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二单元训练卷二含解析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卷贰O 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 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本卷贰O 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 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第二单元训练卷〔二〕
考前须知:
1.在答题之前,先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上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规定的正确位置。

2.选择题的答题:每一小题在选出答案以后,需要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之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题: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在在考试完毕之后以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一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话杨庆祥: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
访谈嘉宾:杨庆祥〔评论家、学者、诗人〕
凤凰文化:是怎么想要提出“新伤痕文学〞这个概念的?
杨庆祥:首先,我已经注意到了有大量的作品在书写“HY 开放〞这段历史,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涉及到伤痕的问题。

这些作品中包括前辈作家余华的?第七天?,阎连科的?炸裂志?和最新的作品?日熄?,还包括大量青年作家的作品。

另一方面我又发现整个批评界或者者说整个文化界并没有对这种倾向做出一个非常准确的判断。

只是从非常简单的社会学角度——比方70后、80后等等——来划分的。

我恰恰认为中国当下所谓的“50后、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00后〞其实都是同一代人,他们都在面临整个中国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伤痕或者阵痛。

他们分享了一共同的心理构造和情感构造,在他们的表达里面有一共同的诉求。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新伤痕文学〞之所以出现的重要历史语境,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

凤凰文化:既然今天主要聊“新伤痕文学〞,那我们先从“旧〞的伤痕文学说起。

伤痕文学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文革〞的历史创伤〕,它是一个比拟短命的文学现象,当时比拟重要的作品如?班主任?、?伤痕?,如今看起来是文学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的。

那么属于“新伤痕文学〞范畴的文学作品,也会具有相似的局限或者者说遗憾吗?
杨庆祥:八十年代的旧伤痕文学有个很大的局限,对事件的描绘大于对人的描绘,这就导致了它变成一个非常短暂的潮流。

当然它当时被终结也有一定的政治原因。

“新伤痕文学〞应该从中汲取它的教训。

比方余华的?第七天?,在我的定义范畴里面它一定是“新伤痕文学〞。

但假如“新伤痕文学〞止步于余华的?第七天?,它可能也会变成一个短命的文学现象。

?第七天?的内在书写形式非常接近于当年旧伤痕文学的形式。

其实在我看来,应该上升到哲学和美学的高度。

不能上升到这个高度,必然就会很短命,也不可以提供更多的意义和途径。

凤凰文化:你提到“新伤痕文学〞不仅仅是发现和揭露,对这个时代也是有照亮
本卷贰O 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 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和疗愈作用的。

这个“疗愈〞怎么表达?
杨庆祥:HY开放这么多年,生活在中国的普通人在社会转型的撞击过程当中积累了太多负面的情感性的东西。

个人跟世界的相处出现了问题,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也出现了问题。

而我们又没有一个特别明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对这些东西进展整合和改造,这就导致了有很多人会盲目地去追求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

对于真正的现代人来说,其实更需要一种理性的途径。

风凰文化:“疗愈〞就是表达出这种感情吗?
杨庆祥:不但仅是表达,而是通过一个“语言化〞的过程将这种情感进展创造性的转化。

书写可以把这种社会的创伤表达出来,个人的创伤和社会的创伤是互为一体的。

这种创伤表达出来以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问题的根源所在。

凤凰文化:那么就你的观察,哪些作家或者者哪些作品是让人满意的,可以担当起“新伤痕文学〞的疗愈作用的?
杨庆祥:有很多人在往这个方向努力地写,但完美的作品目前可能还不存在。

我觉得更年轻的作家他们的写作方向是对的,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对话的视角,没有简单地将伤痕“他者化〞。

老一代的作家容易把伤痕轻易地归结于某一个详细的事物。

“新伤痕〞不是,更年轻的作家们可能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问题。

每个人只可能从自我出发然后抵达他者、疗愈他者。

首先要反思和批判自己,然后重建自我这个现代概念的主体性。

比方张悦然最近HY的长篇?茧?作出了一些尝试。

〔摘编自凤凰网〕1. 对访谈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A. 杨庆祥认为,“50后〞到“00〞后有着一共同的心理构造,一共同的表达诉求,这是“新伤痕文学〞出现的重要原因。

B. 由于写作上太着力于详细事件,不能上升到哲学和美学高度,旧的“伤痕文学〞因缺乏文学价值而成为短命的文学现象。

C. “新伤痕文学〞对时代具有疗愈作用,可以通过书写创伤使现代人以理性的途径去对待自己在时代中遇到的问题。

D. 年轻作家在写作“新伤痕文学〞作品时采用了对话的视角,先反思和批判自己,重建自我主体性,再到达疗愈他者的目的。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对访谈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

B项,“旧的‘伤痕文学’〞,“缺乏文学价值〞理解错误,原文意思是文学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

2. 下面对访谈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记者在对“新伤痕文学〞提问时,一方面与本国文学中相似类型的作品进展了比拟,另一方面也对其现实价值进展了追问。

B. 杨庆祥认为余华的作品?第七天?在内在写作形式上仍未摆脱旧“伤痕文学〞的影响,因此不能属于“新伤痕文学〞。

C. 杨庆祥认为“新伤痕文学〞通过“语言化〞的过程书写负面情感,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化,可以将个人创伤转化为社会创伤。

D. 杨庆祥认为,虽然完美的“新伤痕文学〞作品还未出现,但还是有青年作家做出
本卷贰O 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 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本卷贰O 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 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了好的尝试,譬如张悦然的作品?茧?。

E. 杨庆祥认为老一代作家在创作上容易将作品中的“伤痕〞简单地“他者化〞,作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识缺乏。

【答案】BC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对访谈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从文中看,杨庆祥是把?第七天?定位在“新伤痕文学〞范围里的,因此B 项错误;C 项“将个人创伤转化为社会创伤〞无中生有。

3. 杨庆祥为什么说“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请根据访谈材料加以探析。

〔4分〕
【参考答案】①不同年龄的人都面临中国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伤痛或者阵痛,已经有大量作品涉及伤痕问题;②目前文化界还没有对这种创作倾向做出准确的判断;③新伤痕文学的书写有助于发现问题根源,对时代起照亮和疗愈作用;④年轻作家已经在新伤痕文学的创作方向上做出了积极尝试,更值得我们重视。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文意分析。

杨庆祥说“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的原因,理解“伤痕〞的内涵,说出我们的伤痕,可以表达我们一共同的诉求;能让我们深化反文革时期的政治隐痛问题;有利于对过去有发现与揭露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58分〕
〔一〕文言文阅读〔此题一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卞衮,字垂象,益州人。

父震,工为诗。

举蜀进士,渝州刺史南光海辟.
为判官。

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HY 。

而州兵重伤,卷甲宵遁,刺史陈文袭不能遏贼,遂入据郡城,以伪官..厚贿诱震,震皆斩其使。

贼有东章者,本州兵校也。

因遣人述朝廷威德,谕以祸福,章惧且信,因伏兵击其HY 类。

承褒之众素不为备,即时大溃,震与文袭分部余卒夹攻之,贼众遂平。

文袭坐陷失州城,削籍为民。

震以前功得赎,以虢州录事参HY 卒。

太平兴国八年,衮登进士第...,累迁评事、知将乐县,改光禄寺丞、通判泗州。

迁著作佐郎、广南转运司承受公事,俄通判宣州。

淳化中,上命采庶僚中廉干者,给御书印纸,俾书课最,仍赐实奉以旌异之,衮预焉。

改太常丞。

咸平初,迁HY 御史,为转运副使、同荆湖发运使,以干职闻,就加殿中侍御史。

入判三司开拆司,再为转运使兼发运使。

咸平六年,并三司..使之职而分置副贰,以衮为刑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景德初,疽发于背卒,年四十五。

录其弟扆为临颍主簿,子咸为将作监主簿。

衮明敏有吏干,累掌财赋,清心治局,号为称职。

然性惨毒,掊克严峻,专事捶楚,至有“大虫〞之号。

真宗尝谓近臣曰:“衮公忠尽瘁,无所畏避,人罕能及,然顷在外任,颇伤残酷,所至州县,纤微之过,无所容贷。

大凡督察部下,纠逖愆违,非有大故,所宜矜恕,官吏自当畏威怀恩,不敢贰过,公家之事亦无不济。

乃知为吏之方,适中为善也。


〔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三十六?〕
4.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 A.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HY/
B.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HY/
C.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HY/
D.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HY/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文言断句。

先通读全文,理解文意,分析情节。

可运用标志断句法、语法断句法、语意断句法,注意句首、句末虚词,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推断。

本句中“会〞意为“恰逢,正遇上〞,与后边内容是一整体,由此排除C、D选项;“躬率士卒〞的主语为“震〞;“为流矢所中〞为一被动句,由此排除A项;故正确答案为B项。

5.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A.辟,指古代任命官员的一种方式,由下而上,推荐选拔人才,授予官职。

B.伪官,指不是正统的朝廷或者官府授予的官职,而是由叛HY任命的官员。

C.进士第,指古代科举考试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次。

D.三司,指唐、宋时期主管盐铁、度支、户部的三个部门,合称三司,主理财赋。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识记文学常识的才能。

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

平时做好文言常识储藏,通读全文,理解内容,结合句子,调动积累,仔细区分。

辟,指古代任命官员的一种方式,由上而下,征召来授予官职。

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A.卞衮父辈英武,作战有勇有谋。

卞衮的父亲卞震在遭到贼HY围困时,亲临前线,奋勇抵抗,身受重伤;后使用离间之计,反败为胜,一举击溃了贼HY。

B.卞衮政绩突出,官职屡次升迁。

皇帝让百官推选政绩优秀的官员,卞衮入选其中,受到朝廷俸禄嘉奖,屡次担任要职,后因病而英年早逝。

C.卞衮办事干练,为官清正廉洁。

他在任转运副使等职时,就因办事干练让皇帝知晓,从而得以加封官职;他虽然连续掌管财赋,但清白为官,颇为称职。

D.卞衮性情残忍,征税严厉刻薄。

他虽为官干练,清正廉洁,但性情尤为残忍狠毒,常用拷打之刑,以致有了“大虫〞的外号,但深得皇帝认可。

【答案】D
【解析】此题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通读全文,整体上把握文言文阅读段大意,认真比对选项与原文,细心辨析。

“深得皇帝认可〞有误,从末段可知,皇帝对他忠于职守颇为认可,但对其残忍狠毒的做法并不赞同。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承褒之众素不为备,即时大溃,震与文袭分部余卒夹攻之,贼众遂平。

〔5分〕〔2〕大凡督察部下,纠逖愆违,非有大故,所宜矜恕。

〔5分〕
【参考答案】〔1〕杜承褒的队伍平时不作防范,立即大败,卞震与陈文袭分别率领剩余士兵夹攻他们,贼HY于是被平定。

本卷贰O 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 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本卷贰O 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 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2〕大凡督察部下,矫正过错,假如没有大的事故,就应该体恤宽恕。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文言语句翻译。

在把握全篇整体意思的根底上,根据前后文理解确定句意,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握关键词及特殊句式。

可运用课文联想法、成语联想法、代 入法等解读重要实词,注“换〞“调〞“留〞“增〞 “补〞“删〞。

〔1〕注意“素〞,平时;“大溃〞,大败;“平〞,被平定。

〔2〕注意“愆违〞,过错;“大故〞,大的事故;“矜恕〞,体恤宽恕。

【参考译文】
卞衮,字垂象,益州人。

父亲卞震,擅长写诗。

考取蜀进士,渝州刺史南光海征召为判官。

蜀平定后,仍任旧职。

适逢盗贼杜承褒率HY 围城,援兵没有到来,卞震亲自率领士兵,一边战斗一边抵抗,被流箭射中,伤得很厉害,不能亲临HY 队。

而州兵受到重创,收起兵器连夜逃走,刺史陈文袭不能阻止贼HY ,于是贼HY 进入并占据州城,用伪官职位和丰厚的财物引诱卞震,卞震都斩杀了他们的使者。

贼HY 有个叫东章的人,是本州的兵校。

卞震派人对他们讲清朝廷的威严与恩德,晓以福祸,东章害怕并且相信,于是埋伏HY 队袭击他的同HY 。

杜承褒的队伍平时不作防范,立即大败,卞震与陈文袭分别率领剩余士兵夹攻他们,贼HY 于是被平定。

陈文袭因犯失陷州城罪,削去官职为平民百姓。

卞震因以前的功绩得以赎罪,以虢州录事参HY 的官职去世。

太平兴国八年,卞衮进士及第,屡次升迁任评事、将知乐县,改为光禄寺丞、泗州通判。

升迁为著作佐郎、广南转运司承受公事,不久任宣州通判。

淳化年间,皇上命令选择百官中廉洁干练的人,发给皇上手迹印制的纸,让他们写出最优秀的人,并
赐给实际的俸禄表彰嘉奖,卞衮在其中。

改为太常丞。

咸平初年,升为HY 御史,为转运副使、同荆湖发运使,以办事能干让皇帝知晓,就地加殿封为中侍御史。

入朝判三司开拆司,再为转运使并发运使。

咸平六年,合并三司使的职务而分设副佐的官员,任命卞衮为刑部员外郎,充任盐铁副使。

景德初年,背生毒疮而死去,年四十五岁。

录用他的弟弟卞扆为临颍主簿,儿子卞咸为将作监主簿。

卞衮聪明敏捷,有做官的才能,连年掌管财赋,以清白治理司局,被认为称职。

然而他性情残忍狠毒,搜括财税严厉刻薄,专门进展拷打,以致有“大虫〞的外号。

真宗曾对亲近的臣子说:“卞衮秉公忠诚,竭尽心力,无所畏惧回避,人们很少能做到,然而近来在外任职,颇因残酷而使德行受损,所到州县,细微的过错,没有任何宽免。

大凡督察部下,矫正过错,假如没有大的事故,就应该体恤宽恕,官吏自己应当畏惧权威思念恩惠,不敢再次犯错,公家的事情也没有办不成的。

这才懂得做官的方法,适中为好。


〔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33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11分〕
登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为咏洞庭湖的名句,其中“坼〞和“浮〞用得好,为什么?〔5分〕
【参考答案】〔1〕“坼〞字,诗人用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而“浮〞字,具有非常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如今读者眼前。

【解析】此题考察炼字。

要结合这两句诗表达的内容来分析,这两句诗写作者在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的阔大景象。

“坼〞本意是分裂,是说洞庭湖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从而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而“浮〞字那么说日月星辰都随着洞庭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足见洞庭湖的博大壮观。

〔2〕“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涕泪之中,饱含着诗人怎样丰富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2〕“戎马关山北〞五字,表达出诗人胸中装有黎民社稷,无比宽广的襟怀。

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解析】此题考察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晚年登上楼,面对浩瀚博大的洞庭湖,感情是非常复杂的。

要在理解全诗的根底上,结合整首诗的写作背景来揣摩这涕泪中复杂的感情。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11分〕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发奋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E.此诗虽属古风,然多用对句,如“霜被〞与“风飘〞二句,写尽天地空间;“白
本卷贰O 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 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本卷贰O 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 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日〞与“浮云〞二句,构成贤愚比照;“梧桐〞与“枳棘〞二句概括昏君奸佞。

【答案】AE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这是考察对诗歌语言以及技巧的分析。

由“霜〞“秋〞“大荒〞等意象即可探知作者的情感是深沉而抑郁的;后两句那么直抒个人的不满情绪,故A 项“奠定了全诗昂扬发奋的基调〞与全诗题旨相左。

E 项,“白日〞与“浮云〞二句,概括昏君奸佞;“梧桐〞与“枳棘〞二句构成贤愚比照。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
【参考答案】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荣华〞易逝,有如东流水一去不返,人间万事如波浪起伏,变化无常。

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梧桐〞二句,喻小人居于高位,而君子不得其位。

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归去来〞,直接说明“老大无成,将要归隐〞的愤懑之情。

〔每点2分,概括与分析各得1分〕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

创作时间是约为李白“赐金放还〞而分开长安之前。

这时的他,已在长安生活了两三年,对朝廷和社会弊端有了不少体验。

他从自身的遭遇里,看到了朝廷不合理的用人现象,愤怒而致产生归隐之念,并发而为诗。

诗歌五六句说明他遭遇的不顺逐。

他在41岁的时候,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

初始心情兴奋,想有一番作为,但值玄宗后期,政治日趋腐败黑暗,贤能之士屡遭排挤、迫害。

李白秉性耿直,对黑权力不能阿谀奉承,因此遭谗言诋毁,在长安不满2年,
即被迫辞官离京,故发出以上二句诗。

此二句也可看出他不艳羡荣华富贵。

十一、十二句说明诗人无奈及无能为力的心情。

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归隐,同时自由地吟唱?行路难?来发泄对社会不公的抗议。

“归去来〞指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剑歌〞,指孟尝君食客冯欢因未被重用曾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事。

它们已成为封建社会失意者的精神武器。

诗人李白即以此为武器,准备拂袖而去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11分〕
题楼①
刘仙伦
八月书空雁字联,楼上俯晴川。

水声轩帝钧天乐②
,山色玉皇香案烟。

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③。

东南无此登临地,遣我飘飘意欲仙。

【注】①本诗写于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作者从靖康元年〔1126〕春避难南奔,至此已经漂泊三年。

②轩帝:华夏始祖黄帝轩辕氏,传说黄帝在洞庭湖演奏咸池之乐。

钧天乐:钧天广乐的简称,是HY 中天帝的音乐。

③吟边:思绪所到之处,此处指天边。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诗人以楼为立足点,或者仰望俯视,或者近观远跳,从多角度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观,抒发了热爱自然、宠辱皆忘的愉悦心情。

B.第一句既点出登楼的时间是,也描写了高空开阔、雁行书字的景象,与下联湖面水
势互相映衬,显得空间辽阔广远。

C.第二句又对颔联、颈联有统领作用,下两联都是俯视“晴川〞所见详细景物。

此处“睛川〞不同于“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晴川〞。

D.洞庭湖浪涛声声,仿佛轩辕黄帝在湖边演奏着天神的音乐,远处连绵的群山,烟岚覆盖,好似玉皇大帝香案上的迷蒙轻烟。

E.颈联由近及远,有近处“大舶驾风〞的雄壮美,还有远处日落天边的瑰丽美,整个画面丰富多彩,刚柔相济,境界开阔。

【答案】AC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展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讲解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AE项考核手法,BCD 项考核内容,其中A项,“抒发了热爱自然、宠辱皆忘的偷悦心情〞错,根据背景注释,此处诗人抒发的是对南宋政局不满、暂得逍遥的思想感情。

C项,“都是俯视‘晴川所见详细景物’〞错,不全是俯视,还有其他视角,如“山色玉皇香案烟〞为仰视。

〔2〕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结尾点题,收束全诗。

诗句最后回扣了题目“题楼〞和第二句,以情感收束全诗。

②与“东南地〞比照,避难南奔,漂泊至此,卒章显志,表达了对南宋政局的不满。

③同时抒发感情,写诗人登楼的感受,飘飘欲仙,暂忘烦忧。

〔每点2分,一共6分〕
【解析】此题考核诗句的作用,注意从内容、构造和手法的角度答题,“东南无此登临地,遣我飘飘意欲仙〞中与“东南地〞比照,卒章显志,表达了对南宋政局的不满;写诗人登楼的感受,飘飘欲仙,暂忘烦忧。

从构造上看结尾点题,收束全诗。

〔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一共1小题,6分〕
11.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望海潮?中“,〞写出了钱塘江水的汹涌澎湃,而?登楼?中“,〞写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宏大形象。

〔2〕?永遇乐〔千古〕?中,辛弃疾回忆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可以“〞,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答案】〔1〕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仓皇〞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要求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防止笔误。

第二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①HY纽约州一所高中的学生罗瑞克极具表演天赋,把历任总统的表情模拟得栩栩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