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冲刺卷06(新课标Ⅱ卷)(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冲刺卷(6)(新课标Ⅱ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将姓名、班级、考号与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2.客观题的作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3.主观题的作答:必须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此区域外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朝的反腐败
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炀帝“驱天下以纵欲,罄万物而自奉”,终致“率土分崩”,深刻指出:“为主贪,必丧其国。
”他即位伊始便把后宫美女释放3000人,任其择偶出嫁。
贞观十二年(638年)出巡山西,浦州刺史赵元楷大肆铺张接迎,太宗斥责他此举纯属“亡隋弊俗”,吓得赵元楷“数日不食而卒”。
唐朝制定的反腐败专项法律法规是唐律中的《职律》。
唐律规定对监临主司受财“二十五匹绞”,收受钱财而枉法者“加役流”。
形象点说,在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县长和处长们)贪污受贿相当于其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唐太宗曾告诫群臣“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谕劝百官不要因贪图钱财而毁了身家性命。
《唐律·诈伪》设有谎报、虚报政绩罪,即自报、指使下属或授意他人谎报、虚报均属此列。
《唐律·职制》设有请托说情罪,明确规定没有使用财物而仅靠人情向主管人员求办某事,也要禁止。
非主管人员替别人请托,只要开口,就要杖一百;如果枉法,和主管人员同等处罚。
《唐律》还规定,主管官员受财枉法,受贿相当于一尺绢的,要判处杖刑一百,并且一匹加一等,十五匹判处绞刑。
官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受百姓财物、牛羊瓜果等供馈,或向百姓借贷财物,役使人力等,均以贪污罪论处,以防止官吏对下属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
而普通百姓盗窃,即使五十匹,只是流放服役而已。
唐代开始,监察官“二周年一替”,且以较快的速度升迁,既鼓励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又防止了在位长久带来的弊病,因为“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
”唐代对官吏的考核主要是“德”、“行”两个方面。
“德”包括官吏的品质、道德修养、对君主的忠、信、笃、卫等;“行’包括官吏的能力大小,守职的勤惰、政绩的好坏等。
“德”的标准是“四善”: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简称“德、慎、公、勤”。
这“四善”是对全
国所有官吏而言的标准。
行能政绩的考核标准有二十七条,称之为“二十七最”。
这二十七条标准是针对各种不同业务,不同部门的官吏而言的。
(选自《光明日
报》,有删节)1.下列各项中对“唐律”中相关反腐败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律》中的《职律》是唐朝制定的反腐败的专项法律法规,其中有对官员收受钱财进行严格的处罚的规定。
B.《唐律》规定自报、指使下属或授意他人谎报、虚报政绩,是一种犯罪,可以看出唐朝对官员的政绩考核较为严格。
C.《唐律》也禁止没有使用财物而仅靠人情向主管人员求办某事,非主管人员替别人请托,要杖一百并和主管人员同等处罚。
D.《唐律》对主管官员受财枉法有严格的规定,受贿相当于一尺绢的,要判处杖刑一百,十五匹判处绞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亲眼目睹隋朝隋朝灭亡,深刻指出官员腐败的严重后果,并在上任伊始便释放宫女3000,这反映出他反腐的决心。
B.唐太宗反对官员铺张浪费,出巡山西时严厉斥责赵元楷,吓得赵元楷“数日不食而卒”。
C.唐朝对贪污受贿的处罚十分严厉,规定正七品官员贪污受贿相当于其一个多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D.为防止官吏对下属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唐律规定官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受百姓财物或向百姓借贷财物等,均以贪污罪论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律规定普通百姓,即使盗窃五十匹绢,也只是流放服役,可见唐律对百姓犯罪处罚比较宽松。
B.为了鼓励官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在位长久带来的弊病,唐代开始,实行监察官“二周年一替”制度。
C.唐朝主要从“德”、“行”两个方面对官吏进行考核,“德”包括官吏的品质、道德修养等,“行’包括官吏的能力大小,守职的勤惰等。
D.唐朝对官员的考核有明确的标准,有对全国所有官吏而言的标准“四善”,还有针对各种不同业务,不同部门的官吏的考核标准“二十七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
擢明经。
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
翰林
..。
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
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岁
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何也?”涵惧,未及对,数目晋,晋曰:“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诸戎
以我之尔与也,莫敢确。
尔父子宁,畜马蕃,非我则谁使!”众皆南面
..拜,不敢有言。
德宗立,出为华州刺史。
朱泚反,遣兵攻之,晋弃华走行在。
改国子祭酒,宣慰恒州。
还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说之曰:“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
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怀光喜且泣,故怀光虽偃蹇,亦不助泚。
帝还京师,改尚书左丞。
是时,右丞元琇为宰相韩滉排笮①得罪,滉势振朝廷。
晋见宰相
..,诵元琇非罪,士大夫壮其节。
贞元五年,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
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
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帝问参过失,晋无
敢隐,由是参罢宰相。
晋惶恐,上疏固辞位。
九年,罢为礼部
..尚书,以兵部尚书为东都留守。
会宣武②李万荣病且死,诏为宣武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万荣死,邓惟恭总其军。
晋受命,不召兵,惟幕府驺傔③从之,即日上道。
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
及郊,惟恭始出迎谒。
既入,即委以军政,无所改更,众服晋有体,莫测其谋。
汴士素骄怙乱,尝介勇士伏幕下,早暮番休,晋一罢之。
惟恭乃结大将相里重晏等谋乱,晋觉之,杀其党,械送惟恭京师。
晋在军凡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恭惠。
[注]①排笮:排挤。
②宣武:今开封。
此时李万荣担任宣武节度使。
驺傔:骑马驾车的侍从差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尔反用是望我邪
B.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C.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D.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初设翰林院,作为文人和卜医技术待诏的处所,并非中央机关。
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
B.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召见群臣时,都面向南而坐,因此南面指帝王之位。
后泛指居尊位或官位。
C.宰相指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其中宰是辅助、相是主宰的意思。
D.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礼部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董晋据理力争,不辱使命。
董晋跟随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到回纥时,回纥依仗功劳责怪唐朝给他们的财物少,李涵很害怕,而董晋驳斥了回纥,让回纥人理屈词穷。
B.董晋处事得法,于国有功。
德宗时,李怀光谋反,董晋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李怀光没有帮助谋反的朱泚;邓惟恭图谋造反,董晋发觉后,杀了其党羽,将邓惟恭押送到京城。
C.董晋不畏权势,敢于直言。
德宗时,韩滉权倾朝野,董晋没有因他权势大而畏惧,而是在他面前陈述右丞相元琇没有罪过;也是在董晋的主动揭发下另一位宰相窦参被罢免。
D.董晋胆大沉稳,细心善察。
董晋接受宣武节度副大使任命后,没有召集军队,只带领侍从差役赴任。
到达宣武军后,他以静制动,当他察觉邓惟恭勾结他人图谋作乱时,制服了邓惟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
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
(2)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兵乱后杂诗(四)
吕本中
万事多反复①,萧兰②不辩真。
汝为误国贼,我作破家人。
求饱羹无糁③,浇愁爵④有尘。
往来梁上燕,相顾却情深。
【注】①反复:作“翻复”。
②萧兰:比喻坏人和好人。
③糁(sǎn):煮熟的米粒。
④爵:古代的盛酒器具。
8.从情和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尾联。
(5分)
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哲学上讲,运动是绝对的,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从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万物存在的名句是:,。
(2)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作为宰相他目光犀利,审时度势,克服阻力,
力主改革,在《登飞来峰》中表明他这种气度和境界的句子是,。
(3)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他的态度是,。
乙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不按要求作答,答案无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乞丐
契诃夫
“仁慈的老爷!行行好,请顾念一下我这个不幸的挨饿的人,我三天没吃东西了……我当了八年的乡村教师,现在失业了。
请帮帮忙,行行好!”
律师斯克沃尔佐夫打量着他,瞧瞧他那件灰蓝色的破大衣,混浊的醉眼和脸上的红斑。
他觉得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
“听着,在前天,我好像在花园街遇见过您,”他说,“不过那时您说您是被开除的大学生,没有说是乡村教师,还记得吗?这很下流,这是诈骗!”
斯克沃尔佐大大发脾气,毫不留情地痛斥这个求告的人。
这家伙一味说谎,利用别人的仁慈,恰恰亵渎了他出于纯洁的心灵喜欢周济穷人的一片好意。
破衣人起先一再辩解,后来不作声了,羞愧得低下了头。
“先生!”他说,一手接到胸口,“确实,我……说了谎!我来在俄罗斯合唱团里任职,由于酗酒,我被赶了出来。
不说谎又有什么办法呢?”
“什么办法?”斯克沃尔佐夫大喝一声,逼近他,“工作呀,这就是办法!您应该工作!”
“这个我自己也明白,可是上哪儿去找工作呀?去当看门人吧,谁也不会要我,工厂也不会要我,工人要有手艺,我却什么也不会。
”“胡说!您总能找到借口!那么,您愿意去劈柴吗?在我家里劈柴您愿意吗?”“好吧,我可以劈……”
斯克沃尔佐夫高兴地搓着手,把厨娘叫了出来。
对她说:“奥莉加,把这位先生领到板棚里去,让他劈木柴。
”斯克沃尔佐夫赶紧走进餐室,那里的窗子正对着院子。
斯克沃尔佐夫看到他们进了院子。
奥莉加气呼呼地打量她的同伴,打开锁着的板棚,砰一声恶狠狠地推开了门。
那个冒牌教师和冒牌大学生坐到木墩子上,用拳头支着红腮帮,想起心事来。
厨娘把一把斧子扔到他脚旁,破衣人迟疑地拉过一块木柴,把它放在两腿中间,胆怯地用斧子砍下去。
木柴摇晃起来,倒了。
那人又把它拉过来,很小心地砍下去。
木柴又倒下了。
斯克沃尔佐夫的气愤已经消散,他感到有点不安,有点惭愧。
他回到书房里,“我这样做是为了他好。
”一小时后,奥莉加来报告,木柴已经劈好。
“拿着,把这半卢布交给他,”斯克沃尔佐夫说,“要是他愿意,让他常来,活总是有的。
”
从此,他经常出现:有时把雪扫成堆,有时收拾板棚里的杂物。
斯克沃尔佐夫搬家时,雇他来帮忙。
破衣人没有喝酒,很少说话。
搬运完之后,斯克沃尔佐夫吩咐人把他找来。
“噢,我看得出来,我的话对您起了作用,”他说着,递给他一个卢布,“这是给您的工钱。
我看得出来,您没有喝酒,也不反对工作。
您叫什么?”“卢什科夫。
”
“那么,卢什科夫,我现在介绍您去做另一份工作。
您拿上这封信,明天去找我的一个同行,他会给您一份抄写的工作。
好好工作,把酒戒了,别忘了我对您说过的话。
再见吧!”斯克沃尔佐夫很得意:自己总算把这个人拉到了正道上。
两年过去了。
有一天,斯克沃尔佐夫站在剧院的售票处付钱买票,看到身旁站着一个身材矮小的人,翻着羊羔皮领子,戴一顶旧的海狗皮帽子。
“卢什科夫,是您呀?”斯克沃尔佐夫问,“喂,怎么样?现在做什么事?日子过得好吧?”
“还可以,现在我在一位公证人那里工作,每月拿三十五个卢布,先生。
”
“哦,谢天谢地。
太好了!我为您感到高兴,非常非常高兴,卢什科夫!要知道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我的教子。
要知道这是我把您推上了正道。
”
卢什科夫说:“我既感激您,也感激您家的厨娘,求上帝保佑这个善良而高尚的女人身体健康!说实在的,真正救我的是您家的厨娘奥莉加。
”
“这是怎么回事?”
“当初我去您家劈柴,我一到,她总是这样开始:‘嗅,你这个酒鬼!你这个天地不容的人!’然后发起愁来,瞧着我的脸,哭着说:‘你是个不幸的人!你活在世上没有一点快活,就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你这酒鬼,也要下地狱!你这苦命人啊!’您知道,尽是这类的话。
但重要的是,她替我劈柴!先生,我在您家里连一根柴也没有劈过!为什么她要挽救我,为什么我瞧着她就决心痛改前非,这些我对您也解释不清。
我只知道,她的那些话和高尚的行为使我的心灵起了变化,是她挽救了我,这件事我永世不忘。
该入场了,里面正在打铃。
”
卢什科夫鞠躬告辞,找他的楼座去了。
(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卢什科夫以冒牌教师、冒牌大学生身份行乞,实在是因为失业、挨饿,才沦落到如此地步。
虽然他工作能力强,有手艺,但别人不要。
B.斯克沃尔佐夫开头毫不留情地痛斥乞丐,是因为乞丐利用了他的仁慈,亵渎了他的好意。
这与两年后他见到卢什科夫时感到非常高兴形成鲜明的对照。
C.斯克沃尔佐夫“高兴地搓着手”“气愤已经消敝”.说明他被乞丐的可怜身世感动了,动了恻隐之心,想要帮助他,为下文作伏笔。
D.奥莉加先“恶狠狠地摊开”,后骂“到了另一个世界,你这酒鬼,也要下地狱!你这苦命人啊!”,可见他对乞丐始终没存丝毫好感、同情。
E.文章主要运用顺叙、插叙方式,情节富有波澜;运用语亩描写、外貌描写、对比等方
法塑造了一个立体有变化的乞丐形象,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
(2)小说在刻画卢什科犬形象时,突出他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用大量笔墨描写斯克沃尔佐夫的用意是什么?试结合全文材料分析。
(4)有人说结尾两节画龙点睛、构思巧妙,请结合材料多角度分析其妙处。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传记,完成(1)—(4)题(25分)
网络与文学
主持:窦文涛嘉宾:顾彬(德国汉学家)
窦文涛:今天咱们来说说网络和文学。
顾教授,您了解德国文学,又十分了解中国文学。
现在在中国,有些悲观的人觉得那些经典的、传统的文学已经快消亡了。
因为网络的出现,好像人人都可以写了,而且电子化了,那种我们想象的像德国那种大部头的小说,将来还有位置吗?
顾彬:文学永远不会也不可能死掉。
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因为人的存在和书和文学的存在是分不开的。
但是我们应该分清楚好的文学是在什么地方发表的。
基本上不是在网络发表,而是在出版社发表的。
在出版社发表水平不高的文学作品很困难。
出版社会注意到一个作家的水平是高还是低,如果是低的,就不会发表。
在网络上,谁都可以发表东西。
窦文涛:您自己上网吗?
顾彬:根本不上网。
德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谁想在网络上发表东西,很难;作家需要出版社专门有编辑调查他的文学作品,看你的德文是对的还是不对,所以我写的那些作品如果没有第二、第三个人审校,可能我的文字水平没有现在高,肯定会很低。
窦文涛:我明白了,您是说出版社的编辑甚至能培养出一个好作家。
在中国,有些成了腕的作家,改一个字都不行。
但德国出版社的编辑,真的敢和作家商榷。
你觉得作家和编辑之间应该是怎么一种关系?
顾彬:应该是合作关系,应该做好朋友。
窦文涛:我发现现在的网络上,中国跟世界的距离比以前接近很多,可是当代的中国作家,比起五四的那辈作家,跟世界的距离其实远很多。
为什么?
顾彬:你想想,鲁迅接待萧伯纳,徐志摩接待泰戈尔,郁达夫跟佐藤春夫交朋友,他们都是直接读原文,然后跟外国的重要作家直接做朋友。
今天的当代作家,虽然在世界一体化的网络时代,但是,你有听说哪个作家是直接阅读原文的?你有听说哪个作家除创作之外还做翻译的?你有听说他们哪一个人在家里招待哪一个有名的外国作家,他们成为私人朋友的?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在一个这么高速接近的世界里面,中国当代作家的处境却比以往的时代离世界更远。
因为他们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
窦文涛:我们再谈谈作家写作与钱和名的问题。
顾彬:我常说一个作家应该完全独立,无论他能否赚钱,他都应该写作。
有一个很简单
的例子:尼采还没有发疯以前,一本书也没有办法发表,他用自己的钱发表他的书,还没有读者看他的作品,但是他发疯以后,慢慢才有了他的读者。
如果尼采没有发疯以前,跟中国当代作家一样说市场要什么我写什么,不要我的书,那我不写,那么我们今天不会看到尼采的名字。
窦文涛:这个让我想起我的一些朋友,我在他们当中发现两种人。
一种是画家,他说,艺术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事情,跟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关系。
比如他画画,他说他直追宋元,他跟千年之前的古人对话,遥相做知音,然后默默地在这耕耘。
另一种是作家,他跟我讲,现在时代不同了,你还想说几百年之后人们记得你?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你如果不在活着的时候出名,你死了没有人再会记得你。
您对这两种观点怎么看?
顾彬:我不同意。
你看,毛泽东喜欢的唐朝诗人李贺,唐以后中国人基本上不看他的作品,是日本人看他的作品。
过了1300年以后,因为毛泽东特别喜欢李贺,所以李贺非常红。
所以一个作家不应该考虑,我今天赚钱还是不赚钱,出名还是不出名,无所谓。
他如果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思的,他已经满足了生活上最重要的一个要求。
但是也有一些另外的例子,陀思妥耶夫斯基其实是为了还债,拼命写东西,也写出了伟大的作品,巴尔扎克好像也是这样。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小说当初是为了还债,就是生活不好,照样写出伟大的作品。
如果有钱赚的话,可以这样做下去,因为做的是工作,简朴的工作。
所以也可能有些人,眼前有钱,将来又有很大的名,毕加索就是这样的。
(根据凤凰网《锵锵三人行》改写)(1)下列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窦文涛认为,由于网络的出现,人人都能写作,且写作电子化了,因此经典的、传统的文学已经快消亡了。
B.顾彬认为,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好的文学来自出版社而非网络,因为网络对文学水平的高低无法控制。
C.窦文涛认为,网络拉近了中国跟世界的距离,可当代中国作家比起五四时期的作家来,跟世界的距离却很远。
D.顾彬认为,尼采起初的写作未顾及市场需求,以致自己掏钱发表的书没有人读,直到自己发疯才有了读者。
E.针对窦文涛两种朋友的观点,顾彬认可了前者,否定了后者,他认为写作是作家生活上最重要的一个要求。
(2)围绕网络与文学,访谈双方主要谈了哪几个话题?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6分)
(3)顾彬认为中国当代作家“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这“两条沟”具体指什么?中国当代作家远离世界的根源是什么?(6分)
(4)有人认为网络对文学影响有限,有人认为网络对文学的影响很大。
你的看法呢?请结合
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日本对于加入亚投行,夹在中美之间左右为难”,路透社20日评论说,日本一方面担心错失机会,另一方面又顾虑会疏远了盟友美国而帮助支持了竞争对手中国。
②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应再接再厉,奋力前行。
③青岛中能球员刘健转投广州恒大的纠纷已持续多日,中国足协在处理此事时,表现出的态度,缺乏原则和魄力,难下定论,更难开罚单。
A.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举棋不定B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瞻前顾后
C.瞻前顾后举棋不定优柔寡断D.举棋不定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河南今年将取消体育特长生等5项加分,同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考生等2个项目进行调整。
B.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造性的诠释,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学传统。
C.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D.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祠堂是宗族祭祖联宗、议决宗族事务、办理红白喜事、上灯修谱、表彰功德、惩戒罪恶等的重要活动场所,它集祭祖、管理、行使族权于一身,神圣而庄严,集中体现着人们的精神要求。
祠堂的建筑以宗族观念为基石,承载着一个宗族全部的历史情感、生活理想。
所以,。
A.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也就被人们赋予祠堂建筑本身
B.人们也就把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赋予祠堂建筑本身
C.祠堂建筑本身也就被人们赋予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
D.人们也就把祠堂建筑本身赋予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微博没有传统媒体“守门人”过滤、垄断信息的特权,而且门槛很低,①。
但是由于人们大多使用匿名,②,于是微博从开始时,虚假信息就一直是一个被人诟病的方面。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