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由鼠伤寒沙门氏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由鼠伤寒沙门氏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
孙延芳;张云仙
【摘要】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oisoning causes by det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of food poison-ing events. Methods The suspected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epidemiology survey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he collected samples were given etiological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ccording to
GB4789.4-2010, GB4789/T.5-2012,GB4789.7-2013,GB4789.30-
2010,GB/T4789 6-2003. Results The salmonella typhimurium was detected from 2 pieces of stool samples and 1 piece of food. Conclusion The reason of this food poisoning is that salmonella typhimurium contaminates food.%目的:对食物中毒事件病原菌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中毒原因。
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选择疑似病原菌,依据 GB4789.4-2010,GB4789/T.5-2012,GB4789.7-2013,GB4789.30-2010,GB/T4789.6-2003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学分离和鉴定。
结果从2份粪便标本和1份食物中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
结论该
次食物中毒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引起。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6(013)020
【总页数】2页(P112-113)
【关键词】食物中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实验室检测
【作者】孙延芳;张云仙
【作者单位】白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白山 134300;白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白山 13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
2016年5月21日晚,白山市疾控中心接到白山市中心医院报告,医院接诊某一家四口腹泻患者,疑似食物中毒。
接到报告后白山市疾控中心立即展开流行病学调查,样品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16年5月21日,患者一家中午聚餐,主食是韮菜盒子,菜品有拌黄瓜,酱茄子,尖椒干豆腐和五香咸鸭蛋。
晚上5点半相继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6点半入院。
临床症状:主要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重症者伴有发热、头痛,水样便。
现场采集剩余食物两份(吃剩的韮菜盒子和五香咸鸭蛋)、4份患者粪便样品,立即带回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检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培养基和试剂显色培养基来自郑州博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PI20E 生化鉴定试剂由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诊断血清由泰国进口,其他培养基均来自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2.1.2 方法将4份粪便标本和2份剩余食物,按照GB4789.4-2010[1],GB4789/T.5-2012[2],GB4789.7-2013[3],GB4789.30-2010[4],GB/T4789.6-2003[5]标准中的检验程序进行增菌、分离、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
2.1.3 实验室质控菌株沙门氏菌标准菌株ATCC14028
2.2 增菌、分离
将6份样本(2份剩余食物10倍稀释液、4份粪便)分别划线沙门氏显色,XLD,志贺氏显色,TCBS,弧菌显色,李斯特氏菌显色,PALCAM,O157显色平板进
行直接分离,同时接种BPW,志贺氏增菌肉汤,3%Nacl碱性蛋白胨水,LB1,EC增菌液中,除志贺氏增菌肉汤41.5℃厌氧培养、LB130℃培养外,均36℃培
养24 h;24 h培养后,直接分离的平板均无可疑菌落生长。
将BPW接种SC、TTB,志贺氏增菌肉汤划线志贺氏显色、XLD,3%Nacl碱性蛋白胨水划线TCBS、弧显平板,LB1接种LB2,EC接种O157显色和MAC平板,除LB230℃培养、TTB42℃培养外,均36℃培养24 h。
培养后志贺氏显色、TCBS、弧显平板、
O157显色平板上均无可疑菌落生长。
取MAC平板上粉红色菌落接种TSI,36℃培养24 h,结果均为A/ A、产气+,H2S-,菌株纯化培养后与致泻性大肠埃希
氏菌诊断血清均不凝集。
LB2接种李显和PALCAM平板,36℃培养48 h,均无
可疑菌落生长。
SC接种沙显、XLD,TTB接种BS平板,36℃培养24 h。
3份样
本(2份粪便、1份五香咸鸭蛋)的XLD上均有无色,中心黑的圆形菌落;沙显
上均有紫色菌落;BS上有棕褐色菌落,挑取可疑菌落接种TSI,36℃培养24 h,结果均为K/A,产气+,H2S+。
2.3 生化试验
取3株分离菌株的纯化培养物,用生理盐水制成适宜的菌悬液,接种API20E,结果查编码99.9%符合沙门氏菌属。
2.4 血清学鉴定
3株分离菌株的纯化培养物均与A-I多价凝集,与血清O4、O5、O12凝集,与
H血清均不凝集,盐水对照不凝集。
将菌株用0.8%半固体琼脂平板连续传代培养,至第3代时Hi、H2出现不明显凝集,至第4代出现明显凝集,细菌鞭毛抗原得
到恢复。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结果,在病人粪便和剩余食物中
检出同源菌。
判定此次事件为一起因食用被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五香咸鸭蛋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沙门氏菌属是肠杆菌科中常见的一个重要的病原性菌属,菌型繁多,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人畜共患的肠道病原菌[6]。
鸭蛋的外壳容易被沙门氏菌污染,有时候细菌甚至会进入鸭蛋内部,烹制时间不够或运输过程中生熟不分可能是造成本次感染的原因。
①食物中毒病原检测时,首先要了解流行病学调查材料,以便确定检测方向,缩短检出时间,快速报告,为食品监督部门执法提供依据,避免问题食品继续流入市场危害群众健康。
②由于沙门氏菌抗原结构复杂,血清种类繁多,且加工过程中加热、干燥、高含盐量、酸和冷冻等因素的作用,以及早期用药等诸多因素影响,细菌损伤在所难免。
所以现国标中用BPW前增菌后用SC、TTB再次增菌非常重要。
此次检测过程中,病人粪便和可疑食物直接分离XLD、沙显、BS平板均无沙门氏菌生长;用SC、TTB增菌再分离的平板,有典型菌落生长但数量较少,与杂菌共同生长;用BPW
前增菌,再用SC、TTB增菌再用XLD、沙显、BS平板分离,整个平板均为典型
菌落,杂菌几乎不生长,充分验证了前增菌的重要性。
③检测到的沙门氏菌由于未知因素致抗原缺失,按照GB4789.4-2010中方法将菌株接种在0.8%半固体琼脂平板的中央,24 h后取其边缘呈蔓延生长的菌苔进行H 项凝集,第一代至第二代均不凝集,直至第4代Hi、H2才出现明显凝集,鞭毛抗原得到恢复,诱导成功。
所以不能单纯靠纯培养物的H项不凝集,或只诱导一次、两次就判定H项不凝集。
甚至有经十七代诱导试验获得H双相抗原的报告[7]。
通过对该次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检测结果分析得出:除应加强早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集和分析以确定检测方向外,病原菌的检测过程中按新国标要求进行前增菌、增菌、再分离能提高检出率。
在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可疑病原菌,即使血清或生化不符,也应进行进一步实验以确定菌型。
建议食品安全监督部门控制问题食品流入
的同时,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购买熟制食品时要加热后再食用。
【相关文献】
[1]GB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GB/T4789.5-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3]GB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4]GB4789.3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5]GB/T4789.6-20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检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6]李建栋,陈义忠,楚心唯,等.饮服从业人员沙门菌耐药性及质粒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2):205-206.
[7]傅丹青,孙永祥,丁水军.营养琼脂斜面法在沙门菌“H”抗原位相变异中的应用[J].预防医学论坛,2009,15(12):1291-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