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研究
多路近距离无线数传系统设计与实现
a a t m s mo ue a e o n F 4 1 n h s a e , ti y tm a he e mut c a n l aa d t a s sin r i n o d l b s d n R 2 0 i t i p p r h s s s e c i v s l i h n e d t -
K e r s: wie e s d t o y wo d r ls aa c mm u ia in;n 2 0; s ath me nc t o RF 4 m r o
0 引 言
随着 电子信息技 术 的发 展 , 们 的生活 、 作方 人 工
式发 生 了巨大变化 , 能家 居得 到 了快速 发 展 。智 智 能家居 系统利 用 网络 通讯技 术将 与家居生 活相关 的 各种功 能连接 , 行 综 合 管理 , 家 居 生活 更 方便 、 进 让 舒 适 。传 统 的智 能家居 系统 中数据传 输采用 有线 方 式, 但无线 通信技术 发展 迅速 , 比有 线 网络 具有建 它 设 方便 、 扩展 性 能 好 等 优 点 , 其 逐 渐 取 代 有线 网 使 络, 成为智 能家居 数据通 信 的首选 。
求高 ;i e 具 有成本低 、 Zg e b 通信可靠 的优 点 , 但数 据传
输 速率较 低 。针 对 以上情 况 , 文 采 用 n F 4 1芯 本 R 20 片, 设计 了一 种适 用 于 智 能家 居 的 多路 数 据传 输 系 统, 具有 成本低 、 传输距 离远 、 速率高等优点 。
(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哈尔滨 10 0 ) 50 1
摘
要 :提 出 了一种 用 于近距 离数据 传 输 的 多路 无 线 通信 系统 的设 计 方 案 。采 用基 于 n F 4 1 R 2 0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2 红外技术 (rA) I D
无线连接为基础 , 其标准版本是 IE 82 1. , E E0 .5 I工作 在 全球 通用 的 24 Hz S 频 段 , .G M I 有效 范 围 大约在 半 红外 技术是 一种 利 用 红 外线 进 行 点 对 点通 信 的 O 其优点是功耗低 、 实现简单 ; 但蓝牙技术 技术 , 是第一个应用于无线个人局域 网( e oa A— 径 lm 内; Pr nl r s 突出表 现在芯片大小 e e o P N 的技术。它通过数据 电脉 冲和红 遭遇的最大障碍是过 于昂贵 , aN t r A ) w k, 抗干扰能力不强、 传输距离太短、 外光脉冲之间相互 转换 实现无线 的数据 收发, 主要 和价格难 以下调 、 是用来取代点对点的线缆连接。
—
7 近距离无线传输 ( F N C)
的领域起 到 相 互 补 偿 的 作 用 。 在 需 要 个 人 特 制 网
络、 点到点交换的场合 , 采用 I A技术是最合适 的; r D
N C( erFe o muiao , 距 离 无 线 传 如果 需要 低 功 率 音 频 或 全 向 连 接 , le o F N a idC m nct n 近 l i But t 术 占 o h技 输 ) 由 P ip 、oi Sn 是 hl sN ka和 oy公 司 提 出的 一种 类 似 有优 势 ; i 在需 要 与 网络 长时 间连 接 的情况 下 , 用 wi 使 于 R I 的短 距 离 通 信 技术 标 准 。 它 采用 双 向识 别 FD
* t 日 : 1- - q稿 期 2 20 0 0 39 作者简介 : 余艳伟(98)男 , 17- , 山东淄博 人 , 助理讲师 , 主要从事 电子技术、 图像处理研究 。 1 8
(整理)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介绍.
(整理)近距离⽆线通信技术介绍.近距离⽆线通信技术介绍⽬前使⽤较⼴泛的近距⽆线通信技术是蓝⽛(Bluetooth),⽆线局域⽹802.11(Wi-Fi)和红外数据传输(IrDA)。
同时还有⼀些具有发展潜⼒的近距⽆线技术标准,它们分别是:ZigBee、超宽频(Ultra WideBand)、短距通信(NFC)、WiMedia、GPS、DECT、⽆线1394和专⽤⽆线系统等。
它们都有其⽴⾜的特点,或基于传输速度、距离、耗电量的特殊要求;或着眼于功能的扩充性;或符合某些单⼀应⽤的特别要求;或建⽴竞争技术的差异化等。
但是没有⼀种技术可以完美到⾜以满⾜所有的需求。
蓝⽛技术(bluetooth)技术是近⼏年出现的,⼴受业界关注的近距⽆线连接技术。
它是⼀种⽆线数据与语⾳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短距离⽆线连接为基础,可为固定的或移动的终端设备提供廉价的接⼊服务。
蓝⽛技术是⼀种⽆线数据与语⾳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通⽤的近距⽆线接⼝,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步结合起来,使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
其传输频段为全球公众通⽤的2.4GHzISM频段,提供1Mbps的传输速率和10m的传输距离。
蓝⽛技术诞⽣于1994年,Ericsson当时决定开发⼀种低功耗、低成本的⽆线接⼝,以建⽴⼿机及其附件间的通信。
该技术还陆续获得PC⾏业业界巨头的⽀持。
1998年,蓝⽛技术协议由Ericsson、IBM、Intel、NOKIA、Toshiba等5家公司达成⼀致。
蓝⽛协议的标准版本为802.15.1,由蓝⽛⼩组(SIG)负责开发。
802.15.1的最初标准基于蓝⽛1.1实现,后者已构建到现⾏很多蓝⽛设备中。
新版802.15.1a基本等同于蓝⽛1.2标准,具备⼀定的QoS 特性,并完整保持后向兼容性。
蓝⽛⾏业是个突飞猛进的⾏业,2004年到2011年,蓝⽛设备的综合年增长率为40%。
计算机近距离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单 "机 的 输 入要 求 。单 J A/ 机 D转 显 示 、存 储 和打 印功 能 。
换 参 考 电 选 择 外 部 3. , 由 3V MAX6 1 供 。 0 3提
系统 中 的主 要 软 件模 块
系 统 软 件 卞要 南上 位 机软 件 和 单 片 机 自带 的 S ! u 与射 频 模块 P接
就 完 成 了原 始 信 号的 转 换 ,适 应 丁 它 控 件 实 友 好的 人机 界 面 ,数
难 点 分 析 及 解 决 方 法
n 2 01半 双 工 通 信 方 式 与 RF 4 C8 5 0 1全 双工 通 信 接 口的转 换 征 数据 的 采集 端 ,单 ” 机 与射 频模 块是 双 f 面信 , 『 以直 接 呆 剧 T J
n F 4 1 片 。n F 4 1 单 片 射 通 信 、 形 示 、 据 存 储 、 据 R 20 芯 R 20 是 波 数 数 频 收 发 芯 片 , 工 作
十 放 、 印等 功能 。 卜 打 。 位机 的 丰要 功 能 和蜚 发送 的 采 集数 据 ;当 片 机要
24 z 25 zI M 频 段 ,芯 片 .GH - .GH S
该 系 统 采用 P 作为 系统 控 制 中心 , 以 C8 51 0 单 片机 为 核心 构 成 数 据 采 集 传 送 的前 端 ,并 且 采 用 C 0 F 2l n 20 RF 4 1芯 片进 行 数 据 无 线 发 射 与接 收 。 关 键 词 : S 频段 ; 射 频 ; C8 5 F 2 单 片 机 ; n F 4 1 1M 0 10 1 R 2 0
将 数字 量 转 换 为 模 拟 量 ,供 示 波 器 显示 ;P C有 良好 的 人机 界面 ,利用
3.2物联网中的近距离数据传输(课件)-八年级信息科技上册(苏科版2024)
连接数量
通信距离
传输速率
功耗情况
应用场景
请根据前述的实验探究结果,结合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分别从连接数量、 通信距离、传输速率、功耗情况和应用场景5个方面总结不同传输技术的特点, 并填写表3-1.
在大部分物联设备需要低功耗的情况下,我们通 常会选用ZigBee、蓝牙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但当物联设备连接数量较多时,ZigBee则表现出 明显优势;而在面对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应用场 景时,传输速率更高的Wi-Fi则更加合适。当然, 很多时候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数据传输技术以实现 最佳的效果。
ZigBee
ZigBee是一种无线通信 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短、 功耗低、连接数量多且对 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设备 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 在ZigBee智能输液系统 中,无论医护人员身处何 处,都能实时监测患者的 输液情况,提高了医疗服 务的效率(图3-12)。
物联网近距离数据传输技术的特点
传输技术
探究学习
身边的蓝牙应用场景
实验室
蓝牙设备分为从机和主机,蓝牙键盘、蓝牙鼠标器和蓝牙耳机等 设备都是蓝牙从机,与之对应的计算机、手机等是蓝牙主机。主 从机需要配对,建立连接才能进行数据传输。你能描述蓝牙配对 的过程吗?智能开发板能否按照相同的方法,通过蓝牙传输数据 呢?请体验智能开发板通过蓝牙连接传输数据的过程和方法,并 与小组成员协作,测量蓝牙的有效传输距离。
实验结论
设备开启蓝牙后,会相互搜索并配 对。蓝牙配对完成后,设备之间将 建立安全持久的无线连接,以进行 数据传输。当设备超出有效距离或 信号无法穿透障碍物时,它们之间 的连接便会断开。大多数已配对的 蓝牙设备会保存配对信息,因此重 新连接时无需再次配对。
现代通信技术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现代通信技术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以下哪种通信技术不属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A. GSMB. Wi-FiC. CDMAD. LTE答案:B解析:Wi-Fi 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不属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GSM、CDMA、LTE 都属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2. 5G 通信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 高速度B. 低功耗C. 短波长D. 低时延答案:C解析:5G 通信的主要特点包括高速度、低功耗、低时延等,短波长不是其主要特点。
3. 蓝牙技术的工作频段是()A. 2.4GHzB. 5GHzC. 900MHzD. 1800MHz答案:A解析:蓝牙技术通常工作在 2.4GHz 频段。
4. 以下哪种通信技术适用于远距离、低速率的数据传输?()A. ZigbeeB. 卫星通信C. 蓝牙D. NFC答案:B解析:卫星通信适用于远距离、低速率的数据传输。
Zigbee 适用于短距离、低功耗的数据传输;蓝牙适用于短距离的高速数据传输;NFC 是近场通信,距离非常短。
5. 数字通信系统中,信源编码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传输效率B. 增强抗干扰能力C. 实现加密传输D. 便于同步答案:A解析:信源编码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冗余,提高传输效率。
6. 在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光源通常是()A. 激光二极管B. 发光二极管C. 白炽灯D. 日光灯答案:A解析:在光纤通信中,通常使用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其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等优点。
7. 以下哪种通信技术常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短距离通信?()A. 3GB. 4GC. LoRaD. WiMAX答案:C解析:LoRa 常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短距离通信。
3G、4G 主要用于移动通信,WiMAX 是一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8. 程控交换机属于()A. 模拟通信设备B. 数字通信设备C. 光通信设备D. 无线通信设备答案:B解析:程控交换机是数字通信设备,用于实现电话交换功能。
9. 以下哪个不是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A. 信源B. 信宿C. 信道D. 电源答案:D解析: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信宿、信道等组成,电源不属于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基于蓝牙的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
KEY WORDS bluetooth, data transfer, dll(dynamic link library)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是10m之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蓝牙的标准是IEEE802.15,工作在2.4GHz 频带,带宽为1Mb/s。
Bluetooth technique made wireless connections expediently in place of cable connection in short distance. In this paper , a wireless data transfer system based on bluetooth technique is presented , including the sticking point of soft algorithm. The equipment could realize wireless PC data transfer in short distance ,the results show its advantages and high data transfer rate.The wireless PC data transfer system could apply to all kinds of complicated circumstance that use cable connections discommodious.
蓝牙是一种短距的无线通讯技术,电子装置彼此可以透过蓝牙而连接起来,省去了传统的电线。透过芯片上的无线接收器,配有蓝牙技术的电子产品能够在十公尺的距离内彼此相通,传输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1兆字节。以往红外线接口的传输技术需要电子装置在视线之内的距离,而现在有了蓝牙技术,这样的麻烦也可以免除了 [2]。
基于nRF2401的无线数传系统设计
本 系 统 利 用 射 频 芯 片 n F 41 R 2 0 ,在 单 片 机 AT 0 21 的控制 下 , 9S 33 实现 了短距 离 的无线 数据 通信 。
1 概
述
次编 程 , 通过 将增 强的 R S 位 C U 于 F A H 集 成在 IC 8 P L S
存 器 内得到 保 留 , 外部 中断或 硬件 复位才 可 以退 出此 只有 状态 。器件 是 以 A ME 的高密 度非 易 失性 内存技 术 生 T L
产 的 。片 内 F AS 可 以通 过 IP接 口或 通 用 编程 器 多 L H S
速发展, 使得短距离射频通信技术成为一种热 门技术, 并
关键词 : 线数据传输 ; 无 低功耗 ; T 02 1 ; F 41 A 9S33n 20 R
中图分类号 :T 3 9 P 1 文献标识码 :A
De i n o r l s a a t a s e y t m a e n n s g f wi e e s d t r n f r s s e b s d o RF2 0 4 1
M i s r fEd c t n,Tay a 3 0 1 i n tyo u ai o iu n0 0 5 )
Ab ta t sr c :Theta se f o tc le tdd t a e s fc bewa h o reo r d cin a dl igo e pe,b t r n fro s olce a am k su eo a l y i t ec u s f o u t n i n fp o l m n p o v u t y i e tit di il rds o hewa sr srce f do ic mm o iu r c fwiely u .I l so Ot ec r ce itc hep p rr aie h n e do st a to r o t nal int h ha a trs i,t a e e l st e a u z d sg fawiee sd t r n frs se i h r a g a e n sn l hp AT9 S 3 3a dn e in o r ls a ata se y tm ns o tr n eb s do i gec i 0 2 1 n RF2 0 r d c d b r i 4 1p o u e yNo dc c mp n .Fis ,i e p u d h h iea d c r ce it ft o ec i s h ngv st es s e e i no a d r n o ay rt t x o n st ec oc n ha a t rsi o hec r h p ,t e ie h y tm d sg f r wa ea d c h s fw ae Th y tm a he c a a t rsiso i pe fa e r o t r. es se h st h r ce itc fsm l r m wo k,lw o ta d lW o re c a d i hes m e wi O c s n O p we t , n st a t h fed a d t em o io ig o t t fg a ig il n h n t rn fs aeo e rn . Ke wod :wiee sd t r n e ;O p we ; y rs r ls aa ta fr l W o r AT9 S 3 3; RF2 0 021 n 41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现状研究
向是如何解决视距传输 问题及提高数据传输率
1 . 4 N F C技术 N F C是 由 P h i l i p s 、 N O K I A和 s o n v主推的一种类似于 R F I D( 非接 触式射频识别) 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 。和 R F I D不 同. N F C采用 了双向的识别 和连接 在 2 O c m距离 内工作 于 1 3 . 5 6 MH z频率范 围 N F C最初仅仅是遥控识别和网络技术的合并 . 但现在 已发展成无线连 接技术 。 它能快速 自 动地建立无线网络. 为蜂窝设备 、 蓝牙设备 、 wi — F i 设备 提供一个 “ 虚拟 连接” . 使 电子设备可 以在短距离范 围进行 通讯 N F C的短距 离交互大大简化了整个认证识别过程 . 使 电子设备间互相 访 问更直接 、 更安全和更清楚 , 不用再 听到各种 电子杂音 。 N F C通过在单一设备上组合所有的身份识 别应用 和服务 . 帮助解 决记忆多个密码 的麻烦 . 同时也保证 了数据 的安全保护 而 N F C被置 人接人点之后 . 只要将其 中两个靠 近就可 以实现 交流 . 比配置 wi — F i 连结容易得 多。 目前在快捷支付方面显露 身手 1 . 5 Z i g B e e 技术 Z i g B e e 主要应用在短距离 范围之 内并且数据传 输速率不高 的各 种电子设 备之间 Z i g B e e 名字来源 于蜂群使用的赖 以生存 和发展 的通 信方式 .蜜蜂通过跳 z i g Z a g 形状 的舞蹈来分享新发 现的食物源 的位 置、 距离 和方 向等信息 。Z i g B e e同样使 用 2 . 4 G H z 波段 . 采用跳频 技 术。 与蓝牙相 比, Z i g B e e 更简单 、 速率更慢 、 功率及费用也更低 。 它的基 本速率是 2 5 0 k b / s , 当降低到 2 8 k b / s 时. 传输范围可扩大到 1 3 4 m. 并获 得更高的可靠性 。 另外 . 它可与 2 5 4 个节点联网。 可 以比蓝牙更好地支 持游戏 、 消费电子 、 仪器 和家庭 自动化应用。 在工业监控 、 传感器网络 、 家庭监控 、 安全系统和玩具等领域 Z i g B e e 的应用前 景巨大 1 . 6 U WB技术 超宽带 技术 U WB是一 种无线载 波通信技 术 .它不 采用正 弦载 波. 而是利用纳秒级 的非 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 据 . 因此其所 占的频谱 范 围很宽 。 U WB 可在非常宽的带宽上传 输信号 . 美国F C C对 U WB的 规定为 : 在3 . 1 ~ 1 0 . 6 G Hz 频段 中占用 5  ̄MHz 以上的带宽 由于 U WB 可 以利用低功耗 、 低复杂度发射/ 接 收机 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 在近年来 得到 了迅速发展。 它在非常宽 的频谱范围内采用低 功率脉 冲传送数据 而不会对常规窄带无线通信 系统造成大 的干扰 , 并可充分利用频谱资 源 。基于 U WB技术而构建的高速率数据收发机有着广泛的用途 U WB 技术具有系统复杂度低 . 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 . 对信道衰 落不敏感 , 低截获能力 , 定位精度 高等优点 , 尤其适用于室 内等密集多 径场所 的高速无线接人 . 非常适 于建立一个高效的无线局域 网或无线 个域 网( WP A N ) 。U WB主要应用在小范 围、 高分辨率 、 能够 穿透墙壁 、 地 面和身体 的雷达和图像系统 中 除此之外 . 这种新技术适用于对速 率要求非常高( 大于 1 0 0 M b / s 1 的L A N s 或P A N s 具有一定相容性 和高 速、 低成本 、 低 功耗 的优 点使得 U WB较适合家庭 无线消费 市场的需 求: U WB尤其适合近距离 内高速传送大量 多媒体 数据 以及 可以穿透 障碍 物的突出优点 , 让很多商业公 司将其看作是一种很有前途 的无线 通信技术 , 应用于诸如将视频信号从机顶盒无线传送到数字 电视等家 庭场合 。当然 , U WB未来的前途还要 取决 于各种无线方 案的技术发 展、 成本 、 用户使用 习惯和市场成熟度等多方 面的因素 随着信息科学与技 术的发展 , 人与人 , 物 与人 . 物与 物之间 的通 信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 但在 目 前, 还没有一种能满 足人们各方面需求 的通信技 术出现 , 不过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 相信在不久的将 来 . 能够出 现一种 , 数据传输又快 。 安全可靠 , 连接更 为方便 , 耗能更低的技术 现 在是数据的时代 , 哪种技术能满 足当前数据通信 的各方 面要求 . 那么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详解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详解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详解电子元件知识11月29,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概述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
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最早由Sony和Philips各自开发成功,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提供M2M(Machine to Machine)的通信。
由于近场通讯具有天然的安全性,因此,NFC技术被认为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NFC 芯片是具有相互通信功能,并具有计算能力,在Felica标准中还含有加密逻辑电路,MIFARE的后期标准也追加了加密/解密模块(SAM)。
NFC标准兼容了索尼公司的FeliCaTM标准,以及ISO 14443 A,B,也就是使用飞利浦的MIFARE标准。
在业界简称为TypeA,TypeB 和TypeF,其中A,B为Mifare标准,F为Felica标准。
为了推动NFC 的发展和普及,业界创建了一个非营利性的标准组织mdash;mdash;NFC Forum,促进NFC 技术的实施和标准化,确保设备和服务之间协同合作。
目前,NFC Forum在全球拥有数百个成员,包括:SONY、Phlips、LG、摩托罗拉、NXP、NEC、三星、atoam、Intel、其中中国成员有中国移动、华为、中兴、上海同耀和台湾正隆等公司。
NFC技术原理近距离无线通信支持NFC的设备可以在主动或被动模式下交换数据。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介绍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介绍目前使用较广泛的近距无线通信技术是蓝牙(Bluetooth),无线局域网802.11(Wi-Fi)和红外数据传输(IrDA)。
同时还有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近距无线技术标准,它们分别是:ZigBee、超宽频(Ultra WideBand)、短距通信(NFC)、WiMedia、GPS、DECT、无线1394和专用无线系统等。
它们都有其立足的特点,或基于传输速度、距离、耗电量的特殊要求;或着眼于功能的扩充性;或符合某些单一应用的特别要求;或建立竞争技术的差异化等。
但是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完美到足以满足所有的需求。
蓝牙技术(bluetooth)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广受业界关注的近距无线连接技术。
它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短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可为固定的或移动的终端设备提供廉价的接入服务。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近距无线接口,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
其传输频段为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ISM频段,提供1Mbps的传输速率和10m的传输距离。
蓝牙技术诞生于1994年,Ericsson当时决定开发一种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接口,以建立手机及其附件间的通信。
该技术还陆续获得PC行业业界巨头的支持。
1998年,蓝牙技术协议由Ericsson、IBM、Intel、NOKIA、Toshiba等5家公司达成一致。
蓝牙协议的标准版本为802.15.1,由蓝牙小组(SIG)负责开发。
802.15.1的最初标准基于蓝牙1.1实现,后者已构建到现行很多蓝牙设备中。
新版802.15.1a基本等同于蓝牙1.2标准,具备一定的QoS 特性,并完整保持后向兼容性。
蓝牙行业是个突飞猛进的行业,2004年到2011年,蓝牙设备的综合年增长率为40%。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1 2通信模式 NF 技术提供 了两种不同的通信模式 : C 主动通信模式 ( tv Co Aci e mmu i a i n n c to Mo e d )和被动通 信模式
近 距离无线通信技 术 ( C NF 技术 ) 由索尼和飞利浦 是
公司联合手机厂商诺基 亚公司制订 的无线技 术标 准 , 该技
维普资讯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及 其应用
浙江省绍兴无线电监测站 沈建潮
随着消费 电子产品的不断创新发展 , 多产 品实现 了 很
多功能集合 , 各种设备之 间通过 网络连接进行数据交换的
阐释 NF C技术的几大参数指标 。
需求不断提升。虽然在计算 机之 间容易建立 网络 连接 , 但 电子产品之 间建 立网络相对复杂。 近几年结合非接触识别 技术与各种网络技 术发展起来的近距离无线通信 ( C, NF
需要 进行繁复 的参数设 置就 能完成整 个连接过程 。因此 , NF C技术可 以成 为蓝 牙 、 卜F 等 通信技术的有效补 充。 w i 另外 NF C技术不 仅向后兼容 RF D技 术 ,还能兼容 I
中 国 无线 电 锄 。 e
I l ; I
维普资讯
这些系统将为 N C设备的应用推广打下稳 固的基础 。 F
今年 6 月底 , C 术应用于手机 支付 已经在福建 厦 NF 技
频 场 检 测 。 当 周 围 射 频 场 小 于 规 定 的 门 限 值 时 ( HTHR S L =0 1 7 A/ ,方可呼 叫。 E HO D .8 5 m)
2 1N C是一种近距 离无线通 信技术 . F 由于 NF C是 作为一种近 距离无线通 信技术提 出的 , 它支持厘米级 范围内的无线数据通 信 , 通信设 备可以较为 自由地通过彼 此靠近建立连接 。 建立连接时 只需要通信双 方靠 得较 为接近而不要求双方在视 距 内, 只要 保持适 当距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与此同时,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将针对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并探究其应用领域的相关情况。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不断发展,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进行无线通信的一种技术,常见的有蓝牙、NFC、红外线等。
蓝牙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等特点。
它已经成为各种消费电子产品和智能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主要手段。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蓝牙耳机与手机进行无线通话,通过蓝牙音箱与音频设备进行音乐传输。
此外,蓝牙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手表、智能医疗设备等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中的NFC(近场通信)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NFC技术是一种基于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其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厘米。
NFC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门禁系统、智能标签等领域。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手机进行NFC支付,在餐厅、超市等地方方便快捷地完成支付。
此外,NFC技术还可以用于数据传输,例如将手机靠近打印机即可实现数据传输和打印。
红外线通信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它利用红外线来进行数据传输,适用于遥控器、红外线耳机等各种设备。
红外线通信技术通常在距离较近、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使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红外线遥控器来控制电视、空调等设备,也可以使用红外线耳机进行音频传输。
除了蓝牙、NFC和红外线技术,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其中,无线充电技术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无线方式将能量传输到可充电设备中,实现了无线充电的目标。
无线充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无线耳机等设备中,为日常使用带来了便利。
除了以上提到的各种技术,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还有许多其他应用领域。
高速率近距离通信(NFC)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速率近距离通信(NFC)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高速率近距离通信(NFC)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
NFC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其优点包括无线传输、快速实时响应、低功耗以及内置安全模块等方面。
因此,NFC技术在移动支付、身份安全验证、门禁系统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在此背景下,开展高速率近距离通信(NFC)关键技术研究,对于推动NFC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 NFC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的分析NFC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模式需要在研究前进行详细分析。
同时,还需对NFC技术在移动支付、身份安全验证、门禁系统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进行深入研究,为研究后续内容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从而更加系统地研究出NFC技术的核心技术。
2. NFC技术的通信协议的深入探究由于NFC技术不同于其他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其通信协议。
在研究中,需要对NFC技术的距离控制的实现,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通信速率的实现等方面都要进行深入探究。
3. NFC技术的性能优化研究为了提高NFC技术的性能,需要对NFC技术的各种参数进行优化。
其中,最重要的参数包括通信距离、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可以提升NFC技术的性能,并进一步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4. NFC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实验研究智能家居领域是NFC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因此需要成功实验研究NFC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
例如,可以将NFC技术应用在灯光、空调以及电视等设备的远程控制中,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并提高家居的安全性和节能性。
三、结语本研究将从NFC技术在移动支付、身份安全验证、门禁系统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入手,对NFC技术的通信协议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对各种参数的优化,提高NFC技术的性能。
最后,在智能家居领域进行应用实验,以探究NFC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效果。
浅析无线通讯技术中近距离通讯技术的发展
2 o l 4 年 第1 o 期I 科技创新与应用
浅析无线通讯技术中近距离通讯技术的发展
芏 占领
( 浙 江无 限新能源股份 有限公 司, 浙江 桐 乡 3 1 4 5 0 0 )
摘 要: 无线通讯 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通讯技 术的主流, 尤其是 近距 离通讯。文章主要对 日常中所使用的几种常见的无线通讯技 术进行 了简要叙述 , 对其原理以及发展现状进行 了叙述 , 综合性的对其进行 了展望分析。
关 键词 : 无线 通讯 技 术 ; 近距 离 ;带来 了外源干扰的问题 , 此外如 何解决带 内干扰 以及 4 G网络的共存 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其 中针对 U WB与 4 G的共存研究, D A A作为 U WB的防干扰技术在 日 本和欧洲 已经受到重视 , 为 了保护未来 4 G移动通信系统 , 一些 国家 提出 u wB必须使用 D A A的限制方案。 2 . 2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将会在 S c a t t e r l m t 网络通信 、蓝牙 芯片 的单芯片化设 计、 高速扩展 、 增加传输距离 的“ 长蓝牙” 以及与无线 局域 网间的干 扰等问题上做进一步研究。 蓝牙 的发展在各种无线技术 中一直令人 瞩 目, 普及速度令人吃惊。蓝牙技术联盟亚太 区及 日本市场总监何 超过 4 8 0 M b / s 的数据传输 , 且极其稳定可靠。同当下其他较为流行 万庄表示 , 手机显然是带动蓝牙技术增长 的最大“ 功臣” 。手机市场 的无线通讯技术相 比, 该技术在传输数据的速率上拥 有极 大的优 增长依然强劲 , 增幅可达 4 0 %, 这将持续带动蓝牙市场增长。并且 , 势。 据可靠数据报告显示 , U W B技术能够可靠数据传输。与当前流 蓝牙也将在游戏设备 、 相机 、 鼠标 、 键盘、 电脑 、 P D A手持设备 、 打印 汽 车 等领 域 上 得 到广 泛应 用 。 行 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相 比, U WB 具有 巨大的数据传输速率优 机 、 势, 最大可 以提供 l O 0 0 Mb / s 的数据传输速率。U WB系统能够在 十 2 . 3 Z i g B e e 技术 米 以内的范 围中传输大量的数据 , 因此在短距离无线数据通讯中更 目前 已经作为模块解决方案用于大规模 生产 的 Z i g B e e 技术一 为实用。 因此可以总结 出, 较之于窄带技术 , 超宽带技术拥有多重优 向以低成本 、 低功耗和易部署 的特点著称 。Z i g B e e 侧重应用于对能 势。 首先 , 数据传输的效率较高 , 并且多径差异性较为丰富, 功耗低 , 源管理具有较高要求的领域 , 例如传感 器应用和网络控制领域 。据 并能够实现快捷多址。这些优势便是 U WB技术能够在近距离无线 预 测 , 在 数字 家 庭 的应 用 方 面 , Z i g B e e 将 从现 有 的家 电遥 控 、 灯 光 控 通讯技术 中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 。 制、 门禁领域进一步拓展到灯光控制 、 便携设备领域等 。 随着 Z i g B e e 1 . 2蓝 牙 技术 概 述 模块成本的下 降, 其产品在一两年 内会 大范围应用。 不 出几年 , 一些 蓝牙是在上世纪末由多加 电子公 司共 同推出的开放性无线通 手持式设备将会采用 Z i g B e e 芯片进行家电控制 、 小额付款等领域。 讯技术标准 , 其无线连接基础便是近距离 、 低成本 。 蓝牙技术主要采 2 . 4 R F I D技 术 用了时分多址技术以及 高速凋频技术 , 为移动设备 同固定设备之间 另 外 值得 一 提 的 是被 列 为 2 1 世 纪最 有 前途 的重 要 产业 和 应 用 的连接建立了一个特别 的环境。 大多数的蓝牙定制工作 主要是由蓝 技术之一 的 R F I D技术。 它得益于多项技术的综合发展 , 包括芯片技 牙小组负责 , 蓝牙 的业 务是不需 要申请 的 2 . 4 H z的 I S M波段 , 其对 术 、 天线技术 、 无线技术 、 电磁传播技术 、 数据交换与编码技术等。 近 干扰的抗性主要通过采用 1 6 0 0 跳点/ 秒额定速率高速跳频来实现。 年来 , 它 的 应 用 范 围 和深 度 都 得 到 了 迅 速 的发 展 , 它 作 为 接 入 层 技 蓝牙通讯技术除 了应用 了跳频外 , 还采用 了时隙。并且蓝牙应用更 术 , 结合互联网或公共电信 网, 将能构造 一个实现全球物品 、 人员信 倾 向于携带便捷 , 因此蓝牙设备体积更小 、 功率较小 , 所以其有效通 息 实 时共 享 的 “ 物联网” 。未 来 几年 内 R F I D技术 主要 以供 应 链 的 应 讯 范围 仅为 1 0 m。 用为赢 利的主体 , 从采购 、 仓储 、 生产 、 包装 、 卸载 、 流通加工 、 配送 、 1 . 3 红外 技 术 概 述 销售到服务 , 这些供应链上的每一环节加入 R F I D之后 , 就会变得更 目 前很多平台以及众多的硬件都会支持另一种无线通讯技术 , 加顺畅。 目 口 红外技术 。 该技术通过红外光脉冲以及数据 电脉冲之间的转换实 3结 束 语 综 上 可 以看 出 , 在 目前 短 距 离 的 无 线 通 讯 中 , 不 同 的技 术 具 有 现无线收发数据的 目 的, 主要应用在线缆连接 的取代上 。红外通讯 技术标准 的统一是在 1 9 9 3 年, 其数据传输采用 的是短距离 、 点对点 不 同的优 势 。 U WB以其传 输 速率 之 高 见长 , 而 蓝牙 则 拥 有 Q o S , 在控 直线以及小角度的传输方式 , 保密性较强且速率较高。 目 前F I R应 制 场 合 以及 感 测 场 合 中 Z i g B e e 较 为适 用 , 而 在 电子 商 务 、 政 务 以及 用较广的为 4 M速率 , V F I R速率则可 以达到 1 6 M虽然已经发布 , 但 物 流领 域 中 R F I D技术 拥 有 更好 的发展 空 间 。而 今后 的社会 需 要 的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近场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近场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近场通信技术备受关注。
近场通信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在短距离内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本文将从近场通信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近场通信技术的原理。
近场通信技术主要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无线电波的传输和接收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与传统的远场通信技术相比,近场通信技术具有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
它可以通过近距离的电磁波传输,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无需物理连接线,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近场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在智能手机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近场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智能手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例如通过近场通信可以实现手机与电视、电脑等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
此外,近场通信技术还可以用于移动支付,用户只需将手机靠近POS机即可完成支付,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更加安全可靠。
其次,近场通信技术在物联网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设备和物体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近场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例如智能家居中的各种设备可以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此外,近场通信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医疗设备等领域,提升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
近场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场通信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5G技术将会大幅提升无线通信的速度和稳定性,为近场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未来,近场通信技术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总结起来,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近场通信技术是一项备受关注的无线通信技术。
它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可以在短距离内实现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和互联互通。
浅析物联网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
浅析物联网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摘要: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主要应用在局域网,比如家庭网络、工厂车间联网、企业办公联网;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主要应用在远程数据的传输,如智能电表、智能物流、远程设备数据采集等。
无线接入不仅仅体现在PC、移动终端对网络的连接需求,还有工业生产环境下物与物之间的连接需求。
关键词:物联网;无线传输技术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如果说,传感器是物联网的触觉,那么,无线传输就是物联网的神经系统,将遍布物联网的传感器连接起来。
在物联网出现以前,网络的接入需求主要体现在PC、移动终端对互联网的接入需求。
如今,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接入不仅仅体现在PC、移动终端对网络的连接需求,还有工业生产环境下物与物之间的连接需求。
1、物联网概念当我们还没有真正理解物联网是什么的时候,在我们的身边已悄然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应用案例。
大到对江河湖泊的水环境监测与智能化治理,小到对监狱在押人员的定位与精细化管理,物联网离我们越来越近。
物联网从狭义的角度看,只要是物与物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而成的网络,不论是否接入互联网,都应算是物联网的范畴。
从广义角度看,物联网不仅局限于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还会形成物与人之间畅通无阻的信息交换,形成泛在网络。
物联网的英文缩写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
这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物品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目前较为公认的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RFID(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主要应用在局域网,比如家庭网络、工厂车间联网、企业办公联网;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主要应用在远程数据的传输,如智能电表、智能物流、远程设备数据采集等。
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的进展
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的进展最近,我非常兴奋地发现,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正呈现出惊人的进展。
这一技术的突破,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让我为你详细介绍一下这项令人兴奋的技术吧!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是一种基于电磁波或光波的技术,可以在短距离内无缝传输数据和能量。
这意味着,我们再也不需要繁琐的电线和充电器来连接设备,只需简单地近距离靠近,数据和能量就可以自动传输。
这项技术的革命性在于能够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生活便利性和效率。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在智能家居领域中,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
借助这项技术,你可以仅仅通过一个操作,就使得你的手机和电视、音响等设备实现无缝连接。
只需走进客厅,你的手机就会自动和大屏幕电视配对,让你享受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对话指令,让智能家居设备自动调节温度、照明等,为你打造舒适的居家环境。
这种便利性将极大程度地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其次,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也将为移动支付带来一场革命。
现在,我们仍需通过扫码或输入密码等方式进行支付,但是这项技术的出现将使得这个过程更加迅速和便捷。
只需将手机靠近支付终端,支付就可以自动完成。
这不仅节省了时间和劳动成本,还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因为它基于高级加密技术,几乎无法被破解。
我相信,未来的购物体验将因此变得更加轻松、快速和安全。
此外,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也在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将传感器植入患者体内,医生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
这些传感器可以通过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到医生的设备上,医生就可以及时作出诊断和治疗建议。
这样的健康监测系统不仅精确可靠,还大大减少了患者走访医院的次数,给予人们更多便利和舒适。
然而,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的进展并不仅限于以上几个领域。
在交通、物流、工业等方面,这项技术也都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将助力智能车辆的发展、提高物流运输效率,甚至推动工业自动化的进一步升级。
总之,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的进展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zongjie
四、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成立了无线局域 网标准委员会,并于1997年制定出第一个无线局 域网标准——802.11。 1999年,IEEE成立了802.16工作组开始研究建立 一个全球统一的宽带无线接入城域网技术规范。
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的IEEE802.11、IEEE802.15、 IEEE802.20、IEEE802.22等宽带无线接入标准集, 覆盖了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 (WMAN)、无线城域网(WPAN)的领域。
高速近距离无线通信最高数据速率> 100Mbit/s,通信距离<10m,典型技术 有高速超宽带(UWB);
低速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最低数据速率< 1Mbit/s,通信距离<100m,典型技术有 Zigbee、Bluetooth等。
三、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目前,比较受关注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 术包括蓝牙、802.11(Wi-Fi)、ZigBee、 红外(IrDA)、超宽带(UWB)、近距 场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等。
该频段RFID系统的工作特性如下:
工作频率不受无线电频率管制约束; 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1m; 有较高的电感耦合功率可供电子标签使用; 无线信号可以穿透水、有机组织和木材等;
电感耦合方式
低频频段的RFID系统非常适合近距离、 低速度、数据量要求较少的识别应用。 典型应用为动物识别、容器识别、工具 识别、电子闭锁防盗等。
射频通信
一、什么是射频? 射频(Radio Frequency,RF) 表示可以辐
射到空间的电磁波频率,通常所指的频 率范围为300KHz~30GHz。 射频的本质是射频电流,是一种高频交 流电的简称。
二、频谱的划分 ① IEEE划分的频谱 ② 微波和射频 ③ 工业、科学和医用频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 息 技 术
近距 离高速 无线数据 传 输 系统研 究
王 宏 敏 连 亚 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中国联 合 网络 通 信 有 限公 司北 安 市 分公 司 , 黑龙江 北安 1 6 4 0 0 0 ) 摘 要 : 近年来 , 随 着社会 经济 和科 学技 术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 近 距 离无 线 通讯 技 术也 获得 了迅 速 的发 展 。 高速 无线 传 输技 术在 冲 击波 测试 中的应 用 是 未来 的 重要 发展 趋 势 , 本 研 究将 主要 对近 距 离高速 无 线数 据 传输 系统进 行 分析 和探 讨 。 关键 词 : 近距 离 ; 无 线传 输 ; 冲 击波 测 试 近距 离 高 速 无线 数 据 传 输 系 统 的 研 究 与 设计 离 不 开传 输技 术 的研发 与硬 件设 备 的支 持 。 1近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分析 目前 , 有 线传 输 技术 已经 不 能满 足 移 动 通信 的需 求及 远 程 数 据 采集量的 日益增加 , 于是近距离无线传输在很 多测试领域中的应用 就 显 得 重要 。 近 年来 , 我 国在无 线通 讯 领 域 已经 取得 了很 大 的进 步 , 例如高能电池 , 低 耗 能 电路 的应 用 , 射 频 电路 与 数 字 电 路 制 作 工 艺 的完善等。这些进步均提高移动通讯设备使用 的灵活性 , 可靠性及 经济性。 近距 离 无线 通 讯技 术 主 要 有 以下 几类 : 第 一类 , 红外 通 信 技术 。 这是使用范 围最为广泛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 它借助红外线 通断 的原理进行工作 , 一般情况下 的有效作用半 径为两米 , 被广泛 应 用 于 各类 遥控 器 , 移 动 电话 等 引 动设 备 ; 第二类 , 微 功 率 近距 离 无 线通 讯 技术 。这 种 技 术离 不 开 大规 模 集 成 电路 技 术 的支 持 , 在 近 距 离无线数据传输 系统中 , 大多数功能与高频元件等都能够集中至一 块芯片的内部 ; 体现了良好的功能一致性及性能的稳定性。微功率 近距 离 无 线 通 讯 技术 多应 用 于 小 型 网络 的搭 建 中 ; 第 三类 , 蓝 牙 技 术 。蓝 牙技 术在 全 球 范 围 内均 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 其 数 据 传输 的有 效半 径 为 十 米 左 右 , 并 且 具 有很 强 的穿 透 力 , 能 够 实 现 全 方 位 的数 据传 输 , 目前 主要 被应 用 于 网络 中各 类 数据 与 语音 设 备 当 中 。 2无 线 通信 系 统 的基 本结 构 无 线通 信 系统 的 基本 结 构 主 要包 括 发 射机 , 接 收机 以及 用 于无 线连 接 的通 道 等组 成 。 前两 种 是所 有 无 线通 信链 路 中非 常重 要 的部 件, 相互 单独 工 作 或 结合 在 一 起形 成 收 发机 。收 发 机最 典 型 的就 是 蜂窝 电话 , 能够 同时进 行 数据 的发射 与 接 收 。 3 近距 离 高速 无线 数 据 传输 系统 遵 循 的原 则 3 . 1高 效率 的 数据 传输 近距离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首先应该满足高速 , 高效及精确 的原则 , 在爆炸冲击波信号 中, 一般都包含较为丰富的频率分量 , 其 采样 的频 率 较 高 , 因此 为 了提 高 冲击 波 测 试 的 精 准 度 , 转 换 等 额 频 率一 般 都在 1 2 字 节 以上 。此 外 , 为 了 获得 充裕 时 间 的信 号 , 存储 器 的容 量 也会 随之增 大 , 这 无 形 中对 无 线 数据 传 输 系 统 的数 据 传输 的 速度与效率提 出了更高的标准 , 因此 , 高速率无线数据传输技术 的 开发 是 获得 较 快 测试 数据 的关键 手 段 。 3 . 2灵 活 的通 信距 离 无 线 数据 的 传输 需 要遵 循 通 信 距 离灵 活 性 的基 本 原 则 , 高效 快 速 是 一方 面 , 方便 灵 活 的传 输 距 离也 是 十 分 关 键 的一 个 要 素 , 因 为 在 移 动通 信 当 中 , 距 离 的障 碍 产 生 降低 用 户 的体 验 , 甚 至会 给用 户 带来 不 必 要 的损 失 , 使得 无 线 传输 系统 的设 计 不 能 够得 到社 会 大众 的广 泛 认 同 , 十分 不 利于 无线 数 据 传输 技 术 的研 发 与普 及 。 3 - 3微 小 的天 线体 积 及严 谨 的 通信 协议 微 小 的天 线 体积 不 仅 能够 有 效 减 小 系统 的 使用 空 间 , 同时 也是 该领 域 技 术发 展 的一 个 重要 表 现 。 特别 是 对 于在 爆炸 冲击波 场 中工 作的无线系统来说 ,体积较大的一般天线是很难在其 中存在的, 因 此 必须 要 控 制天 线 的体 积 , 使 其 在该 种 环 境 中能 够 正 常 的适 应 和 工 作; 在无 线 数 据传 输 系 统 的应 用 中 , 测 试 现场 地 形 的 复杂 性 , 地 理 地 貌的多样性 以及通信环境的恶劣性都是影响数据传输可靠 性与准 确性的重要因素 , 因此必须要有严谨的通信协议作为基本保 障。 4 近距 离 高 速无 线数 据 传 输 系统 的研 究 4 . 1系统 的 总体 结构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最 主要 的作用就是完成存 储测试系统与计 算机之间相关数据及指令的无线传输任务。 依据连接对象及无线通 道可 以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划分 为两个子系统 , 分别为 : 连接计算 机 的 主要 控 制 系统 和连 接 存储 系 统 的从 控制 系 统 。 主要 控 制 系统 是 通过 U S B来 实 现 与计 算 机 的 连 接 ,从 控 制 系 统则 对 应 与 存 储 测 试 系 统进 行 连 接 , 体 现 与 主 要控 制 系 统一 一 对 应 的联 系 。前者 的主 要 职 能 包 括计 算 机 指 令 的接 收 , 对 指 令 进行 判 断 操 作 , 实 现 指 令 的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