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季羡林小时候读书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故事]季羡林小时候读书故事
季羡林小时候读书故事
寄语: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数学考过4分,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
他称:"您最大
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
传承精神,非常耐读。
"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
分子历程的反映。
所有的名家都是在书堆中成长起来的人物,今天分享的是季羡林小时候
读书故事,来了解一下吧。
六岁之前的季羡林,是在贫穷的农民家中度过的,很难得吃上一份白面。
那时候,国
人刚推翻清朝政府,神州大地,一片混乱。
上私塾的时候,他跟几个要好的小伙伴玩得很融洽。
同龄儿童有钱买书,能读《百家诗》、《千字文》,他却不能。
他说:童年的这段苦难生活,让他一生受益。
叔父带他到济南去以后,他学习上不是很用功,玩的时候多,念书的时候少。
不过,
在三年之内,曾考过两个甲等第三名,两个乙等第一名,总起来看,属于上等,但并不拔尖。
他们班上考甲等第一的叫李玉和,年年都是第一。
他比季羡林大五六岁,好像已经很
成熟了,死记硬背,刻苦努力,天天皱着眉头,不见笑容,也不同大家打闹。
季羡林当时
胸无大志,并没有想要得到状元,而且对这个学长有点瞧不起的意思,觉得他非属自己的
族类。
季羡林对正课不感兴趣,却喜欢读“闲书”。
所谓“闲书”,就是旧小说。
他叔父是
个古板人,不允许他看这类书。
可季羡林面对桌上的《四书》少理会,而是看《彭公案》、《济公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旧小说。
《红楼梦》大概太深,季羡林看不懂其
中的奥妙,黛玉哭哭啼啼的样子,他不喜欢,自然看不下去。
其余的看得津津有味。
一见
叔父进来,他马上装模作样地念起“子曰”、“诗云”来。
季羡林对旧小说中的绿林好汉非常熟,他们的姓名能背得滚瓜烂熟,连他们用的兵器
也如数家珍。
他颇想有一个铁砂掌,希望用五指一戳,能戳断树木。
于是,猛练了起来,
结果把指头戳破了,鲜血直流,后来知道自己与它无缘,才罢休。
季羡林读小学期间,也做过叛逆之事。
他们有个珠算教员,眼睛长得凸了出来,孩子
们给他取个绰号,叫“知了”。
他对学生十分蛮横,打算盘,错一个数,打一个板子。
而
打算盘错上十个或八个数,甚至上百个数,是很正常的事情。
孩子们都挨了不少的板子。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我们赶他走!”立刻得到大家的同意。
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也懂得
“造反”了。
大家商定:“他上课时,我们把教桌弄翻,然后一起离开教室,躲在假山背后。
”他们自认为这个锦囊妙计实在非常高明;如果成功了,这位教员将无颜见人,非卷
铺盖走人不可。
然而班上出现了“叛徒”,虽然只有几个人,他们想拍老师的马屁,没有
离开。
这一来,大大助长了老师的气焰,他知道自己还有“群众”,于是威风大振,把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叛逆者”狠狠地用大竹板把手心打了好一阵子。
然后,没有谁掉下一滴眼泪。
学习英文,是从小学开始的。
三年后,季羡林小学毕业了。
在他十三岁那年,考上了城里的正谊中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