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热电厂电阻率测试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21431—2008》 3 场地地质条件概况
拟建场地属平原地貌单元,拟建场地地势平坦,场地地面高程一般在 8.6~ 9.0m 之间。场地原为农田,现场地已经人工平整。
据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 30.00 米以浅土层岩性较单一,以粘 土为主,表层有 0.30-0.9m 不等的素填土,其成份亦为粘土。
摇动手柄后,外侧供电电极C1、C2之间产生电流I,内侧两测量电阻P1、P2间
产生电位差V,通过测试仪表显示所测电阻值R(V/I),其测试点处的土壤电阻
率值ρ可通过下式计算:
式1 式中:ρ-土壤电阻率(Ω.m)
R-所测电阻(Ω) a- 测试电极间距(m) b- 测试电极入土深度(m)
当测试电极入地深度不超过0.10a时,可假定b=0,则计算公式可简化为:
××××××勘察院
×××××热电厂土壤电阻率测试报告
第 3页 共 4页
测点 编号
测点坐标
X
Y
(m) (m)
D1 1223 756
D2 1223 656
D3 1223 556
D4 1308 556
D5 1308 656
D6 1308 756
D7 1393 756
D8 1393 556
D9 1478 556
××××××勘察院
图1 土壤电阻率测试示意图
×××××热电厂土壤电阻率测试报告
第 2页 共 4页
本 次 测 试 仪 表 为 ZC 29 B型 接 地 电 阻 测 试 仪 ,测 试 时 将 四 根 极 棒 布 设 在 一 条
直接上,极棒间距(a)相等,其值宜与拟设计的防雷接地体的埋深相同,本次
测 试 取 3 .0m ,测 试 极 棒 打 入 地 下 深 度 ( b) 为 0.30m 。测 试 时 以 匀 速( 1 50 rpm/m in)
D10 1478 656
D11 1478 756
各点土壤电阻率实测值一览表
表1
测线 走向
(°) 90 0 90 0 90 0 90 0 90 0 90 0 90 0 90 0 90 0 90 0 90 0
极 极深 电阻 距 ab R (m) (m) (Ω) 3 0.3 0.59 3 0.3 0.59 3 0.3 0.59 3 0.3 0.57 3 0.3 0.52 3 0.3 0.54 3 0.3 0.57 3 0.3 0.58 3 0.3 0.52 3 0.3 0.52 3 0.3 0.53 3 0.3 0.50 3 0.3 0.50 3 0.3 0.49 3 0.3 0.54 3 0.3 0.53 3 0.3 0.59 3 0.3 0.56 3 0.3 0.57 3 0.3 0.59 3 0.3 0.58 3 0.3 0.58
10.84
10.74 11.12
10.93
10.93 10.93
10.93
本次测试时值丰水期,降水较多,测试时现场土壤潮湿,局部有少量积 水,根据《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21431—2008》D.3.3 条,对 实测土壤电阻率根据土壤性质及测试时条件按下列公式进行季节修正:
ρ=ψ*ρ0
土壤电阻率实测值
Ρi(单值) ρ0(均值)
(Ω.m)
11.12 11.12源自11.1211.12 10.74
10.93
9.80 10.18
9.99
10.74 10.93
10.84
9.80 9.80
9.80
9.99 9.42
9.71
9.42 9.24
9.33
10.18 9.99
10.08
11.12 10.56
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取值。
6、结论与建议 1、本次按规范要求对拟建场区土壤电阻率进行了测试,共测试 11 处,
各处实测土壤电阻率值见表 1,根据土壤性质及测试条件修正后的土壤电阻 率值见表 2。
2、建议该场地防雷接地设计土壤电阻率计算值取 35Ω.m,或根据相关 设计规范取值。
3、建议防雷接地装置安装后根据相关要求实测接地电阻。
×××××热电厂土壤电阻率测试报告
××××××××××××热电厂
第 1页 共 4页
土壤电阻率测试报告
1、项目概况 ×××××热电厂工 程 位于××市××大道西侧、××路北侧。场地南
北长 330m、宽 287.50m,总面积 94875m2。受××有限公司的委托,×× ××勘察院(以下简称“我院”)于 2011 年 6 月 8 日对热电厂场地进行了土 壤电阻率测试,目的是为该工程的防雷接地提供设计依据。 2 执行的技术标准
式2 本次测试极距a=3.0m,电极入土深度为b=0.3m,入地深度深度不超过 0.10a,故采用公式2计算实测土壤电阻率。 5、测试数据处理及分析 本 次 现 场 土 壤 电 阻 率 测 试 点 按 网 格 状 在 场 地 内 均 匀 布 置 ,由 南 至 北 共 布 置 4 排,排间距为 85m,每排为 3 个测试点,点间距为 100m。本次共完成 土壤电阻率测试点 11 处(锅炉厂房处已进行施工,无法测试),满足委托方测 试点密度不少于 1 处/10000m2 的要求。 测试时每点均测试两次,第 1 次测试时电极呈东西向排列,第 2 次测试 时电极呈南北向排列,测试及计算结果见表 1。 表中可见,各测点不同方向的二次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土质均匀, 各向同性。场地内实测土壤电阻率最小值 D7 点为 9.33Ω.m,最大值为 D1 点为 11.12Ω.m,平均值为 10.41Ω.m,整个场地电阻率值变化不大,与场地 内上部土层以粘土为主、土层结构简单的特征相吻合。
据现场调查,场地内不存在影响电阻率测试的地下金属管线。 4 测试方法
本次土壤电阻率测试采用《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21431 —2008》附录 D 中的四点等距法。该测量方法所需的仪表设备少,操作简 单 ,经 实 践 检 验 ,其 准 确 性 完 全 能 满 足 工 程 计 算 要 求 ,采 用 此 种 方 法 时 电 极 按图 1 距布置:
参考资料
1、××××热电厂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有限公司,2010 年 9 月; 2、××热电厂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补充勘察),××有限公司,2011 年 4 月。
××××××勘察院
式中:ρ-土壤电阻率修正值
公式 3
ρ0-土壤电阻率实测值
ψ-土壤季节系数,本次取 3.0(粘土,雨后潮湿)。
按式 3 计算修正后各测试点处的土壤电阻率见表 2。
××××××勘察院
×××××热电厂土壤电阻率测试报告
各点土壤电阻率修正值
第 4页 共 4页 表2
测点编号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11
土壤电阻率 33.36 32.79 29.97 32.52 29.40 29.13 27.99 30.24 32.52 32.79 32.79
修正值(Ω.m)
场地内土壤电阻率最小为 27.99-33.36Ω.m,平均值为 31.23Ω.m。考虑
一定的安全余量,建议该场地防雷接地设计土壤电阻率计算值取 35Ω.m,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