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教学设计(精选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教学设计第【1】篇〗
第1课(2)稚子弄冰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你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呢
师∶第一排的这位女同学第一个举的手,就你吧。

师∶你说你最喜欢春天,因为可以到野外去放风筝。

师∶靠窗的男同学手举得高高的,你也来说说看。

师∶你说喜欢冬天,可以去溜冰。

师∶看来你是个体育健将。

还有吗
师∶你说你也喜欢冬天,可以打雪仗、堆雪人。

师∶同学们的生活真是缤纷多彩!你们想不想知道,古时候的孩子们都玩什么呢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他们能找到什么有趣的活动呢师∶现在,我们走入课文《稚子弄冰》一探究竟。

二、初读
师∶说到题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你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请你来。

师∶没错,稚子就是指幼稚、天真的孩子,如同在座的各位同学这般。

师∶那对于我们的作者你又了解多少呢
师∶杨万里,是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

师∶还有补充吗同桌举手了。

师∶对,他还是"南宋四大家"之一,被誉为一代诗宗。

师∶看来大家都是有备而来,预习功课做得很充足。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听老师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诗,边听边给你不认识的字词标上读音,同时,划分朗读节奏。

好,老师开始了。

师∶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师∶老师读完了。

接下来请大家齐读一遍这首诗。

师∶大家读得很投入,声音很洪亮,但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的朗读节奏不太准确,应该怎么读呢
师∶没错,是"223"的节奏,按照这个节奏再读一遍,比比谁读得更有节奏感,同桌之间相互评价。

师∶同学们读的可真投入,摇头晃脑的活像一个个小诗人。

三、析读
师∶接下来我们跟着诗人的笔触,具体走进诗文,去看看古代孩童冬天
如何玩耍的!老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古诗中孩子们都有哪些活动呢一会儿,老师请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师∶嗯,同学们已经整齐地坐好了,看来,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现在就来分享你们讨论的成果吧。

师∶第一小组的代表率先举手了,请你先来分享。

师∶嗯,你们认为有盆中取冰这项活动。

从哪两句诗看出来的呢师∶原来是这一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师∶这里的"银钲"怎么理解呢是银色的"钲"吗
师∶我看到你摇了摇头,来说说你的理解吧。

师∶你说这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是指小孩把冰块穿上丝线当锣敲。

师∶你理解得很到位,看来你预习得很不错。

师∶你们小组能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动作吗师∶大家对于刚才的表演怎么看
师∶老师听到大家都在称赞他们,是不是应该掌声鼓励一下这些小演员
师∶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和刚才小演员们的表演,大家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师∶老师已经听到很多人都说出来了,儿童玩耍的愉快场景。

师∶那大家发挥想象,想一想此时孩童们除了把冰盆当银钲敲,还会怎么玩耍呢
师∶咱们的体育委员都迫不及待了,你来说吧。

师∶你说他们可能会像你们一样溜冰、做冰灯、做冰雕、滑雪。

师∶你为大家展示了四种好玩的冬季运动,那你们在冬天还会有其他什么有趣的事吗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师∶我发现大家在分享的时候眉飞色舞,看来大家冬天的活动十分有趣呢 !
师∶下面老师请男女生比赛读一下这句诗,要读出儿童玩冰的乐趣。

开始读吧。

师∶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的好呀
师∶嗯,男生读得声音高昂,女生读得有感情。

师∶那古时孩子们还有哪些活动呢
师∶第三小组的代表已经跃跃欲试了,你来说吧。

师∶你们小组认为他们还会敲打冰块,从"敲成玉磬穿林响"中总结的。

师∶你不仅找到了,还做好了总结,真是善于归纳的同学。

师∶这里的"玉磐"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

师∶后排那位男同学举手了,你来说吧。

师∶你说是用玉制成的击打乐器。

师∶那你觉得此时孩子们的心情会如何呢师∶会很快乐。

师∶那你是从哪个词感受出来的呢师∶没错,"穿林响"。

师∶小孩玩冰的过程十分欢快,但是故事发生了转折,出了什么事呢
师∶哦,"忽作玻璃碎地声",是冰盆被小孩敲碎了。

师∶如果是你心爱的玩具坏掉了,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师∶你说你会很生气,气这个玩具太不结实了。

还有吗师∶哦,你说会很着急,想再做一个新的。

师∶从大家分享的反应中,老师可以感受到你们富有天真浪漫的气息。

师∶那请大家跟着配乐再次齐读一遍,边读边想象稚子弄冰的画
面。

四、品读
师∶这一次大家读得非常富有感情,老师都被你们的情绪感染了呢。

谁再来说说看,从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师∶你说你读出了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

师∶嗯,你读出了诗人对孩童的喜爱之情。

师∶看来大家对这篇课文理解透彻了,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很准确。

五、小结作业
师∶好了,同学们,不知不觉到了下课的时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诗人了解了古时孩子们冬天的乐趣。

在诗人的笔下,无忧无虑的孩童弄冰的场景跃然纸上,让我们切身的感受到了诗人对稚子的喜爱之情。

师∶课后就请同学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加上你的想象,丰富故事内容,写出自己的情感。

师∶好了,同学们,下课。

六、板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教学设计第【2】篇〗
《稚子弄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稚”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稚子”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观察插图、想象画面体会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古代诗人杨万里吗?
2.学生交流与杨万里有关的资料。

3.教师简介诗人。

【出示课件】学生自由阅读。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首。

有《诚斋集》行世。

4.引导学生交流读过的杨万里的诗。

【出示课件】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5.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杨万里描写儿童生活的另一首古诗《稚子弄冰》。

(板书:稚子弄冰)
6.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

(“稚子”在这儿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

稚子弄冰:幼小的孩子玩冰。


7.了解写作背景。

【出示课件】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

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

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稚”。

(3)指导书写会写字“晓”。

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

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练习书写。

2.理解词语: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出示课件】
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他轻轻敲打,冰块发出像玉磬一样穿林而过的响声。

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然后找同学说一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

全班同学齐读诗歌。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

(1)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
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欣赏稚子的情趣。

(2)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

心态上:虽然在寒冷的天气里“弄冰”,但孩子兴趣浓厚。

色泽上:“金”盆“彩”丝串“银”冰。

(板书:色泽上——金盆彩丝银钲)
形态上:是用“金盆”脱出的“银钲”,圆形。

(板书:形态上——圆形)
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

(板书:声音上——玉罄穿林响玻璃碎地声)
(3)全诗形色兼具,赏心悦目;声意俱美,悦耳赏心。

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板书:以冰为钲自得其乐)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出示课件5】重点指导读准“稚”。

(3)指导书写会写字“晓”。

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

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学生习字,在相互交流中引导学生相互借鉴。

2.理解词语: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出示课件6】
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7】: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串起,当做银钲。

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

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然后找同学说一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

全班同学齐读诗歌。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1)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欣赏稚子的情趣。

(2)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

【出示课件8】
心态上:虽然在寒冷的天气里“弄冰”,但孩子兴趣浓厚。

色泽上:“金”盆“彩”丝串“银”冰。

(板书:色泽上——金盆彩丝银钲)
形态上:是用“金盆”脱出的“银钲”,圆形。

(板书:形态上—
—圆形)
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

(板书:声音上——玉罄穿林响玻璃碎地声)
(3)全诗形色兼具,赏心悦目;声意俱美,悦耳赏心。

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板书:以冰为钲自得其乐)
(4)全诗突出一个“稚”字。

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

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许多的相通之处,正是因为这样,孩童的“脱冰作戏”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练习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2.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六、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1.《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2.搜集并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句。

七、板书:
色泽上——金彩银
形态上——圆形(盆)有声有色有喜有忧
声音——穿林响碎地声以冰为钲自得其乐
器物——银钲玉磬玻璃天真活泼童趣盎然
动作——脱穿敲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教学设计第【3】篇〗
活动目标: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能想办法让冰融化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盘子,毛巾,盆,PPT。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发兴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老师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回来告诉老师冰是怎么样的?
2、幼儿探索并交流。

提问:冰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玩一玩,还会变成水。

二、第二次探索,感知让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老师想送你们一些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藏在冰块里,你们要想个办法才能拿到礼物,想个什么办法呢,谁来说一说?你们觉得这么多的办法都能拿到礼物是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热水、木块、小棒,请你去试一试,看谁能够拿到礼物。

2、尝试取物并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最后冰变得怎么样了?
3、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办法,有的用热水泡冰块,有的用小棒搅拌,还有的用木块敲,冰块慢慢化掉了,越来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礼物,真开心!
三、播放PPT,了解夹心冰块制作过程。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的?谁先来猜猜看。

(幼儿猜想)还是请夹心冰块宝宝自己来告诉你们吧。

(播放PPT)
四、延伸:、制作夹心冰块送给爸爸妈。

活动反思: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

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

在开展“冬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