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9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检测试题之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泸州市2019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检测试题之四
一、选择题
1.一只总质量为6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密度为ρ0,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ρ0;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A.ρ0 B.ρ0 C.ρ0 D.ρ0
2.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
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3.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
4.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中中正确的是( )
A.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
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5.在我县举办的青少年科技节上,某中学天文爱好兴趣小组自制一台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物体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6.太阳光通过校园林荫道旁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光斑,这些光斑
A.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树叶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树叶缝隙形的,它是太阳的影子
7.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30℃、-117℃,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
A.煤油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
8.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9.2019年6月17日晚,我国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里氏6.0级地震,造成部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下列有关地震涉及物理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产生次声波
B.强烈地震引发珠峰雪崩,冰雪石块飞速涌下,人们能听到地震时产生的声音
C.由于惯性,救援人员必须提前在飞机还未到达目标区域上方时投放物质
D.直升飞机升空时,因螺旋桨高速转动在桨上下表面形成压强差使飞机所受升力大于重力
10.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白雾茫茫 B.雾凇的形成
C.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柜子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一号”飞机,设计师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将些钢制零件改成铝制,使其质量减小了104kg,则制造这些零件所需铝的质量为______kg。
(ρ钢=7.9×103 kg/m3, ρ铝=2.7×103kg/m3)
12.如图所示是一玻璃球的平面图,若将其分成A,B、C三个透镜,则________(选填“A”、“B”或“C”)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且此类透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_眼。
13.一束太阳光与水面成50°入射,反射角为_____,折射角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
当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反射角为_____。
14.如图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情景,请说明为什么离壶嘴较远的a处“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b处却没有“白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若以“山”为参照物,轻舟是______的;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______的。
猿声是通过______传入诗人的耳朵的。
1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玩具小车两次不同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数字的单位为cm。
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小车做_____直线运动,乙图中小车做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2)甲图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乙图中小车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3)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丙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选填“A”或
“B”)
三、计算题
17.容器中装有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其体积为1000cm3经过一段时间,由于水的蒸发,容器中只剩下500cm3的盐水,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试求:
(1)蒸发掉的水的质量是多少?
(2)剩余的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18.反坦克炮(anti-tankgun)是一种弹道低伸,主要用于毁伤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的火炮。
特别是自行反坦克炮具有与主战坦克同等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性,价格比坦克便宜,重量比坦克轻,可为机动和快速反应部队提供强有的反装甲火力,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5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后又经过1.5s听到爆炸的声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1)大炮距坦克的距离;
(2)炮弹的飞行速度。
四、实验题
19.小明同学做“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时,在研究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3)接下来,他换用其它物质继续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0.小明同学的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过程中,他们将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
(1)他们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移动光屏,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则这块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调整实验器材时,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他们应调整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上。
调整好器材后,固定蜡烛,然后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像,这可能是因为____.
(3)小明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2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他们能得到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
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有一次,小明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如果他们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小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将蜡烛向左移,光屏向左移
B.将蜡烛向左移,光屏向右移
C.将蜡烛向右移,光屏向左移
D.将蜡烛向右移,光屏向右移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红同学把自己的眼镜放在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她只适当地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
这说明小红同学配戴的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1.实验桌上准备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刻度尺和满足实验要求的若干根蜡烛A、B、C、D、E、F、G等。
小阳选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是否有关”。
小阳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蜡烛A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蜡烛A放在平面镜前8cm处,观察到蜡烛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并用不同的蜡烛分别放在蜡烛A 所成像的位置,发现只有蜡烛D可与其所成的像完全重合。
用刻度尺量出蜡烛D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蜡烛A放在平面镜前10cm处,观察到蜡烛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并用不同的蜡烛分别放在蜡烛A 所成像的位置,发现也只有蜡烛D可与其所成的像完全重合。
用刻度尺量出蜡烛D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阳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针对小阳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加图是“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
(1)该实验中存在一个错误操作是_____。
(2)乙图是改正错误后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该晶体在第5分钟时处于
_____态。
(3)丙图是温度计在第3分钟时的示数,则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_。
2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声现象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不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②轻敲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③用力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1)由①②对比可以说明:物体的_________产生声音。
(2)由②③对比可以说明:声音的_________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24.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0m。
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54
12.B 近视
13.40°小于 0°
14.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比较高,水蒸气不易液化,所以看不到“白气”;壶嘴较远的地方温度低,水蒸气容易液化,所以形成的“白气”比较浓
15.运动运动空气
16.匀速加速 1 0.75 A
三、计算题
17.(1)500g;(2)1.2g/cm3。
18.(1)510m(2)1020m/s
四、实验题
19.探究A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A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探究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寻找普遍规律
20.0 同一高度透镜与蜡烛的距离小于10cm 缩小照相机 A 远视
21.没有改变物体的大小在平面镜前8cm处改用高度不同的蜡烛B(观察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并用不同的蜡烛C、D分别替换B,观察其所成像的位置。
22.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底液 48℃
23.振动响度
24.(1)4000m;(2)9.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