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亲社会行为(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新课
我们真切关注社会,我们自觉维护社会,我们更要热忱地服务于社会。当我们伸出自己的一双手,捧出自己的一颗心的时候,我们和他人心心相印,我们和社会紧紧相系,我们会感到生命的强大,生活的充实,心灵的愉悦。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
课堂探究
(一)、服务社会,需要从身边做起
【探究一】请根据第二目第三个◎第一个◆的内容的提示,请同学们思考问题:服务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做起,你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每当帮助了别人,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2)阅读教材媛媛参加敬老院去演出的故事,讲一讲,当有人需要安慰、关心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
教师过渡:我们服务社会,不仅要懂得从小事做起,懂得当别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时,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还要懂得应该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学生时代,就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
(三)、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
【探究三】请学生阅读、完成第二目第三个◎第三个◆的内容。思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有哪些益处?
巩固训练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服务社会?
布置作业
板(第二目)养成亲社会行为(下)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设计人:胡媛媛、徐姗审核人:姓名胡媛媛日期:2014.3.112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怎样去服务社会。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体验服务社会的幸福。
3.能力目标: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习重点】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习难点】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复备设计
预习导学
预习检测:
1、我们真切地关注社会,我们自觉维护社会,我们更要热忱地。
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更是一种。
2、服务社会,需要我们在中从身边做起。
3、当别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时,要地去帮助、救援。
4、积极参加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对现代公民的。我们在学生时代就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
教师过渡:“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心中,都有那么柔软的那一块,当看到别人遭受痛苦和不幸时,心中总会震颤,总想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
2.(二)、当别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
【探究二】请学生阅读、完成第二目第三个◎第二个◆的内容。思考两个问题:
(1)阅读教材晓苏的故事,说一说,当你有能力的时候,你会像晓苏一样去资助别人吗?
我们真切关注社会,我们自觉维护社会,我们更要热忱地服务于社会。当我们伸出自己的一双手,捧出自己的一颗心的时候,我们和他人心心相印,我们和社会紧紧相系,我们会感到生命的强大,生活的充实,心灵的愉悦。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
课堂探究
(一)、服务社会,需要从身边做起
【探究一】请根据第二目第三个◎第一个◆的内容的提示,请同学们思考问题:服务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做起,你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每当帮助了别人,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2)阅读教材媛媛参加敬老院去演出的故事,讲一讲,当有人需要安慰、关心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
教师过渡:我们服务社会,不仅要懂得从小事做起,懂得当别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时,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还要懂得应该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学生时代,就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
(三)、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
【探究三】请学生阅读、完成第二目第三个◎第三个◆的内容。思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有哪些益处?
巩固训练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服务社会?
布置作业
板(第二目)养成亲社会行为(下)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设计人:胡媛媛、徐姗审核人:姓名胡媛媛日期:2014.3.112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怎样去服务社会。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体验服务社会的幸福。
3.能力目标: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习重点】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习难点】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复备设计
预习导学
预习检测:
1、我们真切地关注社会,我们自觉维护社会,我们更要热忱地。
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更是一种。
2、服务社会,需要我们在中从身边做起。
3、当别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时,要地去帮助、救援。
4、积极参加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对现代公民的。我们在学生时代就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
教师过渡:“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心中,都有那么柔软的那一块,当看到别人遭受痛苦和不幸时,心中总会震颤,总想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
2.(二)、当别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
【探究二】请学生阅读、完成第二目第三个◎第二个◆的内容。思考两个问题:
(1)阅读教材晓苏的故事,说一说,当你有能力的时候,你会像晓苏一样去资助别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