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剪力墙裂缝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剪力墙裂缝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一、混凝土剪力墙墙体裂缝的主要特征如下:
(1)绝大多数是竖向裂缝,多数裂缝长度接近墙高,两端逐渐变小;裂缝发生在附墙柱和暗柱附近两侧1m左右、墙的中部等地方;以接近45°的斜裂纹出现在墙的端部,都具有中间宽、两头尖的外形特征,并且在墙体两面对称出现。

(2)裂缝宽度一般不大,走向与楼面接近垂直,不穿楼层,高出楼板面约0.3m,大多数裂缝不大于0.2mm,少部分大于0.3mm。

(3)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比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开裂多。

(4)裂缝出现时间多在拆模后不久,有的还与周围环境温度变化有关;随着时间推移,裂缝继续发展,数量增多,但缝宽一般增大不多。

二、混凝土剪力墙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1混凝土剪力墙墙体干燥收缩裂缝
剪力墙混凝土在制备的过程当中,水泥、掺合料与水拌合后体
积膨胀,但入模成型后,随着混凝土水化反应的发生,混凝土
中的部分水份被吸收、部分水份蒸发,体积将有一定的缩小。

混凝土的体积收缩,使其产生应力,当收缩快和大时混凝土就
会产生裂缝。

从裂缝的主要特征可以得知大多数均属于收缩裂
缝,主要成因有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及高层建筑务必会造成水泥
用量过多、养护不良等。

2温度引起的裂缝
剪力墙体裂纹的分布状态和引起裂纹的主要原因是温度收缩裂纹。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则水泥用量大,导致水泥水化热高、混凝土收缩大。

因剪力墙的两端绝对嵌固,当混凝土剪力墙内部水泥水化热的温度高,而墙板两侧随环境温度而降低产生冷缩,又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则产生两侧表层裂缝。

墙表面的温度低于内部的温度,自约束产生的温度应力在混凝土表面为拉应力;由于水份蒸发,墙体表面的湿度低于内部的湿度,混凝土表面的干缩大于内部,内外收缩有差异,混凝土表面的收缩应力大于内部。

当温度收缩应力大于当时混凝土具有的抗拉强度时,裂纹就有可能在墙体上由表及里地出现、发展。

3构造设计原因产生裂缝
剪力墙和筒体等竖向结构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荷载的作用,配置了必要数量的竖向钢筋,而水平方向钢筋通常是按传统的构造要求配置的,没有考虑温度收缩的影响,而且大多是放置在竖向钢筋的里侧,构造钢筋太少,使得不能有效地起到控制墙体温度收缩裂纹的作用。

4施工质量较差而导致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实践证明,原材料质量不良、配合比设计不当、坍落度控制不好、施工任意加水及混凝土养护不良等,均会导致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另外高层住宅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方法,由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必然导致混凝土收缩增加,产生
裂缝的可能性增大。

5模板支架不规范和拆模不当产生裂缝
模板支架不规范和拆模过早、拆模不当。

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淋水不足,过分干燥,浇筑混凝土后,因模板吸水量大,导致混凝土的收缩,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三、防止预拌混凝土剪力墙体裂缝的治理预防措施及对策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水灰比
(1)配合比的设计应符合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和GB/T14902-2003《预拌混凝土》。

除了要满足强度要求外,还要考虑运输、泵送等因素。

科学的配合比设计,应该考虑适宜的坍落度、适宜的砂率、适宜的外加掺合料,选用高性能混凝土如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使混凝土产生微量膨胀来补偿其产生的收缩。

(2)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灰比)、二掺(掺高效减水剂、高性能引气剂)、一高(高粉煤灰掺量)”的设计准则,生产出高强度、高韧性、低热和高抗拉的抗裂混凝土。

(3)严格控制水灰比。

由于运输过程中的种种原因,预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到现场后不能顺利泵送(造成混凝土坍落度小),有的现场操作工人往搅拌运输车内加水,以达到能泵送的目的,易造成混
凝土剪力墙体裂缝,必须严格禁止。

水灰比的降低,将会提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抗裂性能;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砂用量,提高石子用量。

2.注重混凝土原材料选料、用量控制裂缝
(1)有条件时选用5~40mm粒径的优化级配石,若采用非泵送方法浇捣混凝土更有利于抗裂。

(2)水泥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强度较高的水泥能减少水泥用量,有利于防裂。

外加剂选用减水率较高的高效减水剂以及性能优越的膨胀剂,若为泵送混凝土还须掺入缓凝剂,最好选用复合型外加剂,既满足多种性能要求,又方便施工。

(3)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可以大大减少用水量,从而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收缩量;加入适量的粉煤灰、矿粉等掺合料,可改善混凝土的特性,提高可泵性,降低水化热,增加密实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3.改进养护工艺,晚拆模、加强后期保温保湿养护是防治裂缝的关键
(1)剪力墙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1~3d后,未拆除模板前,改变混凝土养护方法,设置采用了专用的顶端自动喷水系统浇水养护工艺。

带模养护5~7d,拆除模板后,应在墙两侧覆挂麻袋或盖草帘等盖物,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并对其表面裂缝情况做好观察记录。

(2)按照可行的技术方案进行保温、保湿、防风等养护。

针对昼夜温差大,避免阳光直照墙面,混凝土剪力墙面应全面在内外模板表层面、及时覆盖草帘;地下室外墙宜尽早回填土,防止白天过多的升温,造成夜间降温时收缩过大;定时定人加强保温和洒水保湿,防止水份快速蒸发,使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设置碘钨灯以备温差较大或寒流来临时夜间使用。

夏季应尽量使用蓄水池的水,防止因温差而导致混凝土剪力墙的裂缝。

(3)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剪力墙是容易出现早期裂纹的部位。

因受环境的影响要更大一些,当大风、气候干燥时,混凝土浇筑后要注意早期养护,如有条件,拆模后要立即涂刷养护液,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道保护膜。

(4)所有洞口覆盖彩条布进行临时封堵,以防止结构内部出现穿堂风。

(5)墙体侧模板拆除时间不能太早,时间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完全硬化后才能松动侧模,模板拆除后,及时在墙面上喷洒养护剂。

剪力墙侧模板拆模时间尽可能晚拆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下降15℃以上。

4.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严格控制入模混凝土温度
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及浇注混凝土温度是降低温度应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首先必须重视水泥的温度,其次降低砂、石和水的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最好选在春秋季施工,以降低入模温度,即使在夏季施工最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入模温度,再者浇筑混凝土时最好不要让混凝土在太阳下直接暴晒。

施工过程中应对碎石洒水降温,保证水泥库通风良好,自来水可先放入地下蓄水池中降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