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秋季高二年期中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俊民中学2014年秋季高二年期中考试
化学科试卷
时间:2014.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提示】需上交的有:①机读卡[注意应写上姓名,填涂考号、科目]
②第II卷[必须在密封装订线内填写班级、坐号、姓名]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14 S—32 Zn—65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答案填涂到对应的答题卡中。


1.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
2.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 ΔH=-57.3KJ/mol 已知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Q1KJ/mol
1/2H2SO4(浓)+NaOH(aq)=1/2Na2SO4(aq)+H2O(l) ΔH=-Q2KJ/mol
HNO3(aq)+KOH(aq)=KNO3(aq)+H2O(l) ΔH=-Q3KJ/mol
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Q1、Q2、Q3的绝对值大小的关系为【】
A.Q1=Q2=Q
3 B.Q2>Q3>Q1 C.Q2>Q1>Q3 D.Q2=Q3>Q1 3.下图有关电化学的示意图正确的是【】4
.反应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 A+B→X (△H>0)② X→C(△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5.锌铜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Zn-2e-===Zn2+
B
.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C.在外电路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D.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
6.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阳极上析出红色固体
B.装置②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C .装置③闭合电键后,外电路电子由a 极流向b 极
D .装置④的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阴离子、水分子自由通过
7. 如图装置中,U 形管内为红墨水,a 、b 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

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 .红墨水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 .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 -2e -
===Fe 2+
D .a 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 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8.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酸性环境下,钢铁只能发生析氢腐蚀 B .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C .铜铁交接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 -3e -
===Fe 3+
,继而形成铁锈 D .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9.如下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 .2>1>3>4
B . 4>2>1>3
C .4>2>3>1
D .3>2>4>1
10.已知反应4NH 3+5O 2
4NO +6H 2O ,若在反应开始后5s ~10s 之间的反应速率分别用v(NH 3)、v(O 2)、v(NO)、
v(H 2O)表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关系是【 】。

A.45 v(NH 3)=v(O 2)
B.5
6v(O 2)=v(H 2O) C.23v(NH 3)=v(H 2O) D.4
5
v(O 2)=v(NO) 11.在可逆反应2A(g)+3B(g)
xC(g)+D(g)中,已知:反应开始加入的物质只有A 、B ,起始浓度A 为5 mol·L -1

B 为3 mol·L -1
,前2 min 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 -1
·min -1。

2 min 后,测得D 的浓度为0.5 mol·L -1。

则关于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 min 末时A 和
B 的浓度之比为5∶3 B .2 min 末时B 的浓度为1.5 mol·L -1
C .x=1
D .2 min 末时A 的消耗浓度为0.5 mol·L -1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体系能量增加从而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13.已知下列各组反应的反应物及温度,则反应开始时,放出H 2的速率最快的是(表中的物质均为反应物)【 】
编号 金属(大小、形状相同的粉末)物质的量 酸的浓度及体积 反应温度/℃
A Mg 0.1 mol 3 mol/L 的硝酸10 mL 60
B Mg 0.1 mol 3 mol/L 的盐酸10 mL 60
C Fe 0.1 mol 3 mol/L 的盐酸10 mL 60 D
Mg 0.1 mol
3 mol/L 的盐酸10 mL
30
14.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 和b ,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 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 4溶液,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15.将2molSO 2 和1molO 2充入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 2(g)+O 2(g)2SO 3(g)。

下列哪些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说明化学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 A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B .混合气体的压强
C .混合气体的密度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16.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相关的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B .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
C .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D .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可用焓变和熵变共同判断
17.在C(s)+CO 2(g)===2CO(g)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 】 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通入CO 2 ④恒容下充入N 2 ⑤恒压下充入N 2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⑤
D .①②④
18.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50%
B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进行,平衡常数增大
C .反应可表示为X(g)+3Y(g)
2Z(g),其平衡常数为1 600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 -1
)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 -1)
0.05
0.05
0.1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俊民中学2014年秋季高二年期中考试
化学科试卷
时间:2014.11
第II卷(非选择题)
19.(8分)某研究小组对铁生锈进行研究:
(1)经过较长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上图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填字母)。

(2)根据实验条件判断,在铁钉的锈蚀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为:;(3)若为了防止铁钉生锈,该小组同学想在铁钉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该金属最好是【】
A. 锡
B. 铜
C. 锌
(4)钢铁容易腐蚀,工业生产中常需对钢铁进行“发蓝”处理,以有效避免或减缓钢铁的腐蚀。

所谓“发蓝”,就是在钢铁零件等进行氧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蓝黑色氧化膜。

发蓝处理过程可表示如下:
为检验经过步骤Ⅳ处理的铁件是否合格,常往成品表面滴上5%的硫酸铜溶液,如果成品不合格(即铁件表面有微小松孔,未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一段时间将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
已知CO(g)+H2O(g)CO2(g)+H2(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8008301000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0.6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H 0(填“<”“ >”“ =”);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CO和0.80mol的H2O,反应初始6s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003 mol·L-1·s-1,则6S末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CO)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O和H2的物质的量相等
(4)已知CO可用于制备很多物质:
22
2()()()2()
CO g SO g S g CO g
+=+ΔH=+8.0kJ·mol-1
222
2()()()2()
H g SO g S g H O g
+=+ΔH=+90.4kJ·mol-1
22
2()()2()
CO g O g CO g
+=ΔH=-556.0kJ·mol-1
222
2()()2()
H g O g H O g
+=ΔH=-483.6kJ·mol-1
请写出()
S g与
2
()
O g反应生成
2
()
SO g热化学方程式。

21.(12分)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ΔH
(1)已知,该反应在300℃,5MPa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ΔH 0,△S 0(填“<,>或=”)。

(2)在300℃,5MPa条件下,将0.20mol的 CO与0.58mol H2的混合气体充入2L密闭容器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0~2min内,以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s-1 ,CO的转化率为。

②列式计算
....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③300℃时,将0.50mol CO、1.00mol H2和1.00 mol CH3OH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此时反应将。

A.向正方向移动 B.向逆方向移动 C.处于平衡状态 D.无法判断
④下列措施可提高正反应速率的是。

A.压缩容器体积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降温
(3)若其它条件不变,使反应在500℃下进行,在图中作出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的示意图。

22.(10分)如图装置所示,C、D、E、F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

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

请回答:
(1)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颜色,
写出甲中C的电极反应式。

(2)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电镀液是溶液。

当乙中溶液的pH是13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 mL),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

23.(6分)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已知CO(g)和H2O(g)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1,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试判断:
(1)当CO转化率为25%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
(2)当CO的起始浓度仍为2mol·L-1,H2O(g)的起始浓度为6mol·L-1,求平衡时CO的转化率?
俊民中学2014年秋季高二年期中考试
化学科试卷
1---5 BBCDD 6-10 CBDBD
11-15BCBAC 16-18 BBB
19.(8分,每空2分)
(1)A
(2)O
2
+2 H
2
O+4e-= 4 OH-
(3)C
(4)铁制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20.(每空2分)
(1) < (2分)
(2)0.018 mol·L-1 80% (各2分)
(3)c d(2分)
(4)S(g)+O
2
(g)= SO
2
(g)ΔH=-574.0kJmol-1(2分)
21.
(1)<<(各1分)
(2)①0.02 20%(各2分)
②K=3
2
2
(CH OH)
(CO)(H)
c
c c⋅

2
0.02
0.080.25

=4(3分)③B(2分)④AB(2分)
22.
(1)逐渐变浅4OH-—4e-=O
2
↑+2H
2
O
(2) 1∶2∶2∶2
(3)AgNO
3
5.4 g
(4) 2Cl- + 2H
2
O == 2OH- + H
2
↑ + Cl
2

23.(1)未达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2)50%;
(3)75%。

电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