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的写作风格特点---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英语
《荆棘鸟》的写作风格特点---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考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自1977年问世以后,不仅走红美国,与《教父》同为美国十大畅销书;而且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国际畅销书”,先后改编成电影,拍成电视连续剧,制成盒带,是整个80年代最佳畅销书之一,一直有读者请求作者为之作续。
时至今日,虽20几年过去,《荆棘鸟》的美丽依然不衰,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原作,仍打动着亿万读者的心。
《荆棘鸟》的畅销不衰证明了它的确是一部富有魅力的小说。
它讲述的是克里里家族传奇式的家事史。
故事开始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于半个多世纪以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帕蒂·克利里应无儿无女的老姐姐贵妇人玛丽·卡森之召,携妻子菲奥娜和七个子女从新西兰迁居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场,从帕迪唯一幸存的孙辈、才华横溢的演员朱斯婷在遥远德异国他乡确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爱情归宿,整整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其中最主要的是梅吉与拉尔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
在语言学中,语料库(Corpus)指大量文本的集合,库中的文本(称为语料)通常经过整理,具有既定的格式与标记,特指计算机存储的数字化语料库。
语料库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基础资源,也是经验主义语言研究方法的主要资源。
应用于词典编纂,语言教学,传统语言研究,自然语言处理中基于统计或实例的研究等方面。
语料库有三点特征:1.语料库中存放的是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真实出现过的语言材料,因此例句库通常不应算作语料库 2.语料库是承载语言知识的基础资源,但并不等于语言知识 3.真实语料需要经过加工(分析和处理),才能成为有用的资源。
语料库的发展经历了前期(计算机发明以前),第一代语料库,第二代语料库,直到现在的第三代语料库。
近年来,语料库检索软件被广泛用于文学领域的文本分析。
针对文学文本情节复杂的特点,语料库检索工具可以对其主题、人物、情节发展等进行趋理性地加工、分析和统计,从大量的文字库中提取出骨架,再结合文义,进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文学文本进行研究。
这种建立在庞大数据基础上的“假设-检验”模式,可以将文本中隐含的结
构显现出来,为人们提供更加令人信服的鉴赏成果。
在中国学者们利用语料库分析了许多著作。
例如在《<德伯家的苔丝>艺术效果的鉴赏新模式——基于语料库检索技术的文本分析》中。
作者首先利用Wordsmith中的Wordlist功能,统计《德伯家的苔丝》文本中的地名,结果显示有47个地名,其中诸如Blackmoor(Blackmooraforesaid)(布莱谷或布蕾谷),HambledonHill(汉敦山),Bulbarrow(野牛冢)等地名,用的就是英格兰许多风景和古迹的真实名字,而且所有背景描写,都取材于英格兰的多切斯特。
同时,Wordlist也列出了许多应用假名或者古名的地名,例如Shaston(沙氏屯),Stourcastle(司徒堡),Casterbridge(卡斯特桥)等,但这些名字已被后人考证也是以多切斯特的地名为蓝本演化来的。
因此,可以说《苔丝》的地理背景全部没有脱离多切斯特这一地区,Wordlist这一统计分析可以证明《苔丝》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方色彩小说之一。
在《基于语料库的<呼啸山庄>检索分析》中,作者通过利用语料库软件的语境共现功能,输入关键词(如故事人物)进行带语境的关键词即(KWIC)检索,列出所有人物出现时的上下文,能够检索出对于重要人物的描写,这对研究人物性格以及作者对人物的刻画,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笔者结合了WordsmithTools语料库软件的统计结果,就小说主人公Heathcliff和Catherine进行语料库分析。
首先,对主人公Heathcliff进行分析。
小说中希刺克里夫这个人物,是小说被不断争议的关键。
他内心阴暗狂野,性格扭曲变态,仇视人类甚至整个世界,他不仅用卑鄙的手段毁灭了两个家族,而且还把上一代的恩怨惩罚到下一代的生活。
Concord功能统计出了整部小说共出现472处。
通过这427处发现用来形容希刺克里夫的词大都是贬义的,如rough,uncultivated, irritated, hard, cruel, diabolical,atrocious, violent nature ,以及形容他的笑声guffaw, fiendish laugh等都体现了这个人物的恐怖和阴暗性格。
在《基于语料库的小说<菊>文本分析》中,作者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用文体特征的统计数据和检索数据验证、说明读者对作品解读的合理性,对文学作品进行更详实、更深入和更具体的描述。
本文用语料库方法对《菊》进行检索分析,对文章的词汇特点、主题词的出现频率进行研究,为深刻解读作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发现《菊》在词汇方面是一篇中上等难度的作品,主题词爱莉莎的提取,进一步验证了《菊》中的二元对立。
在《基于语料库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词汇特点初探》一文中,作者利用语料库进行了词频分析,通常高频词是功能词,但是《暮光之城》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实义词第一人称代词“I”。
是否因小说是第一人称叙述所以“I”频率最高,那么其他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高频词中是否“I”也是排序第一呢?是否第一人称叙事小说中“I”都是第一高频词,还是仅此一例?作者对三部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角度的英文小说做了词
频统计,分别是《Black Beauty》、《Oliver Twist》、《Robinson Crosio》。
在《Black Beauty》中,“I”是第三高频词,在《Oliver Twist》中位于第二,在《Robinson Crosio》中也是第二高频词。
经过对比得出结论,在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的小说中,“I”确实属高频词这点与其他文体小说不同。
但是“I”列位第一是《暮光之城》独有的特点,属于这一文本的独到之处,说明作者格外强调“I”(我)的感受,引领读者从“我”的角度参与故事情节,增强作品感染力。
通过对热销英文系列小说《暮光之城》自建语料库与BROWN文学语料库BROWN(K-R)对比,就词汇分布、词汇密度等词汇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暮光之城》系列小说所用词汇普遍短小,词汇密度较高,口语化特征明显,多采用动词,句子简短,叙事简洁、平实,可读性强,适合青少年阅读。
动词中一般过去时的高频使用突出小说神秘感,与吸血鬼和人类相恋的主题不谋而合,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还有许多其他作品被学者运用语料库分析,例如中国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西游记》,海明威的名篇《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等。
作者主要都是通过语料库进行文本的写作风格分析,通过对于词汇的检索分析得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以及不同词汇体现出不同的意义。
近年来,语料库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可以看到运用语料库对新闻,演讲材料的分析,以此来分析新闻以及演讲稿的特色。
还有运用语料库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准确的把握国家的政治生活动向。
在教育方面,语料库不仅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实用的工具,例如利用语料库对于《大学新视野教材》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系统的准备教学备案,而且也为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学生可以通过语料库的使用,系统深入的学习理论知识。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准备通过以语料库语言学理论为框架,使用语料库的concordance, concordance plot, file view, clusters, collocates, word list, keyword list等功能,通过对《荆棘鸟》中语言形式的量化调查,如做总体的词频表、关键词表,做短语、句型的检索及句长分析,做主人公话语的语言特征等,从词汇,句型等方面,归纳总结该作品的写作风格特点,并探讨语言风格之于主题表达的重要意义,以促进人们对英语语言的进一步了解和提高对目标语文化的敏感性,增进跨文化的交流。
英文写作提纲如下: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orn Bird’s Writing Style
---On The Basis of Corpus’s Analysis
Thesis statement: This paper is going to study The Thorn Bird based on the corpus’s analysis. From the words, sentences and so on’s point of view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orn Bird.
Outline:
1.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of The Thorn Bird
1.2 Introduction of the Corpus
1.3 The aim of chosen title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2.Literature Review
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orn Bird on the basis of corpus’s analysis
3.1 Introduction of The Thorn Bird
3.2 On the basis of corpus to analyze The Thorn Bird
3.2.1 The using of corpus in analyzing The Thorn Bird
3.2.2 The word’s style of The Thorn Bird and database
3.2.3 The sentence’s style of The Thorn Bird and database
3.2.4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horn Bird’s writing style
4. Conclusion
This paper, in terms of the study of The Thorn Bird based on the corpus’s analysis, tries to help us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orn Bird and the using of corpus.
三、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通过运用语料库进行量化分析,从理论阐述、实例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对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考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进行分析。
特别是通过语料库检索语言、句型等对《荆棘鸟》进行解读分析,加深对《荆棘鸟》这部作品的理解以及语料库运用的了解。
通过分析,研究运用语料库分析文本,从而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等,促进人们对英语语言的进一步了解和提高对目标语文化的敏感性,增进跨文化的交流。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10年7月-10月初步确定论文选题
2010年11月指导老师下达任务书,完成文献检索,学生提交文献
综述、开题报告
2010年12月底前提交论文初稿
2011年3月底前完成二稿的修改
2011年4月底前完成三稿的修改
2011年5月中旬前定稿,提交按要求装订的论文终稿一式三份
五、主要参考文献
Sinclair,John. 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Kramer,Dale,Thomas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考琳·麦卡洛.荆棘鸟[M].曾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桂诗春,杨惠中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M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中译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李强,柯琳.民族戏剧学[M].民族出版社,2003
解玉峰.百年中国戏剧学刍议[J].文艺理论研究,2006
王文章.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马广惠.基于语料库的小说文体学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
翟艳霞.渴望的目光自由的呼唤—评优汉斯坦贝克短篇小说《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