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感悟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中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张静闫秋娟咸阳市渭城区华星小学陕西咸阳 712000 咸阳市渭城区教学研究室陕西咸阳7120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7-049-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充分地读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有所感悟,而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

感悟的实质是意会。

在朗读
中感悟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好语文不仅仅要多读,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悟”。

让读成为阅读教学最传统、最经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

怎样才能在读中很好的感悟,让阅读教学效果更佳呢?
1、抓问题设置,以问促读促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里的读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意阅读,对学生来说就是在老
师的引导下,带着老师预先设置好的问题去读课文。

带着问题去读书是一个终生受用的好方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在掌握文章内容的同时解开疑问,另一
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同样重要的是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进
行设计提问。

问题设计要有技巧,富有启发性。

能深入浅出,又能提纲挈领。

能让学生通过
认真阅读初步解答,引起学生读书的愿望和兴趣。

在学生充分阅读、感知课文内容以后,设
计几个巧妙的问题,会使语文课堂思路清晰,也是学生的活动有了明确的任务,从而达到提
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的目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往往也是教师
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

课堂中让学生在问中读、读中思、思中悟,通
过“以问促读”达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的境界。

2、抓重点词句,促课文理解
词句是语言文字的主要表现形式,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
学方法之一,也是学习语文的有效策略。

那么抓哪些词句呢?一般来说就是表现文章中心和
主旨的词句,揭示文章内容或句子意义的关键词句,学生有深刻感受的词句以及一些作用特
殊的句子,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如何抓重点词句?如《飞夺泸定桥》一课,课题
中“飞夺”一词,是全文的关键词,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提示了文章的分段思路。

教学时,我
抓住“飞夺”一词,设计了三个环节:1、文章围绕哪个关键词来写的?2、文中哪些段落写“飞”,哪些段落写“夺”?3、分析飞夺的经过和原因。

这样抓住一个关键词来教,学生既理解
了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思路,又明确了课文中心,掌握了重点词语,一举多得。

由此可见,抓重点词句,特别是表达文章中心和主旨的词句,能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对文章的理解之中。

3、抓课文品析,促情感达成
品读词句,体会情感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内容
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写人、记事、抒情、状物的。

因此,老师在让学生“披文入境”,感受文本内涵的同时,应该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层层深入的教学过程,有效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精读细品,由浅入深进行情感体验。

如《翠鸟》一课,课文的
最后一段,是一段充满了浓烈情感的语言。

这两句话乍一看是在写翠鸟的生活习性,其实细
细品析会发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无比喜爱之情。

于是我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从中真正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情感。

此时我抛出了三个问题:从这两句话中可以
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翠鸟可谓人见人爱,我真想抓一只来养,可以吗?作者那么喜爱它,为什么不走近看,而要‘远远地看’呢?在学生一步步解答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触摸语言、品读文本,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体会了作者写作的灵魂。

4、抓生活体验,促情感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的内心情感入手,把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世界纳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发挥它们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

结合具体的情境及生活实际,使学生与作者的内心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生命桥》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动
物在濒临绝境时所做出的令人惊叹的抉择,我引导学生从日常所见的情境说起:“你们见过动物逃生吗?它们是怎样逃生的?”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各自的见闻:“壁虎被天敌抓住时
会挣断自己的尾巴逃走。

”“黄鼠狼遇到天敌后会放出臭屁。

”……这时,我将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与课文联系起来:“当一群羚羊在后有猎人追赶,前是万丈深渊时,它们以牺牲老羚羊来保全小羚羊的逃走,这是何等痛苦的抉择呀!”在随后的感情朗读中,学生们都带着一种悲壮的感情去朗读,读的真切感人。

教学中,学生得到的情感体验,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迁移,
学生情感的升华是源于生活实际并在其中得到实现。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自读自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让学生读的过程便是了解、欣赏和感悟的过程。

从而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同化境界,这
样才能提高语文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