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物质制备实验之条件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复习物质制备之条件控制
姓名教学班行政班
化学制备实验反应阶段常需对反应体系进行控制
①反应条件控制(温度、溶液的酸碱性、环境氛围)②反应物投料控制
以期解决速率问题 ,平衡问题(产率问题),反应物稳定性问题.
一、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
【练习1】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
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
验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一)碳酸钙的制备
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
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___。
(二)过氧化钙的制备流程
己知:CaC12+2NH3·H2O+H2O2+6H2O=CaO2·8H2O↓+2NH4Cl
(1)步骤①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适量稀盐酸,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 __.
(2)步骤②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图1,此步骤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其措施有冷水浴、磁力搅拌、___________ .
(3)步骤⑤恒温烘箱的温度应控制在120℃左右的目的是
________ _。
(4)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
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_ ___。
(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
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 _。
(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
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_____,产品的缺点是_______。
二、反应条件的控制-环境氛围
【练习2】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
相关探究。
【资料查阅】
【实验探究】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a→______→e(填操作的编号)。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熄灭酒精灯,冷却
c.在“气体入口"处通入干燥HCl d.点燃酒精灯,加热e.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
①若杂质是CuCl2,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三、反应条件的控制——体系PH
【练习3】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2SiO4和少量Fe、Al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MgCO3•3H2O。
实验过程如下:
(1)酸溶过程中需加热的目的是___ __ _;
所加H2SO4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 ___。
(2)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发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请补充完整由萃取后得到的水溶液制备MgCO3•3H2O的实验方案:
边搅拌边向溶液中滴加氨水,______,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在50℃下干燥,得到MgCO3•3H2O。
【已知该溶液中pH=8。
5时Mg(OH)2开始沉淀;pH=5.0时Al(OH)3沉淀完全】。
【练习4】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抗氧化剂,在空气中、受热时均易分解.实验室制备少量Na2S2O5的方法:在不断搅拌下,控制反应温度在40℃左右,向Na2CO3过饱和溶液中通入SO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当溶液pH约为4时,停止反应,在20℃左右静置结晶。
生成Na2S2O5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SO3=Na2S2O5+H2O
(1)SO2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SO3和CO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Y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析出固体的反应液经减压抽滤、洗涤、25℃~30℃干燥,可获得Na2S2O5固体。
①组成减压抽滤装置的主要仪器是布氏漏斗、________________和抽气泵。
②依次用饱和SO2水溶液、无水乙醇洗涤Na2S2O5固体。
用饱和SO2水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
(4)实验制得的Na2S2O5固体中含有一定量的Na2SO3和Na2SO4,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四、反应物投料的控制
【练习5】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
(1)实验时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 ;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________ ____。
(2)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_______、________,然后分液。
(3)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______ ____、____ ______。
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________,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练习6】水合肼(N2H4·H2O)又名水合联氨,无色透明,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
CO(NH2)2+2NaOH+NaClO=Na2CO3+ N2H4·H2O +NaCl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
(装置见左图)
(1)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填标号)。
A.容量瓶 B.烧杯 C.烧瓶 D.玻璃棒
实验二:制取水合肼。
(装置见右图)
(2)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
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
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填标号)。
A.CO (NH2) 2 溶液 B.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三:测定馏分中肼含量.
(5)称取馏分5.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
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
10mol·L-1的I2溶液滴定。
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
5左右。
(已知:N2H4·H2O + 2I2= N2↑+ 4HI + H2O)
①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本实验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②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18。
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
综合训练
【练习7】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
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图1,主要步骤
如下:
步骤1 三颈瓶中装入10 g镁屑和150 mL无水乙醚;装置B中加入15 mL液溴。
步骤2 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
步骤3 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
步骤4 常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0℃,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160 ℃分解得无水MgBr2产品。
已知:①Mg和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
②MgBr2+3C2H5OC2H5 == MgBr2•3C2H5OC2H5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实验中不能用干燥空气代替干燥N2,原因是_________ _ 。
(2)如将装置B改为装置C(图2),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 __。
(3)步骤3中,第一次过滤除去的物质是___________。
(4)有关步骤4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可用95%的乙醇代替苯溶解粗品 B.洗涤晶体可选用0℃的苯
C.加热至160℃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苯 D.该步骤的目的是除去乙醚和可能残留的溴
(5)为测定产品的纯度,可用EDTA(简写为Y4-)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g2++ Y4-=MgY2-
①滴定前润洗滴定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__.
②测定前,先称取0.2500g无水MgBr2产品,溶解后,用0。
0500 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26。
50 mL,则测得无水MgBr2产品的纯度是_________以质量分数表示).
【练习8】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Fe2O3,检验Fe2O3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①称量m 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
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 mL.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9】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微溶于水,实验室可用KMnO4氧化3,4−亚甲二氧基苯甲醛制备,其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向反应瓶中加入3,4−亚甲二氧基苯甲醛和水,快速搅拌,于70~80 ℃滴加KMnO4溶液。
反应结束后,加入KOH溶液至碱性.
步骤2:趁热过滤,洗涤滤饼,合并滤液和洗涤液.
步骤3:对合并后的溶液进行处理。
步骤4:抽滤,洗涤,干燥,得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固体。
(1)步骤1中,反应结束后,加入KOH溶液至碱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2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的物质是__________。
(3)步骤3中,处理合并后溶液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4中,抽滤所用的装置包括_______________、吸滤瓶、安全瓶和抽气泵.
【练习2答案】(1)干燥管(2)c d b (3)先变红,后褪色
(4)Cl2+2OH-=Cl—+ClO—+H2O (5)①加热时间不足或温度偏低②通入HCl的量不足
练习5(1)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合理即给分)
浓H2SO4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
(2)中和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3)振荡、静置
(4)原料损失较大、易发生副反应乙醚;蒸馏
Br的反应
【答案7】(1)干燥管防止镁屑与氧气反应,生成的MgO阻碍Mg与
2
(2)会将液溴快速压入三颈瓶,反应过快大量放热而存在安全隐患
(3)镁屑(4)BD (5)①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装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内壁,然后从下部放出,重复2~3次② 97。
5%
【答案8】 3FeC2O4+2K3[Fe(CN)6]Fe3[Fe(CN)6]2+3K2C2O4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CO2 CO 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2O3粉红色出现
【答案】(1)调节溶液pH使Fe(OH)3沉淀;过滤分离;(2)酸;除去溶液中溶解的CO2;(4)CaCl2+2NH3·H2O +H2O2=CaO2↓+2NH4Cl+2H2O或CaCl2+2NH3·H2O+H2O2+6H2O=CaO2·8H2O↓+2NH4Cl;温度过高时过氧化氢分
解;(5)去除结晶表面水分;(6)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纯度较低.
【答案9】(1)将反应生成的酸转化为可溶性的盐
(2)趁热过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较低的温度下结晶析出MnO2
(3)向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水层不再产生沉淀
(4)布氏漏斗、玻璃纤维(砂芯漏斗)。