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 导学案 获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可采用加热,也能直接加热
D、可用浓盐酸洗去银镜
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中关键的操作是():
A、氢氧化铜要过量
B、氢氧化钠溶液要过量
C、硫酸铜溶液要过量
D、使溶液的PH<7
5.通过学习教材和查阅资料,了解丙酮和酮的知识,比较酮与醛在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差别。

【课堂难点归纳】
1.乙醛的银镜反应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第一步,制取银氨溶液:如图所示,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 2% AgNO3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
第二步,在银氨溶液中再滴入3滴乙醛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记录实验现象。

注意事项:①试管内壁必须光滑、洁净。

(否则会生成黑色疏松的银沉淀而不是光亮的银镜)
②不可直接加热,应使用水浴加热。

(水浴使试管均匀受热,便于产生银镜)
③加热过程中不可振荡或振动试管。

(否则不利于银镜的产生)
④实验中所用的银氨溶液应现配现用,并且滴加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即可,要防
止过量(银氨溶液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易爆炸物质——氮化银,该物质哪怕用
玻璃棒刮也会引起爆炸)
⑤反应需在强碱性环境下进行。

(酸会破坏[Ag(NH3)2]+)
⑥乙醛的用量不宜太多。

⑦实验后附着银镜的试管可用稀硝酸浸泡,再用水洗而除去。

2.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新制的Cu(OH)2悬浊液:在2ml10%NaOH溶液中滴入2%CuSO4溶液4~6滴,振荡。

第二步:乙醛的氧化:在上述蓝色浊液中加入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

注意事项:
反应必须碱性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否则Cu(OH)2会溶解。

而反应结果产生乙酸,随反应进行使溶液偏向酸性,所以一开始OH-就要过量。

另外,遇到H+的话Cu2O会歧化生成Cu2+盐和Cu,观察不到Cu2O沉淀。

3.甲醛的结构特点以及甲醛与银氨溶液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醛的结构式是:,观察可知,甲醛结构中相当于有两个醛基。

因此,甲醛与银氨溶液反应和乙醛等其他一元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区别如下:以化学方程式为例:甲醛:HCHO + 4[Ag(NH3)2]OH →(NH4)2CO3+ 4Ag↓+ 6NH3↑ +2H2O
乙醛:2Ag(NH3)2OH+CH3CH O→2A g↓+CH3COONH4+3NH3↑+2H2O
【课堂检测】
1.下列物质中,在常温常压下不是气体的是()
A.丁烷B.乙醇C.甲醛D.一氯甲烷
2.下列物质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甲醛B.甲醇C.苯甲醛D.苯甲酚
3.某种饱和一元醇和某种饱和一元醛的混合物共3g,跟银氨溶液完全反应后,可还原出
16.2 g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甲醛
B.混合物中可能含有乙醛
C.混合物中醇与醛的质量比为1∶3
D.3 g混合物不可能还原出16.2 g银
4.香料茉莉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茉莉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11H16O
mol该有机物与H2充分反应,消耗H2 4 mol
C.该有机物属于不饱和酮类物质,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D.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5.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l mol/L的硫酸铜溶液2 mL和/L的氢氧化钠溶液4 mL,在一支试管里混合后加入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
A.氧氧化钠的量不够 B.硫酸铜不够量
C.乙醛溶液太少 D.加热时间不够
6.以乙烯为原料制取乙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