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入学收心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入学收心考语文试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
2019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收心考
命题人: 弓依静审题人: . 刘莎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项是()
A.契约(qì) 告馨(qìng) 无虞(yú) 修葺(qì)
B.亵玩(xiè) 炽(chì)热德馨(xīn g) 毋宁wú
C.迸溅(bìng) 贮藏(zhù) 火塘(táng) 赢(léi)弱
D.彷(páng) 徨麂子(jǐ) 撵走(niǎn) 晌午(xiǎng)
2.(2分)下列同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坚持不懈夺眶而出风餐露宿闻所末闻
B.鲁莽大胆精疲力竭闷闷不乐毛骨悚然
C.念念有词洋洋得意怏怏不乐姗姗来迟
D.忧心忡忡语无伦次精打细算耀武杨威
3. (2 分)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

B.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
....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
....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
....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
A.市××局发出“进步强化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后,我市各中小学、幼儿园纷纷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两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C.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D.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树立富国强国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5. (2分)《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可能报道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6、(2 分)法布尔用《昆虫记》谱写了一部“昆虫的史诗”他也由此获得了一些称号,以下哪项不属于他()
A.科学诗大
B.昆虫荷马
C.文学巨匠
D.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7.(8分)经典诗文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

(2)岱宗夫如何,。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莫笑农家腊酒浑,。

(5) ,吟鞭东指即天涯。

(6)箫鼓追随春社近,。

(7)昔人已乘黄鹤去,。

(8)孤山寺北贾亭西,。

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

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儿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

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③以后是激烈动荡的几十年。

又见了老舍先生,上距第一次见面已经有20多年了。

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

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起50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

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

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

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

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

④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

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

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

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爷”。

他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

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

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

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

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

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

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

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⑤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

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

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

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

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

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

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⑥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

我现在写的都是些小事。

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斑,鼎尝一脔(luán,切成块的肉),不也是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个缩影吗?
(本文节选自《季羡林谈师友》)略有改动)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三件事。

(3 分)
13.第④段加线的词“地道”"是何意思?“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表明老舍先生什么特点? (3 分)
14.老舍先生的大事很多,季老为什么全写了些艺麻绿豆的小事"? (2 分)
1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的老舍先生是怎样的个人。

(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12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味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个更好呢?昧:黑暗。

16. 解释加线词。

(4分)
(1)但当沙猎但; (2)见往事耳往事:
(3)蒙乃始就学乃: (4)恐已暮矣暮;
17、下列句子中加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 ( 2分)
A结友面别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B.兄何见事之晚乎康肃笑而遗之
C.自以为大有所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晋平公问于师旷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
18、翻译句子。

(4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19吕蒙不愿学的理由和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分别是什么?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2 分)
(四)古诗词鉴赏(4分)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0.这首诗的后两句被人们传吟至今,请解释诗中“浮云”一词。

(2 分)
21.综合诗句分析,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三、写作与创新(40 分)
你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请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A 德馨xīn 迸溅bèng 晌午shǎng
2.D 耀武扬威
3.A
4.C
5.A
6.C
7.独怆然而涕下齐鲁青未了自缘身在最高层丰年留客足鸡豚浩荡离愁白日斜衣冠简朴古风存此地空余黄鹤楼水面初平云脚低
8.昆虫的故事昆虫世界法国
9.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10.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到并且为路人盖了一座小茅草屋。

解放军走了,为了方便过路行人,梨花姑娘经常照料这个小茅草屋。

作用:交代了小茅草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11.①描写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②“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为。

12.①上大学时,同学请老舍先生吃饭,“我”作陪;②老舍先生请开会的同行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
③老舍先生为“我”付理发的费用.
13.真正的,纯粹.表明老舍先生和蔼、亲切、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没架子,又熟悉北京、热爱北京的特点.
14.小处更能表现人的品行,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以小见大来表现老舍先生蔼然可亲、深入百姓、细心体贴等优良品质。

【俗语:大人物看细节,小人物看气节。


【季羡林先生语: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15.人物形象:不摆架子、和蔼可亲、热情大方、细心体贴人。

16.只是历史才晚,迟。

17.D
18.(1)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2)年少爱好学习,就如同刚刚升起的太阳。

19.年纪大,事务多。

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

20.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1.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