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3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根据材料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一样的径流量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低,径流量
愈大 ③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负相关 ④一样的下水道普
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A.①② C.①④ 【答案】C
B.③④ D.②③ 点拨:城市化之前和之后的流量约为定值,
2.城市建立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C 点拨:从图中可知城市建立后地下径流减少,
3.(2021 年梅州质检)为减轻城市化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 污染,应该( )
A.控制城市开展,缩小城市规模 B.对城市进展合理规划,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 风向地带
D.①④
【答案】B 点拨:此次大气污染事件主要是排放的污染
物比较多和出现了不利于空气对流、污染物扩散的逆温天气。
4.以下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A.绿地面积扩大 B.工业、交通、家庭排放的废气、废热 C.城市中水域的能量调节 D.城市中众多的交通、管理设施
5.上海市提出限制新建楼房高度的规定,其目的是解决城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
施工和社会活动
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交通拥 社 挤、居住 会 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 量不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 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 优先;加快住房建设
问 就业困 题 难、社会
秩序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
口急剧增长
所以图中数字可表示径流量的大小。若径流量为 2,读图可知, 城市化程度与下水道的普及率呈负相关。若取城市化程度为
40%,读图可得,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5.随着城市开展,城市洪灾在许多城市不断出现,以下措
施可有效减轻城市洪灾的是( ) ①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②扩大城市水域面积 ③疏通城市
排水管道 ④增加城市开敞河道数量 ⑤抬高楼房、道路地基
(1)该过程表达出,城市化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
利影响主要表现在:①_______占__用__大_;量②_耕__地________工__业___污__染。 向农村扩散
(2)城市化的迅速开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
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
地素质的量不产生良不影良响影响还。表此现外,在城:市化的开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 ①对生物:_城_市__建_筑__面_积__扩_大__,_减__少_了__生_物__多_样__性__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环境问题中的 ( )
A.城市住房紧张
B.城市热岛效应
C.城市水体污染
D.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答案】B 点拨:限制楼房高度主要是为了控制人口规
模,减轻热岛效应。
6.(2021 年肇庆月考)读我国某地区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土地利用变化系列图(图 2-3-11),答复以下问题。
图 2-3-11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
大气污染 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 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
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建立绿化隔离带
环 境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
地面径流
污水达标排放
污 染
固体垃 圾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 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采用填埋、燃烧、堆肥 处理方法
业岗位
【针对训练】 (2021 年深圳期中)图2-3-9 是某城市建立前后水量平衡
示意图,读图答复 1~2 题。
图 2-3-9
1.城市建立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聚集速度减慢
C【.答蒸案发】量D增加点拨:从图中可知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增加, 故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B 点拨:城市洪灾与城市建设导致城市雨季时
的下渗、排水不畅有关,扩大绿地、疏通排水系统及增加泄洪
河道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谢谢
3.(2021 年梅州质检)1997 年的下半年,巴黎、圣地亚哥 等大城市先后发生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其原因有 ( )
①城市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 CO2 ②汽车尾气、工厂废 气的大量排放 ③近地面大气出现了温度上下相近,甚至上暖
下冷的情况 ④近地面大气出现了上冷下暖的情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续表
环境要素
来源
危害
使降水、④__径__流____、
水文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 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
活活动设施
也使⑤______水__质、水量和
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生物 土壤
生物栖息地被城市的“钢 筋水泥”所改变
生物的⑥__多__样__性__减少
城市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
废渣,特别是含有有害物质 的废渣
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③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地下水:烟_尘__排_放__量_多__,_城__市_多__雨_雾__天_气_______。
(3)为了有效解决城市化所带来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建立生态城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建__立__生__态__城__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城。市景观尽可能
影响
成因
措施
资 耕地面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 城市、工业和交通建设节
源 积减少 用大量耕地
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短 缺
水资源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
短缺 量增大
治理水污染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 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灌
影响
成因
措施
高中地理23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利影响:
环境要素
来源
城市工业排放各种气体 气候
密集的建筑群
危害 改变太阳辐射强度使城市 ①___气__温___、降水等要素 发生变化,出现城市
“②_热__岛_____”现象
影响了日照、③___风__速___ 和风向
3.假假设该地位于上海市,图中剖面为东西方向,乙点测到
城市热岛环流产生的风向为( )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答案】A 点拨:图中剖面为东西方向,则乙点在不受
地转偏向力影响的前提下吹东风,加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影响
向右偏,形成东南风。
(2021 年中山模拟)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常造成重大影响。 例如,城市化的进程便大幅度地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学者 在进展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 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以下图。读图答复 4~5 题。
二、“城市病〞
“城市病〞并不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易患的疾病,它是 一种形象的说法,说指城市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长期高强度的 工业生产,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产生 了如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地价昂贵、 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
【典例】图2-3-10 为某区域城镇开展过程示意图。读图 答复(1)~(3)题。
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教师专享
(2021 年山东模拟)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兴旺,释放出 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 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回 答 1~3 题。
1.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
的污染,应选择( )
图 2-3-10
(1)区域城镇开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 问题有( )
①耕地减少 ②用地紧张 ③土地肥力增加 ④耕地沙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提取信息】①区域城镇开展表现;②土地利用方面的问
题。
【思路整理】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用地紧张→侵占其他用
地→耕地面积减少。
(2)为了应对土地利用方面出现问题,所采取的最有效措施 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答案】C 点拨:丙位于城、郊小型热力环流之外。在
此建火电厂,既远离市区,又不会对市区造成空气污染。
2.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
A.市区
B.郊区
C.远郊
D.农村
【答案】B 点拨:图示近地面空气由郊区吹向市区,因
此在郊区造林,能对市区空气起到净化换新的作用。
对生城不良市影⑦响__土__地__质__量__产
2.有利影响:⑧__合__理___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3 .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 ⑨__大__气__污染、⑩__水____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问 题。
4.实现建立和开展生态城市的目标:一方面开展低污染的
节能
绿色
⑪______建筑和⑫______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山环、境河的污、湖、海、植被
(1)我国生态城市建立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k2 线 C.AD 曲线
B.AC 曲线 D.AB 曲线
【提取信息】AB 曲线生态环境质量随经济社会开展水平的
提高而不断下降。
【思路整理】最不可取道路→与生态城市要求背道而驰→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2)生态城市建立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开展与生态环
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表达了可持续开展的( )
A.共同性原那么
B.公平性原那么
【C提.取持信续息】性协原调那好经么济社会开展D与.生经态环济境性质原量之那间么的
关系,可持续开展。
【思路整理】保持生态环境质量→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
持续性原那么。
【答案】1.城市中心 初 加速 2.城市中心 边缘 外迁 后期 3.聚集 过剩 城市规划 卫星城 4.空心化 回流
良性循环
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⑬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⑭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1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化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
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表:
A.开发荒地 B.缩小绿地面积 C.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节约用地 D.大力开发耕地 【提取信息】土地利用方面出现问题及措施。 【思路整理】土地利用方面问题:耕地减少、用地紧张→ 措施:节约用地。 【答案】C
教师专享 【备用典例】生态城市建立是促进我国城市可 持续开展的必然选择。以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立面临的三条道路, k1 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平安戒备线,k2 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 戒线。读图答复(1)~(2)题。
1.我国大局部城市存在煤烟型污染,污染尤其严重的是
() A.北方冬季
B.北方夏季
C.南方冬季
D.南方夏季
【答案】A
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建立规划不合理 B.自然地理条件不适宜城市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规模无限制扩大 D.中小城市开展,影响了大城市环境质量 【答案】C
C.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教师专享 【知识经纬】
一、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 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开展机制;向郊区扩散建立卫星城。 2.进展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展 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 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