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学习内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思想,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3、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其作用。
【背景链接】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抢掠,并将这个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废墟。
作为当时法国统帅将领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称这次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并征求雨果的意见。
二、课前自学
1、走进作者
本文作者是 • ,(1802——1885),(国家)作家,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品有《》、《》、《》等。
2、知识储备
反语:用正面话来表达反面意思,或用反面话来表达正面意思的手法,是修辞的一种。
反语一般有两类①表示讽刺的反语。
它在敌对性论战中用得较为普遍,多对敌人或不良风气、现象时运用,特别用在批判揭露方面,具有辛辣讽刺、幽默有趣的效果,使文章富有战斗性和嘲讽性。
②表亲昵、幽默的反语。
它一般用于日常生活中,对待同盟者和自己亲近的人运用。
如,用“死丫头”、“淘气包”来称呼自己的子女,都是一种反语的昵称。
3、字词积累。
赃()物箱箧()制裁()给()予恍()若
琉()璃()珐()琅()眼花缭()乱惊骇()
晨曦()瞥()见劫()掠
是否还有疑惑的字词?如果有,摘录下来
4、解释词语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5、我的阅读疑惑?
三、课文研讨与交流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加以概括?
2、读1-4段,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感受最深的词、句进行赏析。
(注明段落)
词句
赏析
3、读5-10段,找出雨果评价侵略者的句子并对感受最深的词、句进行赏析。
(注明段落)
词句
赏析
4、“读文识人”,读了这篇文章,你对雨果有了什么认识?
四、自测自评
1、根据拼音写汉字
zāng()物箱qiè()制cái()惊hài() p iē()见晨xī()jié()掠dàng()然无存不可míng
()状
眼花liáo()乱liú()lí()
fà()láng()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B.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手忙脚乱的洞府。
C.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D.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3、雨果,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等。
希腊有,埃及有,罗马有,巴黎有,而东方
有。
4、从全文来看,结尾句“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和“
照应,用修辞手
法,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徐秀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