物,排除对膜的污染,H2SO4投加量为~m3。
原水罐出水由水泵加压后进入石英砂过滤器,过滤精度50μm。
砂滤反冲洗采纳气、水结合,先气洗、再水洗,冲洗时刻一样为5min、并可依照运行状态另行设定,冲洗废水排至调剂池。
砂
滤出水后进入芯式过滤器,过滤精度为10μm,采纳10μmPP熔喷滤芯,进出口压力达到200KPa时改换滤芯,在芯式过滤器前加入必然量的阻垢剂避免结垢现象对膜系统的污染,阻垢剂为聚合物和盐的混合物,投加量为阻垢剂/1mg硅酸盐。
系统
通过芯式过滤器的渗滤液经高压泵进入一级DTRO膜柱,泵后设减震器1个,用于吸收泵产生的压力脉冲,给反渗透膜柱提供平稳的压力。
由于高压泵流量难以保证膜柱所需水量,故通过在线泵将膜柱出口一部份浓缩液回流至膜柱,以保证膜表面足够的流量(每只膜柱不低于h)。
膜材料为有机复合膜,一级DTRO系统设40支膜柱、单支面积。
透过液进入二级膜柱进一步处置,浓缩液排入浓缩液储池,用于回灌处置。
经一级DTRO膜系统处置后的透过液直接通过二级高压泵进入二级DT 膜系统,高压泵设变频操纵,使其频率和输出流量将依照一级透过液流量传感器反馈值自动匹配,同时在入口管路设浓缩液自补偿装置,使二级系统的运行不受一级系统产水量的阻碍。
二级DTRO系统设7支膜柱、单支面积。
二级浓缩液端也设操纵阀1个,用于操纵膜组内的压力。
第二级膜柱浓缩液排向第一级系统的进水端,以提高系统的回收率,透过液排入脱气塔。
脱气处置
由于预处置时酸的投加和CO2的存在,致使出水pH值较低、难以达标,故在二级膜系统后设脱气塔1座将其去除。
经脱气塔后的清水通过净水罐排放。
但假设pH值仍低于排放要求,系统将通过清水排放管中的
pH值传感器判定出水的pH值、并自动调剂计量泵的频率在净水罐中投加适量的NaOH,使出水pH值达标。
浓缩液储池
膜处置系统产生的浓缩液产量为d,先排至浓缩液储池、再通过泵进行回灌处置。
浓缩液储池设计停留时刻t=15d。
4结语
(1)渗滤液产量受多种因素阻碍,回灌处置能减少渗滤液的量,节省工程造价。
初期BOD、COD、SS、NH4+-N浓度高且转变范围大,但随填埋时刻的延长而慢慢递减。
渗滤液回灌技术尤其适合在严寒地域的垃圾渗滤液处置中应用。
(2)回灌+两级DTRO工艺处置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克服了生化处置难以达标的缺点,出水成效较好,能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操纵标准》(GB16889-2020)中的排放要求:BOD≤30mg/L、COD≤100mg/L、SS≤30mg/L、氨氮≤25mg/L、总氮≤40mg/L。
参考文献:
[1]闵海华,康建雄.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置工程设计[J].中国给排水,2003,19(9):81-82.
[2]赵庆良,刘雪雁,等.严寒地域垃圾渗滤液的回灌处置[J].中国给排水,2004,20(10):6-9.
[3]林红军,陆晓峰,等.膜生物反映器中膜过滤特点及膜污染机理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6(12).
[4]郑祥,樊耀波.膜生物反映器运行条件的优化及膜污染的操纵[J].给水排水,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