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新思想的萌发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
学习目标导引
目标一:什么是新思想?为什么会萌发新思想?
——请把握新思想萌发的背景、原因。
目标二:新思想的基本主张有哪些?应如何评价新思想的萌发?
——请把握新思想萌发的表现、重要人物及思想、意义
目标三:《资政新篇》主张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请把握《资政新篇》的内容、特点、意义。
教材内容详解
一、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残酷压制反清和进步的思想。
乾嘉学派埋首故纸堆,不谈政治,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2.随着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的不断加深,龚自珍、林则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开始面对现实,揭露腐败,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束缚。
这就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3.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船坚炮利,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
他们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
同步典型例题讲解一
鸦片战争的惨败,惊醒了中国的部分知识分子。
请回答1~2题。
1.鸦片战争中,新思想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危机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加深 B程朱理学压制反清、进步思想
C乾嘉学派读书人绝口不谈政治 D.林则徐和魏源的倡导、呼吁
2.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其思想实质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 )
A具有反对外来侵略的爱国传统 B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C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 D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考查点:新思潮兴起的原因、实质。
解题思路点拨:1.新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师夷长技以制夷,,上,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强国御侮,挽救统治危机。
这主要是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加重及西方的坚船利炮给封建士大夫们极大的刺激而产生的。
2.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结论和概念的能力。
新思想倡导者是清朝官员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最初目的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即“师夷长技以制夷”。
规范答案:1.A 2.D
规律技巧总结:新思想属于文化的范畴。
文化的发展取决于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
思维误区警示:注意林则徐等人的阶级身份仍然是地主阶级,其根本目的仍然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但从揭开向西方学习的序幕来看,其意义是巨大的。
二、新思想的萌发
1.新思想的内涵:向西方学习。
即主张利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
2.倡导者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①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夷书’’,使广东一时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当时他组织编译的《各国律例》《四洲志》,直接为抗英斗争服务,受到人们的重视。
②在鸦片战争期间,积极仿制西方战船,还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2)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受林则徐委托,根据《四洲志》等资料,编写出《海国图志》一书,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对开阔人们的眼界起了积极作用。
3.影响
(1)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2)中国人开始重视对西方兵器的研究,涌现出一些新式兵器专家。
4.特点
(1)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
(2)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
同步典型例题讲解二
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请回答1~2题。
1.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说“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说明“新思想”的核心是( )
A 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B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向西方学习,与各国礼尚往来
2.《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 )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介绍了西方先进的技术
C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D.探索到了正确的救国救民之路
考查点:魏源的思想及其意义。
解题思路点拨:1.抓住反侵略这一时代背景。
2.注意是“直接作用"。
规范答案:1.C 2.C
规律技巧总结:魏源将新思想著述于《海国图志》之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在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抵御外国的侵略。
思想文化服务于经济、政治,从魏源的地主阶级身份即可搞清其思想的实质在于采用先进手段强国御侮。
思维误区警示:林则徐、魏源是地主阶级进步知识分子,维护的仍是清政府代表的封建国家,但开学西方之先河的功绩巨大。
三、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1.目的
振兴太平天国,改革内政,建设国家。
2.内容
(1)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
(2)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
(3)文教方面:反对迷信,鼓励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4)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3.评价
①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同步典型例题讲解三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请回答1~2题。
1.从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角度看,以下著作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是( )
A《各国律例》 B.《海国图志》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2.《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二者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又有区别。
下列有关二者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新思想②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③形成区别的原因是作者的阅历不同
④从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看,后者更具进步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查点:《资政新篇》的内容、特点。
解题思路点拨:1.注意限定语是“历史发展潮流",可排除C项,而A、B两项都是学习西方技术,D 项则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以D项最符合“最具有进步意义”的限定。
2.可用排除法,《海国图志》与《资政新篇》虽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两者的根本目的有本质差别,不能看做是“发展”。
规范答案:1.D 2.C
规律技巧总结:《资政新篇》的背景、内容、意义常常被高考命题选中,多种题型均曾出现。
应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目的在于挽救天国;二是内容涉及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措施,具有先进性;三是地位方面,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思维误区警示:《资政新篇》是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它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学生易把洪仁歼当作资产阶级,这是错误的。
典型例题精析
一、概念理解题
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一批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
请回答1~3题。
1.(2001·北京春季·27)姚莹所著《康车酋纪行》一书介绍了( )
A.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历史地理 B.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历史地理
C.世界各国的政治军事制度 D.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
2.《海国图志》《康辅纪行》《瀛环志略》三部著作都涉及的内容是( )
A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B外国历史地理
C.介绍西方研制的新式兵器 D.各国的政治法律制度
3.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一批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徐继畲所著的是( )
A.《康辅纪行》 B.《瀛环志略> C《四洲志》 D.《各国律例》
考查点:新思想萌发时期的主要著作及其内容。
解题思路点拨:1.《康辅纪行》是姚莹在西南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后写成的。
2.《康辅纪行》与《瀛环志略》主要是历史地理方面的书籍。
3.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规范答案:1B 2.B 3.B
规律技巧总结:新思想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开端,其思想主要是通过著书立说向人们传播的。
因此把握其内容是学习的主要方法。
思维误区警示:新思想的几位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常考点,但也容易混淆,故应归类,强化记忆。
二、知能综合题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治国方案。
请回答4~5题。
4.《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5.《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
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权 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考查点:对《资政新篇》的认识与评价。
解题思路点拨:4.本题旨在考查对《资政新篇》的评价、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资政新篇》是洪仁矸在天京事变后提出的一个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元气大伤的太平天国急需扭转恶化的局势,并不具备实行此方案的条件,因而也不适应当时的革命需要。
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尚未产生,不可能对农民产生深刻影响。
由于农民阶级的时代、阶级局限,不可能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
但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后的农民领袖,已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先进性;因而,洪秀全接受了洪仁矸的主张,颁布了《资政新篇》,这就表明了D项的正确性。
5.本题旨在考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是条件。
《资政新篇》提出的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在当时,还缺乏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制度这些内在的根本条件,也就不可能实行。
规范答案:4.D 5.D
课后习题答案
一、1.A 2.D
二、1.解析:从封建统治危机加深和鸦片战争失败对爱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入手思考。
答案:①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觉察到乾嘉考据之学不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开始面对现实,提倡“经世致用’’,倡导社会变革。
②鸦片战争失败,使
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新思想。
2.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想,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因为他们切身感受到西方船坚炮利在战争中的优势,而作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不可能提出变革政治制度的要求。
他们的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这就是那个时代新思想的特点。
《资政新篇》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科学,而且主张效仿西方政治制度,是近代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
三、①不正确。
②《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公有制,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实质上是一种空想,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③《资政新篇》则主张保护私有制,鼓励私人投资,发展资本主义,比《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历史的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