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
刘继建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摘要】中小企业是增进市场效率的基本力量。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融资难问题,企业资金短缺、筹资渠道不畅影响了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也间接阻碍了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拟从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困境着手,结合具体国情,。
从企业本身、金融市场、融资环境等方面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概述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其中许多问题和矛盾也不可忽视,融资难问题就是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的阻碍之一。
企业融资是企业采用一定的渠道和方式从企业内部或者企业外部投资者筹措资金的经济行为。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按照不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分类:1.按照企业融资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长期融资、中期融资、短期融资。
其中长期融资的时间一般为5-10年,而中期融资的时间为1-5年。
2.按照企业融资的渠道,可以分为:企业内部融资和企业外部融资。
内源性融资一般是企业通过一定方式进行的内部融资形式。
3.按照企业与融资者的关系划分,可以分为紧密型融资和松散型融资。
紧密性融资是指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主银行制度,在短时间
内得到的资金。
二、企业融资困境表现1.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在具体政策上有很大程度的限制,这些制度上的不足和疏忽都阻碍着中小企业资本的融通。
影响着直接融资覆盖面的范围。
此外,直接融资工具的种类和方式相对较少,直接融资市场的不完善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融资。
我国当前的资本市场主要有上海和深圳,虽然在近几年也逐渐有200多家的非证券型产权交易市场,但是这些市场进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仍然很难,这些因素也导致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的不通畅。
2.中小企业内源性融资困难。
直接融资通常要求资金需求者通过信息披露来提高经营状况的透明度,需要通过会计、审计等社会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大规模的资金供应需要也是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难以承担的。
这也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通过内源性融资的困难,导致了企业自身发展的积累能力不足。
3.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不完善。
中小企业设立的担保组织往往依附于某一基层政府机构,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由政府注资的担保机构也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决策机制也呈现分散化、混乱化现象。
部分偏远地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有限,担保计划规模也普遍较小,再加上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因为受到单个贷款比例的约束无法满足大企业的发展需求。
信用担保机构作用很难发挥也往往制
约了企业的间接融资。
4.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环境缺陷。
4.1中小企业缺乏进入资本市场参与融资的环境。
相对于间接融资来说,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比较困难。
基于我国目前的单一的资本市场,中小企业本来就很难进入。
资本市场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缺陷也剥夺了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机会。
4.2间接融资安排缺乏制度创新。
与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相比,中小银行的数量和资金供应比例仍然不能很好的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不足也严重影响了其整体功能的发挥。
国有大型银行很难与中小企业建立信贷关系,中小企业也不具有大型银行贷款的规模上的优势和相应的市场定位。
以东莞市一家食品加工公司为例,公司发展前景良好,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运营资金,在企业业务扩展上遇到难题。
公司年营业额达到500万元以上,但因兴建生产基地花费大量的拆迁资金致使流动资金吃紧。
由于没有土地权证无法提供法定抵押物,银行拒绝提供贷款。
三、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1.企业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中小企业自身能力的积累和提高是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内在要求。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讨论:1.1转变中小企业的融资观念。
在现代化的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改变中小企业融资固有的思维模式,牢牢树立市场观念、成本观念和风险观念。
中小企业应该积极争取同国际金融机构合作的机会,积极开发和推进具有地
方特色的融资渠道。
1.2提高企业现代财务管理能力。
中小企业要不断加强企业的财物和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提高自身经营能力和财物管理水平。
同时,要加强企业财务人员金融知识和理念的学习与更新,学会利用现代金融知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
同时,企业应该增加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2.拓宽间接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2.1完善金融服务系统,疏通中小企业的融资阻碍。
拓宽间接融资渠道,需要尽快地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系统,疏通中小企业的融资阻碍。
笔者认为,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融资服务手段,设立专门的信贷管理部门,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
其次,要不断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通过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能力,加快对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规范化。
2.2构建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体系。
中小企业的融资信贷需求应该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更多地融入中小企业的资本服务市场,对融资制度进行理性安排,同时银行金融机构也需要进行工具和技术的相关创新,不断提高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水平,为构建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体系提供银行业资金融通的安全性。
3.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建立首先要解决信用问题,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尤为重要。
各级政府要规范中小企业的改制并且强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债券管理。
3.1中小企业担保模式的创新。
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应该以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各级政府支持,以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为主要对象,建立由专业的担保机构、基金管理机构组成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
通过学习国外相关经验,严格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运作信用担保基金并采取足够的风险防范措施防范风险。
以上文提及的东莞某公司为例,由于银行贷款门槛过高,企业自身的担保信用不够而导致的企业融资难问题,正是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事实依据。
如果政府或专业的担保机构能为该公司提供一定担保,通过创新融资担保模式,降低中小企业的向银行寻求贷款的门槛,那么不仅该公司能够进一步拓展业务,金融机构也能够进一步创新银行信贷模式,达到双赢的目的。
3.2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配套设施改革。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除了金融业务外还包括帮助银行分散金融风险,支持企业发展的配套设施。
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同时,要积极推进与其适应的配套设施改革,完善多样化的担保形式,扩大担保覆盖面,在完善风险分担和商业化机制的同时发展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参考文献:
程剑鸣,孙晓岭.中小企业融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乔露.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J].合作经济与
科技,2009(2).
胡勇士.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D].甘肃科技,2006(3).168经济论丛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