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月经不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按语
1.针灸治疗月经不调有一定的疗效,取效 程度除了与治疗恰当与否有关外,还与原发 病性质有关。针灸对功能性月经不调有较好 的疗效,如是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 经不调,应及早作适当处理。
2.治疗注意时机则有助于提高疗效。一般多 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针至下次月经来潮 前,行经期间停针。 3.注意生活调养和经期卫生,如精神舒畅、 调节寒温、适当休息、忌食生冷和辛辣食物 等。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基本治 法
治则
气虚、血虚、肾虚者,益气养血,补肾调经, 针灸并用,补法;气郁、血热者,疏肝理气、 清热调经,只针不灸,泻法;血寒者,温经 散寒、调理冲任,针灸并用,补泻兼施。
处方
关元、血海、三阴交
加减
气虚——足三里、脾俞——健脾胃益气血; 血虚——膈俞——益生血之源; 肾虚——肾俞、太溪——调补肾气,以益封藏; 气郁——太冲、期门——疏肝解郁; 血热——行间、地机——清泻血分之热; 血寒——归来、命门——温通胞脉,活血通经。
4.气郁:经期或前或后,量或多或少,色紫 红,有血块,经行不畅,或胸胁、乳房及少 腹胀痛,喜太息,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5.血热:经期提前,量多,色深红或紫红, 经质粘稠,心胸烦热,面赤口干,大便干,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者为实热证;经期提 前,月经量少,色红质粘,潮热盗汗,手足 心热,腰膝痠软,舌质淡红、苔薄少,脉细 弱者为虚热证。 6.血寒:经期错后,量少,色黯红,有血块, 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苔白,脉 沉紧。
西医学的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生殖器炎症或肿瘤引起的阴道异常出血等疾 病可参照本节。
2
月经先期又称“经早”或“经期超 前”,其 主要发病机理是气虚不固或热扰冲任,气 虚则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血热则流行散 溢,以致月经提前而至;
月经后期又称“经迟”或“经期错后” 发病 机理有实有虚,实者或因寒凝血瘀,冲任不 畅,或因气郁血滞,冲任受阻,致使经期延 后。虚者或因营血亏损,或因阳气虚衰,以 致血源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
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或“经水先后无 定期”,主要病机是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由肝气郁滞或肾气虚衰所致。
本病与肾、肝、脾三脏及冲、任二脉有密切关 系。肾气充盈,肝脾调和,冲任脉盛,则经血按时 而下。
3
临床表现
月经周期异常改变,常伴有经量、经色、 经质的异常。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 经先后无定期。诊断时应作妇科检查、卵巢 功能测定、超声检查等,以明确是功能性病 变还是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
辨证分 型
1.气虚:经期提前,色淡质稀,神疲肢倦, 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 细弱。 2.血虚: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 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 黄舌质淡红、苔薄少,脉细弱。 3.肾虚:经期或前或后,量少,色淡质稀, 头晕耳鸣,腰骶痠痛,舌质淡,苔薄,脉沉 细。
4
皮肤针
在腰椎至尾椎、下腹部任脉、脾经、肝经 和腹股沟,以及下肢足三阴经循行线轻轻叩刺, 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耳针
取子宫、皮质下、内分泌、肝、脾、肾。每 次3~5穴,毫针中等刺激,留针15~30分钟, 每日或隔日1次;也可用耳穴贴压法,2~3日 更换1次。
耳穴贴敷
主穴:子宫、内分泌、卵巢、肾、肝、脾 配穴:脑点、血虚不寐配神门,心跳缓慢配 心,交感,心率快的耳迷根。 方法:一般用王不留,月经过多可改用兔丝 子,每两天换1次药。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针灸治疗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以月经先期或月经后期或月经先后无定期常伴有经量经质经色的异常为特征是妇科常见病证之一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
1
月经不调是指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 月经病,临床以月经先期或月经后期或月经 先后无定期,常伴有经量、经质、经色的异 常为特征,是妇科常见病证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